新四季網

形意拳介紹

2025-08-08 05:46:08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中國傳統武術,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之中。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之差別.形意拳之短打直進用於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兩軍交戰,千軍萬馬中,要能有閃轉騰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進,走亦打,打亦走.如黃河之決堤。

 本段基本介紹

形意拳第三代宗師李存義

  形意拳是中國三大著名內家拳拳種之一(形意、太極、八卦),位列中國四大名拳。但是,形意拳的風格卻是硬打硬進,幾如電閃雷鳴,在內家拳中獨樹一幟。     形意拳發源於山西太谷,山西形拳講究功力,形松意緊,外形不拘一格,打法變幻多端的風格特點。在形意十二形中,重點突出所取動物的進攻技巧,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練法,五行中講究金、木、水、火、土的內涵。     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廣泛的傳播,近百年來名手輩出。1914年,形意拳家郝恩光東渡日本,教授留日學生,遂把形意拳介紹到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形意拳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在全國各地都有開展。此外,在東南亞、日本、美國也有形意拳傳習,並有專門團體和刊物。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崩、鑽、炮、橫)和十二形拳(龍、虎、猴、馬、雞、鷂、燕、蛇、鼉、駘、鷹、熊)為基本拳法,其樁法以三體式為基礎。山西一些地區有以「站丹田」、「六合式」為基本樁法的。其他單練套路有五行連環、雜式錘、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龍虎鬥、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對練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環。器械練習以刀、槍、劍、棍為主,多以三合、六合、連環、三才等命名。河南一帶流行的形意拳多稱為「心意拳」,拳法以十大形(龍、虎、雞、鷹、蛇、馬、貓、猴、鷂、燕)和四拳八式(頭拳、挑領、鷹捉、粘手)為基本拳法。樁法有雞腿樁、鷹熊樁。單練套路有龍虎鬥、十形合一、上中下四把等。各地流行的形意拳,除技術內容有所不同外,在風格上也各具特色。如河北一帶的形意拳,拳勢舒展,穩健紮實;山西流傳的形意拳,拳勢緊湊,勁力精巧;河南一帶的心意拳,拳勢勇猛,氣勢雄厚。  

本段拳術起源

  形意拳尊嶽武穆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際可。據說姬際可曾習藝於河南少林寺學習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槍法。後又得到嶽武穆拳譜,後以嶽飛拳譜為理論,把大槍術化為拳法,並融合原來學的心意把,創出此拳。姬際可門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傳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現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從山西戴氏心意拳發展出來的,並加以定名。  

本段拳術特點

  形意

形意拳

拳具有以下特點:①簡潔樸實,其動作大多直來直往,一屈一伸,節奏鮮明,樸實無華,富於自然之美。②動作嚴密緊湊,"出手如鋼銼,落手如鉤竿」,「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發拳時,擰裹鑽翻,與身法、步法緊密相合,周身上下好象擰繩一樣,毫不鬆懈。③沉著穩健,身正,步穩,「邁步如行犁,落腳如生根」,要求寬胸實腹,氣沉丹田,剛而不僵,柔而不軟,勁力舒展沉實。④快速完整,形意拳要求「六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動作強調上法上身,手腳齊到,一發即至,一寸為先。拳諺有「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之說。形意拳講究「三節」、「八要」。三節是:「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從全身講,頭與上肢為梢節,

形意拳

軀幹為中節,下肢為根節;上肢以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下肢則分為胯、膝、足三節。做到三節的要求,就能保證周身完整一體,內外合一。八要是:三頂(頭上頂,有沖天之雄;手外頂,有推山之功;舌上頂,有吞象容)、三扣(肩扣,則力氣到肘;膝胯扣,則全身氣湊;手足指掌扣,則周身力厚)、三圓(胸要圓、背要圓、虎口要圓)、三敏(心要敏,眼要敏,手要敏)、三抱(丹田抱,心意抱,兩肋抱)、三垂(肩下垂,肘下垂,氣下垂)、三曲(臂要曲,腿要曲,腕要曲)、三挺(頸要挺,脊要挺,膝要挺)。這樣,就可保證身體各部姿勢正確舒展。 形意拳包含著豐富的技擊理論和技術、戰術內容,強調敢打必勝、勇往直前的戰鬥意識。拳諺說:「遇敵有主,臨危不懼」。在戰術思想上,主張快速突然,以我為主,交手時先發制人,「乘其無備而攻之,出其不意而擊之」,「有意莫帶形,帶形必不贏」。在攻防技術上,提倡近打快攻,搶佔有利位置,「眼要毒,心要奸,腳踏中門襠裡鑽」,「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形意拳主張頭、肩、肘、手、胯、膝、腳七法並用,處

形意拳

處可發,「遠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遠了用腳踢,近了便加膝」,並且要求虛實結合,知己知人,相機而行,不可拘使成法,做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方算上乘功夫。形意拳的技擊理論有6項原則,即工(巧妙)、順(自然)、勇(果斷)、疾(快速、突然)、狠(不容情)、真(使敵難於逃脫),稱為"六方之妙"。這6項原則對培養攻防意識,訓練技擊技術具有指導作用。     形意拳注重力量的訓練。第1步功夫是「築其基,壯其體,使骨體堅如鐵石」,為技術提高打下良好基礎,這稱為「明勁功夫」。第2步要練「暗勁和化勁功夫」,要求周身完整,剛柔相濟,精神貫注,形神合一,以意導體,以氣發力。可見,形意拳對人體各項生理功能要求是相當高的。形意拳動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剛可柔,不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鍛鍊,近年來醫療體育方面也已採用。  

編輯本段訓練方式

  意拳博

形意拳

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以及它的技擊價值、健身價值和表演價值,早已被廣大群眾所認識,學練者遍及神州大地,這無疑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了幫助初學形意拳的朋友們糾正和克服在學練形意拳過程中較常見的毛病,現將這些毛病歸納為「十病」,一一列舉,望朋友們注意克服:  
同类文章

形意拳介紹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中國傳統武術,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之中。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之差別.形意拳之短打直進用於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兩軍交戰,千軍萬馬中,要能有閃轉騰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進,走亦打,打亦走.如黃河之決堤。

形意拳功夫實戰視頻演示

形意拳功夫實戰視頻演示

形意五行拳及五行連環拳

形意五行拳及五行連環拳講解

形意拳教學視頻

中國傳統武術經典系列片形意拳上形意拳教學視頻下

邸國勇形意拳教學八字功和實戰用法

邸國勇形意拳教學八字功講解和實戰用法八字功「八字功」之起收回轉:出勢用雞形,轉身皆虎託,收勢退步橫拳,回身雲者,勢盡而身回也;轉身雲者,至開勢處而身轉也,兩者式同而地異焉。「正門八字功」共有八字訣如下:展:展者,寬之意,即拓張手足也。截:截者,裁也,以裁退敵手也,此節最見身法。裹:裹者,圍裹也,裹敵

李德印形意拳教學-三體式

李德印形意拳教學-三體式三體式是形意拳最基本的樁功練習萬法起於三體式  保持心靜體松

許文慧形意拳教程

許文慧全國傳統武術金獎

武當純陽大功

武當純陽大功武當純陽大功是道家功法之精華,由全真教龍門派二十二代純陽門一代宗師劉理航所傳授,此功法是純陽門的護體防身必須修煉的功法。此功內外雙修,動靜結合,內練五臟六腑,外練筋骨皮,通過長期吸運、閉、噴氣,並配合身體外部、軀幹、四肢的一系列特定動作的鍛鍊和排打,達到卻邪扶正,治傷除病,外可抗擊承打之

形意拳械套路欣賞

形意拳器械套路表演

武當山幾景圖片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內, 屬大巴山東段。西界堵河,東界南河,北界漢江,南界軍店河、馬南河,背倚蒼茫千裡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