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唐拳技術動作實戰特點

2025-08-08 17:45:08

唐拳,又名八卦唐拳。相傳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子李玄霸性好武,身雄力猛,武藝精強,在隋朝是第一條好漢,為其父兄滅隋立國出了很大力氣。李玄霸創成這套唐拳,上陣時人所莫敵,屢立戰功。明末清初,此拳流傳甚廣,1911年,有直隸落魄軍官王少成將此拳傳入湖北人丁鴻奎,現此拳在武漢市等地相當盛行。

技術動作  

唐拳動作矯健有力,舒展大方,剛柔相濟,樸實無華,快速有力,節奏鮮明,屬傳統長拳類。唐拳以拳為本,其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臂功、樁功、平衡、跳躍、旋轉、跌扑、滾翻、衝推、彈踢。基本拳法為四擊、八法、十二型。四擊為踢、打、摔、拿。八法為手、眼、身、步、精、氣、力、功。十二型為貓竄、犬閃、兔滾、鷹翻、虎撲食、馬奔槽、蛇吐芯、猴獻桃、雞啄食、鶴擊群、蟒翻身、龍探爪。唐拳講求實戰擊法,為一擒拿,二封閉,三閃避,四散打。以上四法,分上、中、下三盤。上用摟、打、騰、封、撕、鎖、纏、抓,下用踢、彈、掃、掛、端、跺、提,中用推、挑、託、扣、閃、展、刁、拿。代表套路有十路彈腿、六趟唐拳、單溜腿架、雙遛腿架、青龍拳、五虎拳、關東拳、小式拳、三趟飛虎拳、對打青龍拳等。器械有六合單刀、雁翎單刀、三合劍、八仙劍、鍾馗劍、梨花槍、春秋大刀、八卦雙錘、八卦劍、八卦槍、八卦單刀、八卦雙刀、太師鞭、二郎棍等。唐拳在步型上有馬、弓、虛、僕、歇等,要求站如釘立,穩重如山。步法上有提落、進撤、閃展、雞蹲、獨立、蓋步、偷步、擊步等,要點有走、轉、起、落、跳、站六個字,即走如龍行、轉如輕風,起如急浪,跳如騰雲,落如春燕,站式如虎。腿法上有單蹬腿、連環跳、分心點、側身踩、單擺蓮、二起腳、頂心膝等。要求力發於腰,快如閃電。手法上有推、託、領、帶、搬、扣、將、點、拿等十字法。遇敵遠者手打足踢,近者膝頂肘擊,貼身搬扣擒拿。身法上有掉、卷、鷹、翻、遁、化六法,要求「若學猴行,鷹卷虎坐」,達到隨心所欲,形影難測。以上法則總的以陰陽為綱,貫穿於中,計為二十四字真訣,合於內外,動靜,虛實,剛柔,開合之中,達到形神合一。

 

實戰特點

  入門先宜站樁,以穩固下盤,增強腿部力量,內養精、氣、神。其樁法定式為雙掌交叉側立馬步樁,隨著功夫加深,身著沙衣練習:轉式為刁手衝拳反肘,可雙手握鐵球練習。其次可練鷹爪力、鐵臂功,沙包功等硬功。以壯手、身、腰、步,同時,套路中可拆出八八六十四手,單獨進行操練,一招一式,指上打下,引上打下,柔化剛發,勢成連環,於功法上著意追求,久練不輟,是為絕手。歲猝然遇敵,而自能承接應對。

 

  唐拳總的要求是外練身法、手、眼、步,要求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乃練精神、氣、力、功。要求以意領氣,以氣催力,特別強調呼吸之法,要求「氣貫丹田,丹田發四團,四團發五行」以達到「精能化氣,氣能化神,神能當骨,骨能當肉」,演練時,「心是用兵之元帥,眼是開路之先行,腳是能行之戰馬,手是能打之將軍,身是領路之兵丁。渾身相合,如同徵之大陣。」

 

  唐拳既是防身自衛之絕技,又是強身健體之良法。但是,如同其他拳術一樣,若練習不得其法,則不但無益,反而傷其身體。因此,要求飯後酒後不練,練習時不宜坐臥,要清心寡欲,愛惜精神;行拳時靜心一致,初練習時宜按身法、手、眼、步規則而行,不可任意造作。

 

  清乾隆以前躍、旋轉、跌扑、滾翻、衝推、彈踢。

 

基本拳法

  為四擊、八法、十二型。四擊為踢、打、摔、拿。八法為手、眼、身、步、精、氣、力、功。十二型為貓竄、犬閃、兔滾、鷹翻、虎撲食、馬奔槽、蛇吐芯、猴獻桃、雞啄食、鶴擊群、蟒翻身;龍探爪。要求拳似流星眼似電;腰似蛇行步賽鑽,精神充沛氣宜沉,力要順達功要純。拳歌云:「練功先站樁,大頂增力量;打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練拳不活腰,終究藝不高;死力不足貴,活力最為高」。打要準,定要穩,發要匆,變要快,閃要巧,要講勇、猛、奸、毒、狠、急、快、變、利、巧。

 

傳承發展

  稱為一擒拿,二封閉,三閃避,四散打。以上四法,分上、中、下三盤。

唐拳第四世傳人姜貴

上用摟、打、騰、封、撕、鎖、纏、抓;下用踢、彈、掃、掛、端、跺、提;中用推、挑、託、扣、閃、展、刁、拿。先見敵方虛實後進招,逢強智取,遇弱生擒。

 

  唐拳之兵刃,分長、短、大、小、軟、硬、帶尖、帶刃、帶鉤、掌刺各類,又各有所長,用法多變,各具哲理。講一寸長,唐拳之傳系,實據無考。乾隆二十五年(1760)左右,直隸(今河北)大名府武士李天祥,因被官府抄家而流落南皮縣城北桃園村,被富戶侯府收留,充作護院。李在桃園村留居較久,以唐拳授徒眾多。劉芳(字福安,南皮翟官屯人)、韓雲飛(南皮祁家窪人)、孫勝(字全城,山東臨清人)為李之三位高徒。後分為三支,除。在本地傳藝外,並在河北、山東、上海、吉林、湖北授徒多人。光緒年間,唐拳勃興,南皮及泊頭、交河等地,訓練場地五十多處,習練者千餘人。當時,出現了「百裡無敵手」的田克明,善於「白手奪槍」的郝丁輔,人稱「姜氏大刀」的姜貴等。民國初年,唐拳更盛,本地習練者近兩千人。高大楞、耿金昌、王玉枝等俠肝義膽,民族氣節高尚,成為唐拳的傑出人物。

唐拳第五代傳人耿金昌

唐拳至今已在滄州流傳十代,當今習練者一百六十多個村鎮,三千多人,主要在南皮縣鄉村。

 

  唐拳演練,姿態舒展,快速雄健,樸實無華,剛柔相濟,招法多變。

 

  唐拳講求實戰擊法,招術既具防身自衛之技藝,又為強身健體之良術。但由其擊法激猛勁速,習練規則十分嚴格。要求德術並重,練時心靜寡慾,食飽酒後不練,任意造作不練。遵其規成其器,不遵規有害己。

 

  唐拳之刀、槍、劍、棍、拳,以拳為本。其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臂功、樁功、平衡、跳一寸強,一寸短,一寸巧。長器械以長見優,短器械以巧取勝,重器械以力得實惠,短器械以巧破千斤。

 

  唐拳的代表套路有:十路彈腿、六趟唐拳、單溜腿架、雙遛腿架、青龍拳、五虎拳、關東拳、小式拳、三趟飛虎拳、對打青龍拳;六合單刀、雁翎單刀、三合劍、八仙劍、鍾馗劍、梨花槍、春秋大刀等。

 
同类文章

形意拳介紹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中國傳統武術,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之中。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之差別.形意拳之短打直進用於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兩軍交戰,千軍萬馬中,要能有閃轉騰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進,走亦打,打亦走.如黃河之決堤。

形意拳功夫實戰視頻演示

形意拳功夫實戰視頻演示

形意五行拳及五行連環拳

形意五行拳及五行連環拳講解

形意拳教學視頻

中國傳統武術經典系列片形意拳上形意拳教學視頻下

邸國勇形意拳教學八字功和實戰用法

邸國勇形意拳教學八字功講解和實戰用法八字功「八字功」之起收回轉:出勢用雞形,轉身皆虎託,收勢退步橫拳,回身雲者,勢盡而身回也;轉身雲者,至開勢處而身轉也,兩者式同而地異焉。「正門八字功」共有八字訣如下:展:展者,寬之意,即拓張手足也。截:截者,裁也,以裁退敵手也,此節最見身法。裹:裹者,圍裹也,裹敵

李德印形意拳教學-三體式

李德印形意拳教學-三體式三體式是形意拳最基本的樁功練習萬法起於三體式  保持心靜體松

許文慧形意拳教程

許文慧全國傳統武術金獎

武當純陽大功

武當純陽大功武當純陽大功是道家功法之精華,由全真教龍門派二十二代純陽門一代宗師劉理航所傳授,此功法是純陽門的護體防身必須修煉的功法。此功內外雙修,動靜結合,內練五臟六腑,外練筋骨皮,通過長期吸運、閉、噴氣,並配合身體外部、軀幹、四肢的一系列特定動作的鍛鍊和排打,達到卻邪扶正,治傷除病,外可抗擊承打之

形意拳械套路欣賞

形意拳器械套路表演

武當山幾景圖片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內, 屬大巴山東段。西界堵河,東界南河,北界漢江,南界軍店河、馬南河,背倚蒼茫千裡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