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南沙被點名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2024-12-24 14:15:09
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將成為國家世紀級戰略排頭兵和主力軍!
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簡稱「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全文接近近9000字。在第六章「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中,對各省份在「一帶一路」規劃中的定位予以明確。
在文件第六章中,明確了沿海和港澳臺地區的定位,特別強調粵港澳合作。
廣州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規劃指出,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強化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功能。
以港澳帶臺積極參加一帶一路
沿海和港澳臺地區,要以擴大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形成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為臺灣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妥善安排。
充分利用珠三角、長三角優勢
規劃指出,要利用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等經濟區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加快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南沙自貿區助力一帶一路
南沙自貿區官網公布了7大區塊的精確邊界,以及各區功能劃分資料:七大片區均明確分工,促進粵港澳融合及國際航運中心發展。
明珠灣起步區區塊:粵港澳金融合作
定位為金融商務發展試驗區。推動粵港澳金融服務合作,探索開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先行試驗。進一步構建粵港澳金融和商貿服務合作新機制。建成服務珠三角、面向世界的珠江口灣區中央商務區。
完善粵港澳會展業的合作協調機制,推動展貿融合發展,構建粵港澳一體化的電子商務平臺和大宗商品的國際交易平臺。推動與港澳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發展,推動與港澳投融資匯兌便利化,深化與港澳金融機構合作,建立適應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金融服務體系。鼓勵企業設立區域總部,建立整合物流、貿易、結算等功能的營運中心。
南沙樞紐:粵港澳融合發展試驗區
探索內地和港澳社會管理創新及經濟融合發展新機制。拓展香港產業發展空間,構建與香港科技聯合創新的新機制,打造粵港澳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基地,促進粵港融合發展。南沙新區輻射內地、連接粵港澳的重要交通樞紐。
南沙灣區塊: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區
促進粵港澳現代服務業及科技創新緊密合作與融合發展,創新粵港科技研發合作新模式,合作推進粵港創新成果產業化基地和區域性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建設,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進一步擴大對港澳服務業開放,推動粵港澳人員職業資格互認;試點遊艇自由行,與港澳共同發展郵輪、遊艇、嶺南水鄉文化等濱海旅遊。
蕉門河中心區區塊:助港澳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為港澳中小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國內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支撐,建設成為國內企業和個人「走出去」的窗口和綜合服務平臺。
南沙新圖書館、南沙跨境電商體驗店(沒錯就是那個熱爆的保稅海淘店)都建在此區,未來南沙區精英匯聚的文化生活及商務制高點。港澳投資娛樂場所的限制也取消了。
萬頃沙區塊:粵港澳數據服務中心
南沙(粵港澳)數據服務試驗區,有保稅貿易優勢。重點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工業機器人、LED、3D列印等項目(各種高大上前沿領域)。
慶盛樞紐區塊:國際教育和醫療合作
率先探索在教育、醫療等領域對港澳和國際深度開放。160項服務業中,153項已率先對港澳開放。
海港區塊:國際航運中心
廣州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核心所在、在國際航運服務和通關模式改革領域先行先試,聯手港澳打造泛珠三角地區的出海大通道。將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