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親身揭露 低端液晶市場重重陷阱!
2024-12-29 04:15:09
「縮水」這個詞,從表面含義上看,是在應有的設計上省去了一些東西,這個時候我們就通常說某某產品是縮水貨等等。而在這個數位化的家電市場中,廠家為了賺錢,「縮水」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既然控制不了這個「縮水」的現實性問題,那麼我們就應該學會怎麼去分辯縮水產品。某「知名」國內企業的文字遊戲
在中國這個「黑」市場中,不但產品會縮水,而且虛標以及矇騙的宣傳也是滿地開花,今天小編就帶您看看如今的市場是什麼樣的。
一、混亂的屏幕尺寸
現在電視業越做越成熟,一些廠商也就越來越狡猾,對電視尺寸的偷工減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從而達到賺錢的目的,目前已經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根據我們了解到的一些情況,某國產品牌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測量後對角線長度為103.5釐米左右,離標準的106.6釐米相比少了3.1釐米,切換英寸的話就是縮水1.2英寸(1英寸=2.54釐米);而另一合資品牌30英寸液晶電視實際測量之後縮水2.2釐米。別看僅僅縮水了2-3釐米,實際效果相比沒有縮水的可是相差深遠的。
而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在一些所謂的大賣場中根本不會懷疑電視的尺寸問題,更不會有人拿著尺子去量的,這就讓這些所謂的國內大廠有可乘之機,推出了一些所謂特價、超值的產品,實際的內幕卻是驚人的,真是不可不防。
·最嚴重的竟然縮水多大3寸!
之前,網絡中就曾傳出某品牌的29寸電視,經實際測量後竟然僅為27寸,這款電視看起來像30寸,而測量過屏幕的尺寸後,發現只有66釐米,也就是26.086英寸。 觀看起來完全?個效果了。而對於液晶電視來說,這種花樣實在還有很多,按正常來說,標準測量電視尺寸的方法就是量屏幕對角線的長度,所以只要有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相信普通消費者也是可以準確測量的。
·市場這麼大 竟然沒有標準的尺寸
早先的CRT時代,對於尺寸的概念幾乎是統一的,大多為21、15、29、34寸,而到了液晶市場,尺寸竟然一個品牌一個樣,這邊是40寸,那邊就是42寸,還有45寸、47寸根本沒有一個標準尺寸的概念。不過據相關人士介紹說,這是因為生產線的不同而導致的,想像也的確如此,不過能生產液晶屏的廠商屈指可數,這就讓電視的尺寸隨著廠商分為了幾大派,這樣也避免了一些競爭。但是一些國內廠商為了賺錢就在這個尺寸上下了毒手,被欺騙的往往是同為中國人的老百姓,對於這種令人髮指的手段,作為中國人的我們,一定要鬥爭到底,堅決抵制!
·42英寸=106.6釐米
·37英寸=93.9釐米
·32英寸=81.2釐米
·20英寸=50.8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