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瓶裝液體肥料用灌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11 01:09: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裝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生產液體肥料進行自動瓶裝的一種瓶裝液體肥料用灌裝裝置。
背景技術:
灌裝裝置主要是包裝機中的一小類產品,從對物料的包裝角度可分為液體灌裝機,膏體灌裝機,粉劑灌裝機,顆粒灌裝機;從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來講分為半自動灌裝機和全自動灌裝生產線。在現有液體灌溉裝置技術中,在灌裝液體肥料時,當灌裝不及時或者灌裝速度太慢是,儲料罐內的肥料經過長時間的堆積會變硬,且在灌裝時對流量把握不準或者對待裝瓶距離控制不嚴會出現漏灌、溢灌等情況,造成一定的浪費,進而影響灌裝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設計結構簡單,流量計量準,灌裝效率高,液體肥料不結塊的一種瓶裝液體肥料用灌裝裝置。
為了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瓶裝液體肥料用灌裝裝置,包括操控櫃和穿過操控櫃的輸送帶,所述的操控櫃頂部設置有儲料罐,儲料罐頂部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的操控櫃在輸送帶左側支架上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輸送帶右側支架上與紅外線發射器對應位置設置有紅外線接收器,所述的支架在紅外線發射器右端上設置有氣缸阻擋裝置,所述的操控櫃在支架上端通過連接板設置有驅動氣缸,驅動氣缸固定連接支架A,所述的支架A上固定設置有支架B,支架B上等距設置有卡件,所述的支架B在輸送帶右側設置有支架C,支架C上設置有驅動氣缸A,所述的驅動氣缸A上固定設置有卡板且卡板與卡件對應設置,所述的支架C固定連接液壓缸,且在支架C上設置有螺杆孔,所述的操控櫃在支架C上端設置有支撐架,支撐架上等距設置有加料裝置,所述的加料裝置由氣缸閥控制流量且加料裝置通過鋼絲管聯通操控櫃頂部的儲料罐,所述的支撐架固定連接液壓缸的上端的活動杆,所述的操控柜上端設置有矯正架,矯正架固定連接螺杆。
所述的操控櫃支架上的紅外線發射器在支架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一個且輸送帶右側支架在紅外線發射器對應位置均設置有紅外線接收器。
所述的支撐架上等距設置的加料裝置與支架B上設置的卡件均一一對應。
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是:1、在操控櫃的頂部所設置的儲料罐上設置有一個攪拌裝置,防止了液體肥料在不及時灌裝時出現變硬、固體沉澱、結塊的情況;
2、操控櫃在輸送帶左右兩端均設置有一個支架,輸送帶左側支架上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輸送帶右側設置有紅外線接收器,在輸送帶左側支架紅外線發射器的右側設置有一個氣缸阻擋裝置,紅外線發射器通過發射紅外線,當瓶通過輸送帶輸送到紅外線發射器位置時,阻隔紅外線接收器接受信號,此時紅外線接收器將信號反映到控制總成,控制總成對輸送線上的瓶進行計數,達到一定量時,將通過氣缸阻擋裝置阻擋輸送線上的瓶,使已經通過的瓶進入灌裝工序;
3、操控櫃在支架上端通過連接板設置有驅動氣缸,驅動氣缸固定連接支架A,支架A上固定設置有支架B,支架B上等距設置有卡件,支架B在輸送帶右側設置有支架C,支架C上設置有驅動氣缸A,驅動氣缸A上固定設置有卡板且卡板與卡件對應設置,在灌裝前驅動氣缸和驅動氣缸A開啟,將卡件和卡板緊卡瓶,在灌裝時不會受到輸送線的工作而影響繼續行走,待灌裝完畢後,驅動氣缸和驅動氣缸A關閉,卡件和卡板鬆開,灌裝後的瓶通過輸送線進入下一個工序,灌裝不會出現漏灌,溢灌情況;
總體上,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結構簡單,可實現自動灌裝,可起到防止液體肥變硬沉澱結塊,防止溢灌、漏灌,計量準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輸送帶左右設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卡件和卡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1-操控櫃 2-輸送帶 3-儲料罐 4-攪拌裝置 5-支架 6-紅外線發射器 7-紅外線接收器 8-氣缸阻擋裝置 9-連接板 10-驅動氣缸 11-支架A
12-支架B 13-卡件 14-支架C 15-驅動氣缸A 16-卡板 17-支架C 18-液壓缸 19-螺杆孔 20-支撐架 21-加料裝置 22-氣缸閥 23-鋼絲管 24-活動杆 25-矯正架 26-螺杆。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4所示,一種瓶裝液體肥料用灌裝裝置,包括操控櫃1和穿過操控櫃1的輸送帶2,所述的操控櫃1頂部設置有儲料罐3,儲料罐3頂部設置有攪拌裝置4,所述的操控櫃1在輸送帶2左側支架5上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6,輸送帶2右側支架5上與紅外線發射器6對應位置設置有紅外線接收器7,所述的支架5在紅外線發射器7右端上設置有氣缸阻擋裝置8,所述的操控櫃1在支架5上端通過連接板9設置有驅動氣缸10,驅動氣缸10固定連接支架A11,所述的支架A11上固定設置有支架B12,支架B12上等距設置有卡件13,所述的支架B12在輸送帶2右側設置有支架C14,支架C14上設置有驅動氣缸A15,所述的驅動氣缸A15上固定設置有卡板16且卡板16與卡件13對應設置,所述的支架C14固定連接液壓缸18,且在支架C14上設置有螺杆孔19,所述的操控櫃1在支架C14上端設置有支撐架20,支撐架20上等距設置有加料裝置21,所述的加料裝置21由氣缸閥22控制流量且加料裝置21通過鋼絲管23聯通操控櫃1頂部的儲料罐3,所述的支撐架20固定連接液壓缸18的上端的活動杆24,所述的操控櫃1上端設置有矯正架25,矯正架25固定連接螺杆26。
所述的操控櫃1支架5上的紅外線發射器6在支架5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一個且輸送帶2右側支架5在紅外線發射器6對應位置均設置有紅外線接收器7。
所述的支撐架20上等距設置的加料裝置21與支架B12上設置的卡件13均一一對應。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在操控櫃頂部設置有儲料罐,肥料可以通過自身重量直接進行鋼絲管並經過加料裝置通過氣缸閥控制物料進入空瓶內,進一步的,儲料罐頂部設置有攪拌裝置,防止了液體肥料在不及時灌裝時出現變硬、固體沉澱、結塊的情況。
操控櫃在輸送帶左側支架上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輸送帶右側支架上與紅外線發射器對應位置設置有紅外線接收器,支架在紅外線發射器右端上設置有氣缸阻擋裝置,紅外線發射器通過發射紅外線,當瓶通過輸送帶輸送到紅外線發射器位置時,阻隔紅外線接收器接受信號,此時紅外線接收器將信號反映到控制總成,控制總成對輸送線上的瓶進行計數,達到一定量時,將通過氣缸阻擋裝置阻擋輸送線上的瓶,使已經通過的瓶進入灌裝工序。
操控櫃在支架上端通過連接板設置有驅動氣缸,驅動氣缸固定連接支架A,支架A上固定設置有支架B,支架B上等距設置有卡件,支架B在輸送帶右側設置有支架C,支架C上設置有驅動氣缸A,驅動氣缸A上固定設置有卡板且卡板與卡件對應設置,在灌裝前驅動氣缸和驅動氣缸A開啟,將卡件和卡板緊卡瓶,在灌裝時不會受到輸送線的工作而影響繼續行走,待灌裝完畢後,驅動氣缸和驅動氣缸A關閉,卡件和卡板鬆開,灌裝後的瓶通過輸送線進入下一個工序,灌裝不會出現漏灌情況。
支架C固定連接液壓缸,支架C上設置有螺杆孔,支架C上端設置有支撐架,支撐架上等距設置有加料裝置,加料裝置由氣缸閥控制流量且加料裝置通過鋼絲管聯通操控櫃頂部的儲料罐,支撐架固定連接液壓缸的上端的活動杆,對已經灌滿空瓶後,液壓缸工作,液壓缸上端的活動杆將支撐架升起。
進一步的,支撐架上等距設置的加料裝置與支架B上設置的卡件均一一對應,經過輸送帶將空瓶輸送到後卡件和卡板一同緊卡空瓶,一個卡件可以緊卡一個空瓶,後與卡件一一對應設置的加料裝置可以對空瓶加料,不會出現漏加的情況。
操控柜上端設置有矯正架,矯正架固定連接螺杆,矯正架可以調整加料裝置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