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定量深施肥機的製作方法
2024-04-10 23:07:05 1

在本發明涉及中耕機的外掛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定量深施肥機。
背景技術:
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化肥的應用,促進了農產品產量的極大增長。目前,我國每年化肥施用量達12000萬噸,已成為氮肥消費第一大國。然而,我國很多地方施用化
肥採用將化肥拋撒在地表或追肥時頂施或根側表施,肥料中大多數有效成分在空氣中揮發或流失,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僅30%左右,不僅肥效損失相當嚴重、造成極大的消費,而且會帶來環境汙染。大量生產實踐證明,化肥深施是提高肥效的有效技術措施。尿素深施比表施可提高肥效30%;碳酸氫銨深施比表施可提高肥效50%~104%。
化肥深施是指用機械或手工工具將化肥按農作物生長情況所需的數量和化肥位置效應,施於土表以下6~1Ocm的深度。目前以旱地作物應用為主,人力、畜力和機械均能達到深施要求。但是氮肥深施如果由人工開溝(穴)、覆埋,則效率較低,因此,只有藉助於性能優良的施肥機械,才能大面積推廣化肥深施技術。化肥深施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
1.深施底肥:耕地時用施肥整地機械或在鏵式犁和水田耕整機上附加肥箱及排肥裝置,在翻地的同時將化肥深施到土層中。
2.播種深施肥:過去機械播種施肥常將種肥同床混施,化肥與種子直接接觸,化肥分解後的銨離子和酸根離子極易腐蝕灼傷種子和幼苗根系,施用量大時,發生燒種燒苗現象。而播種同時深施化肥,由於種、肥分離避免了肥害,且能有效地減少化肥損失,降低用肥量,促進增產。
其中,播種深施肥可按種子和肥料的相互位置關係,播種深施肥方式可概括為如下4種。正位深施(b)側位深施(c)三相施肥(d)正位分層施肥
(1)正位深施肥,肥料在種子正下方,種肥之間有3~5cm厚的土層,通常下層土壤溼度較大,肥料易於溶於土壤。這種方法有利於作物根系在耕層中向下均衡生長,一般用於穀物播種。
(2)側位深施肥肥料位於種子一側下方深3~5cm處,其作用與正位施肥相似。溶解於土壤中的肥料養分易被幼苗側部根系所吸收,但肥效不均,根系易向一側生長。是應用較多的一種施肥方式。
(3)三相施肥即兩側深施肥。這種方法比單側深施肥效果更明顯,種子發芽後直接吸收肥料養分,肥力發揮好。
(4)正位分層深施肥種子的正下方分兩層施肥。據黑龍江試驗,這種施肥方法有明顯效果。
3.深施追肥:將化肥施在作物根系的側深部位。中耕作物施用追肥,通常是在通用中耕機上裝設排肥器與施肥開溝器實現追肥深施。用人力式旱田化肥深施器雖可進行穀物追肥深施,但效率很低。
在現有深施追肥技術中,中耕機施肥機械的工作模式是,中耕機的前部裝有開溝器,開溝器破土,然後通過安裝在中耕機中部的排肥機構,將肥料排入溝內。這種模式存在的問題是,作物之間有一定的間距,而施肥機械則是一直排肥,除了距離作物根系較近的肥料得到了較好的吸收外,多數距離作物根系較遠的肥料則會被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中耕機施肥機的排肥機構在施肥過程中一直排肥造成了肥料損失的問題,提供一種施放的肥料能夠更有效的被農作物吸收的施肥機構。
本發明提供基礎方案是:定量施肥機,包括與中耕機連接的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行走機構,安裝在機架上的肥料容納機構,安裝在機架下部的破土機構和排肥機構,以及動
力機構,其特徵在於,豎嚮往復傳動機構,破土機構包括主體管、破土頭、以及固定軸,主體管通過管道連通排肥機構,主體管一端固定連接往復傳動機構一端連接破土頭,固定軸上
端固定在機架上,下端固定有帶磁件,破土頭由磁性塊組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相對背景中提及的施肥機械主要的改進點在於將破土機構與排肥機構結合到了一起,以及通過一個傳動機構就能實現破土與排肥的聯動效果,在現有技術中破土機構如滑犁是持續的在破開土壤,排肥機構同樣也是持續的排肥,而本發明設置了獨立的動力機構,動力機構通過豎嚮往復傳動機構帶動破土機構豎嚮往復的打孔,當破土機構相對向下運動破土打孔時,破土頭遠離固定軸下端的帶磁件,磁性塊缺乏一個相互結合的力,由於破土頭為錐形,打孔的同時,四周的泥土會箱內擠壓磁性塊,使破土頭能夠在打孔的過程中始終結合在一起,而破土機構向上提升的時候,由於主體管內的排肥機構送來的肥料,肥料的自重會使其推開磁性塊落入孔中,而當破土頭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越來越靠近固定軸下端的帶磁件時,磁性塊會在帶磁件的作用閉合,停止施放肥料。
綜上,本方案的優點是操作者可以通過動力機構到農作物一側再啟動動力機構,在其餘的時間並不會浪費能源打孔,也不會浪費肥料,同時打孔到排肥料的動作可以有破土機構配合固定軸上的帶磁件聯動完成,無需多套傳動機構。
方案二:為基礎方案的優選,帶磁件為電磁鐵。帶磁件需要足夠大的磁力來吸附磁性塊閉合。
方案三:為方案二的優選,破土頭由至少兩塊錐形的磁性塊組成。如果只有一塊破土塊組成破土頭,破土塊需要轉動一個相對較大的角度才能使張開一個較大的口,使主體管內的化肥排出,而理論上組成破土頭的破土塊越多,破土塊轉動相同的角度的情況下,張開的角度就會越大。排出肥料的效率就會越高。
方案四,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機架尾部還具有覆土鏟。覆土鏟能將泥土刮入已經排入化肥的孔中,將化肥覆蓋。阻止化肥因太陽暴曬或者雨水衝刷而損失。
方案五,為基礎方案的優選,還包括控制動力機構啟動與關閉的控制電路,以及感應破土機構一側是否具有農作物並將信號發送至控制電路的的感應器。現有技術中的紅外感應裝置已經相對普及,一塊簡單的控制面板配合紅外感應裝置就能通過控制動力機構從而實現以下功能,在感應裝置感應到間斷施肥機一側有農作物的情況下,將信號發送到控制控制電路,而後控制電路控制動機機構的啟動,然後就能完成打孔與排肥的工作。用自動化取代人力控制提高效率。
方案六,為基礎方案的優選,動力機構為氣缸,氣缸的活塞杆與主體管固定連接。
氣缸是較為常見,容易控制且控制精度高的反覆運動的動力機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定量施肥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破土機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破土機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機架1、行走機構2、肥料容納機構3、排料軟管31、破土機構4、動力機構5、
感應器6、控制電路7、覆土鏟8、主體管41、破土頭42、固定軸43、電磁鐵431。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所示的定量施肥機,包括與中耕機連接的機架1,安裝在機架1上的行走機構2,安裝在機架1上的肥料容納機構3,安裝在機架1下部的破土機構4和排肥機構,以及動力機構5,還包括控制動力機構5啟動與關閉的控制電路7,以及感應破土機構4一
側是否具有農作物並將信號發送至控制電路7的的感應器6。如圖2以及圖3所示,其中,
豎嚮往復傳動機構,破土機構4包括主體管41、破土頭42、以及固定軸43,主體管41通過排料軟管31連通排肥機構,主體管41與機架1滑動連接,主體管41一端固定連接往復傳動機構一端連接破土頭42,固定軸43上端固定在機架1上,下端固定有電磁鐵431,破土頭42由磁性塊組成,破土頭42為錐形。破土頭42由四塊錐形的磁性塊組成。機架1尾部還具有覆土鏟8。動力機構5為氣缸,氣缸的活塞杆與主體管41固定連接。
使用效果與各部分特徵效果:本發明相對背景中提及的施肥機械主要的改進點在於將破土機構4與排肥機構結合到了一起,以及通過一個傳動機構就能實現破土與排肥的聯動效果,在現有技術中破土機構4如滑犁是持續的在破開土壤,排肥機構同樣也是持續的排肥,而本發明設置了獨立的動力機構5,動力機構5通過豎嚮往復傳動機構帶動破土機構4豎嚮往復的打孔,如圖2所示,當破土機構4相對向下運動破土打孔時,破土頭42遠離固定軸43下端的電磁鐵431,磁性塊缺乏一個相互結合的力,由於破土頭42為錐形,打孔的
同時,四周的泥土會箱內擠壓磁性塊,使破土頭42能夠在打孔的過程中始終結合在一起,如圖3所示,而破土機構4向上提升的時候,由於主體管41內的排肥機構送來的肥料,肥料的自重會使其推開磁性塊落入孔中,而當破土頭42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越來越靠近固定軸43下端的電磁鐵431時,磁性塊會在電磁鐵431的作用閉合,停止施放肥料。綜上所述,本方案的優點是感應器6感應到農作物後,將信號傳輸到控制電路7,控制電路7控制動力機構5啟動,這樣設備實際上是到農作物一側再啟動動力機構5,在其餘的時間並不會浪費能源打孔,也不會浪費肥料,同時打孔到排肥料的動作可以有破土機構4配合固定軸43上的電磁鐵431聯動完成,無需多套傳動機構。
帶磁件選用電磁鐵431是因為帶磁件需要足夠大的磁力來吸附磁性塊閉合。而常規的磁鐵可能無法提供足夠大的磁力。
破土頭42由四磁性塊組成。如果只有一塊破土塊組成破土頭42,破土塊需要轉動一個相對較大的角度才能使張開一個較大的口,使主體管41內的化肥排出,而理論上組成破土頭42的破土塊越多,破土塊轉動相同的角度的情況下,張開的角度就會越大。排出肥料的效率就會越高。
機架1尾部還具有覆土鏟8。覆土鏟8能將泥土刮入已經排入化肥的孔中,將化肥覆蓋。阻止化肥因太陽暴曬或者雨水衝刷而損失。
以上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