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工汽車空調壓縮機閥板用的自動下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14 12:34:05 1
1.本實用新型涉及閥板加工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涉及一種加工汽車空調壓縮機閥板用的自動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2.閥板是活塞式汽車空調壓縮機中零件之一,閥板用於固定吸氣閥片、排氣閥片,限位板以及控制閥組成閥板組件固定在缸體上。閥板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在衝壓機下面,利用衝壓模具對閥板進行集中衝壓加工,然後將閥板取下,進行後續處理。但是現有的衝壓機和衝壓模具在閥板進行衝壓加工後,無法將閥板從衝壓模具上自動取下,且取下後還有對閥板進行後續處理,為了方便儲存、堆疊和碼放,同時避免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出現鏽蝕、磕碰和劃傷,都會在閥板表面塗抹一層潤滑油以起到防護的效果,但是單獨的塗抹會導致加工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工汽車空調壓縮機閥板用的自動下料裝置,在衝壓模具的一側安裝有下料臺,在下料臺內部貫穿有傾斜設置的滑道組件,用於為衝壓模具上加工的閥板提供下料通道,所述滑道組件向上抬起的一端位於衝壓模具的一側,在位於滑道組件向上抬起一端的上方設置有對閥板的下料進行潤滑的潤滑組件,在下料臺頂端安裝有向衝壓模具一側伸縮活動的下料驅動件,在所述下料驅動件位於衝壓模具的一側連接有下料組件,用於將衝壓模具上加工後的閥板進行下料。
4.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滑道組件包括一個呈傾斜狀貫穿下料臺的滑板,在滑板表面開設有延伸至滑板兩端的滑槽,所述滑板向上抬起一端的高度低於衝壓模具表面的高度。
5.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潤滑組件包括安裝在下料臺前側壁上的儲油瓶和安裝在下料臺靠近衝壓模具一側外壁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向衝壓模具一側延伸、且位於滑板向上抬起一端的正上方。
6.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儲油瓶上連接有彎曲的輸油管,所述輸油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杆的端部並固定在固定杆上,所述輸油管端部安裝有噴頭,所述噴頭位於滑槽的正上方。
7.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下料驅動件包括固定在下料臺遠離衝壓模具一側外壁上的支撐板,在支撐板上安裝有液壓推桿,所述液壓推桿的輸出軸向衝壓模具一側延伸且外部套設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固定正在下料臺的頂端,所述下料組件安裝在液壓推桿輸出軸的端部。
8.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下料組件包括固定在液壓推桿輸出軸外壁上的伺服推桿和活動鉸接在液壓推桿輸出軸端部的壓板,所述壓板的上半段貫穿有調節槽,所述伺服推桿輸出軸的端部連接有向一側垂直延伸的調節杆,所述調節杆插接於調節槽的內
部。
9.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在位於所述壓板下半段且靠近下料臺一側的外壁上貼合有橡膠墊。
1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11.本實用能夠對衝壓模具加工後的閥板產品進行自動下料,將閥板從衝壓模具上取下和收集,且閥板在下料的過程中不易出現堵塞,故障率低,提高了產品下料的速率,提升了實用性。
附圖說明
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料組件在工作時整體結構示意圖;
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滑道組件部分結構示意圖;
15.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a處細節結構示意圖。
16.附圖標記說明:1衝壓模具、2下料臺、3滑板、4滑槽、5儲油瓶、6固定杆、7輸油管、8噴頭、9支撐板、10液壓推桿、11限位管、12伺服推桿、13壓板、14調節槽、15調節杆、16橡膠墊、17滑道組件、18潤滑組件、19下料驅動件、20下料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並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實用新型限於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並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從而設計適於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
18.如圖1-4所示的一種加工汽車空調壓縮機閥板用的自動下料裝置,在衝壓模具1的一側安裝有下料臺2,在下料臺2內部貫穿有傾斜設置的滑道組件17,用於為衝壓模具1上加工的閥板提供下料通道,所述滑道組件17向上抬起的一端位於衝壓模具1的一側,在位於滑道組件17向上抬起一端的上方設置有對閥板的下料進行潤滑的潤滑組件18,在下料臺2頂端安裝有向衝壓模具1一側伸縮活動的下料驅動件19,在所述下料驅動件19位於衝壓模具1的一側連接有下料組件20,用於將衝壓模具1上加工後的閥板進行下料;
19.進一步的,滑道組件17向下傾斜的另一端連接有閥板收集箱,將下料後的閥板工件進行統一收集。
20.在上述的基礎上,當衝壓模具1對閥板進行衝壓加工後,利用下料驅動件19驅動下料組件20向衝壓模具1一側移動,通過下料組件20和下料驅動件19配合,對位於衝壓模具1上已經加工好的閥板從衝壓模具1中進行下料,使閥板移動至滑道組件17中,順著滑道組件17下落至閥板收集箱中,在這個過程中,還可利用潤滑組件18對滑動組件進行潤滑,防止閥板在滑道組件17中滑行時卡在某一處,提升了產品下料的速率。
2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滑道組件17包括一個呈傾斜狀貫穿下料臺2的滑板3,在滑板3表面開設有延伸至滑板3兩端的滑槽4,所述滑板3向上抬起一端的高度低於衝壓模具1表面的高度;
22.進一步的,滑板3位於衝壓模具1的一側,其頂端略低於衝壓模具1表面的高度,兩者之間高度和距離不會答過3cm,使得從衝壓模具1上滑落的閥板能夠穩定的掉落至滑板3的滑槽4內,進行閥板下料和收集。
23.當下料組件20將閥板向滑道組件17一側推動時,閥板會掉落至滑板3上的滑槽4中,順著傾斜的滑槽4進行滑行,下落至閥板收集箱內。
2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潤滑組件18包括安裝在下料臺2前側壁上的儲油瓶5和安裝在下料臺2靠近衝壓模具1一側外壁上的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向衝壓模具1一側延伸、且位於滑板3向上抬起一端的正上方;
25.進一步的,所述儲油瓶5上連接有彎曲的輸油管7,所述輸油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杆6的端部並固定在固定杆6上,所述輸油管7端部安裝有噴頭8,所述噴頭8位於滑槽4的正上方;
26.在上述的基礎上,儲油瓶5用於盛裝潤滑油,其內部具有壓力輸送設備,可將潤滑油從輸油管7處輸送至噴頭8處,固定杆6用於為輸油管7和噴頭8提供安裝和支撐的結構,使得噴頭8能夠安裝在滑板3頂端內滑槽4的上方,待噴頭8將儲油瓶5內的潤滑油從噴出時,能夠落在滑槽4的頂端,並順著傾斜的滑槽4一路下流,對滑槽4表面進行潤滑作用,防止閥板在滑行的過程中出現卡塞的現象。
2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料驅動件19包括固定在下料臺2遠離衝壓模具1一側外壁上的支撐板9,在支撐板9上安裝有液壓推桿10,所述液壓推桿10的輸出軸向衝壓模具1一側延伸且外部套設有限位管11,所述限位管11固定正在下料臺2的頂端,所述下料組件20安裝在液壓推桿10輸出軸的端部;
28.在需要下料組件20進行下料作業時,液壓推桿10推動其輸出軸移動將下料組件20推送至衝壓模具1的另一側,然後再復位將下料組件20回收,利用下料組件20將閥板向滑槽4內推動。
2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料組件20包括固定在液壓推桿10輸出軸外壁上的伺服推桿12和活動鉸接在液壓推桿10輸出軸端部的壓板13,所述壓板13的上半段貫穿有調節槽14,所述伺服推桿12輸出軸的端部連接有向一側垂直延伸的調節杆15,所述調節杆15插接於調節槽14的內部。
30.在衝壓模具1對閥板進行加工時,液壓推桿10的輸出軸為收縮狀態其端部的下料組件20位於下料臺2一側,且壓板13為向下傾斜;
31.在閥板加工結束後需要對閥板進行下料時,液壓推桿10輸出軸帶動下料組件20向衝壓模具1一側移動,直至下料組件20移動至衝壓模具1的另一側,此時伺服推桿12工作推動調節杆15在調節槽14內滑動,使得壓板13在液壓推桿10輸出軸的端部進行轉動,並完成角度調節,直至壓板13與液壓推桿10的輸出軸呈垂直狀態,此時壓板13也與衝壓模具1表面呈垂直狀態,由於採用了伺服推桿12,因此可精確控制器推動調節杆15的距離,進而控制壓板13的角度。
32.進一步的,在壓板13調節至與衝壓模具1表面呈垂直狀態時,壓板13底端的高度略高於衝壓模具1的表面,且又低於閥板的表面,然後液壓推桿10帶動下料組件20進行復位,使得壓板13向下料臺2一側移動,通過壓板13推動閥板從衝壓模具1上滑動並掉落至滑槽4內,進行閥板的下料和收集,而限制壓板13的高度能夠使得壓板13能夠剛好將閥板從衝壓
模具1上推落。
33.進一步的,為了防止壓板13的快速移動過程中對壓板13表面造成損傷,在位於所述壓板13下半段且靠近下料臺2一側的外壁上貼合有橡膠墊16,利用橡膠墊16減少壓板13與閥板之間的直接碰撞。
34.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及相關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本實用新型中未具體描述和解釋說明的結構、裝置以及操作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領域的常規手段進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