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伏用銅帶線盤對齊修盤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12 08:56:05 1

本發明涉及光伏用銅帶收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伏用銅帶線盤對齊修盤裝置。
背景技術:
太陽能是公認的綠色清潔環保能源,近幾年來以太陽能為基礎的光伏產業在國內外發展迅猛。塗錫銅帶(又稱焊帶)是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中的關鍵部件,對於太陽能電池的能源效率和使用壽命至關重要,在當今行業發展不斷提升、技術不斷改革、成本不斷壓縮的條件下,越來越多的廠家採用自動化設備生產,對應的塗錫銅帶種類要求也越來越多了,生產時,銅帶通常收卷在線盤上,但如果線盤上銅帶的側邊不能對齊,則需要把線盤上的銅帶打散重新收卷修盤,避免影響銅帶的質量以及後期的使用,當前,銅帶的重新收卷通常是人工操作,效率較低、操作麻煩,長時間操作之下,操作者容易疲勞,不能保證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效率低、操作麻煩、質量無法保證的缺陷,提供一種效率高、操作方便的光伏用銅帶線盤對齊修盤裝置,且能保證修盤質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伏用銅帶線盤對齊修盤裝置,包括工作檯,工作檯上布置主動收卷機構和從動釋放機構,工作檯上布置電機,銅帶卷繞在主動收卷機構和從動釋放機構之間且由電機帶動主動收卷機構轉動實現銅帶的自動收卷和釋放,銅帶的帶面立式布置,位於主動收卷機構和從動釋放機構之間的銅帶的行走路徑上設置限位機構,限位機構包括限位滾輪,限位滾輪的輪面一周設置限位槽,銅帶行走時自限位槽中限位經過。
所述主動收卷機構包括立式布置的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下端通過第一軸承座固定在工作檯上且該端和電機的輸出軸相連,第一轉軸的軸身設置環形的第一支撐凸部,第一支撐凸部上布置第一支撐盤,第一支撐盤上布置環形的第一捲軸,第一轉軸的上端連接第一壓緊套,第一支撐盤和第一捲軸均套設在第一轉軸的軸身上且被壓制固定在第一壓緊套和第一支撐凸部之間,銅帶沿著第一捲軸的外周卷繞,第一支撐凸部和工作檯的臺面平行間距布置,電機通過安裝支架固定在工作檯的臺面下方。
所述從動釋放機構包括立式布置的第二轉軸,第二轉軸的下端通過第二軸承座固定在工作檯上,第二轉軸的軸身設置環形的第二支撐凸部,第二支撐凸部上布置第二支撐盤,第二支撐盤上布置環形的第二捲軸,第二轉軸的上端連接第二壓緊套,第二支撐盤和第二捲軸均套設在第二轉軸的軸身上且被壓制固定在第二壓緊套和第二支撐凸部之間,銅帶沿著第二捲軸的外周卷繞,第二支撐凸部和工作檯的臺面平行間距布置。
所述工作檯上設置摩擦阻尼機構,摩擦阻尼機構包括固定塊、彈性鋼條和摩擦片,固定塊固定在工作檯上,彈性鋼條的一端和固定塊相連、另一端和摩擦片相連,摩擦片的側面和第二支撐盤的外周面摩擦接觸。
所述限位機構包括立式布置的第三轉軸,第三轉軸的下端通過第三軸承座固定在工作檯上,第三轉軸的上端垂直連接有連接杆,連接杆的桿身自第三轉軸中穿過並通過鎖緊螺釘固定,連接杆的一端延伸有環形套且環形套的內環中心線豎直布置,環形套的內環中貫穿有調節套且二者通過螺釘連接固定,調節套為圓柱槽狀且槽口向下、槽底中部設置通孔、槽口處設置向四周平伸的凸緣,凸緣位於連接杆的下方,調節套中貫穿有調節杆,調節杆的上端自調節套的槽底的通孔中穿過後和球頭相連,調節杆的底端連接滾輪支架,限位滾輪固定在滾輪支架上,調節杆的桿身上套設有彈簧且彈簧被限制在凸緣和滾輪支架之間。
有益效果:採用本發明進行修盤時,將出現質量問題需要重新修盤的銅帶的線盤放在從動釋放機構上,然後將該線盤上的銅帶頭部引到主動收卷機構上,再利用電機帶動主動收卷機構運轉來帶動銅帶重新卷繞在主動收卷機構上,自動化程度較高,效率較高且操作方便,收卷的過程中,銅帶在主動收卷機構和從動釋放機構之間行走時,限位機構的限位滾輪中的限位槽對銅帶的行走進行限位,避免卷繞時銅帶的跑偏,保證修盤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c部分的放大圖;
圖3是圖1中a-a剖視圖;
圖4是圖1中b-b剖視圖。
圖中:10-工作檯;20-電機;30-銅帶;40-限位滾輪;51-第一轉軸、52-第一軸承座、53-第一支撐凸部、54-第一轉盤、55-第一捲軸、56-第一壓緊套;61-第二轉軸、62-第二軸承座、63-第二支撐凸部、64-第二轉盤、65-第二捲軸、66-第二壓緊套;71-固定塊、72-彈性鋼條、73-摩擦片;81-第三轉軸、82-第三軸承座、83-連接杆、84-鎖緊螺釘、85-環形套、86-調節套、861-凸緣、87-調節杆、88-球頭、89-滾輪支架、90-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4,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一種光伏用銅帶線盤對齊修盤裝置,包括工作檯10,工作檯10上布置主動收卷機構和從動釋放機構,工作檯10上布置電機20,銅帶30卷繞在主動收卷機構和從動釋放機構之間且由電機20帶動主動收卷機構轉動實現銅帶30的自動收卷和釋放,銅帶30的帶面立式布置,位於主動收卷機構和從動釋放機構之間的銅帶30的行走路徑上設置限位機構,限位機構包括限位滾輪40,限位滾輪40的輪面一周設置限位槽,銅帶30行走時自限位槽中限位經過。
採用本發明進行修盤時,將出現質量問題需要重新修盤的銅帶30的線盤放在從動釋放機構上,然後將該線盤上的銅帶30頭部引到主動收卷機構上,再利用電機20帶動主動收卷機構運轉來帶動銅帶30重新卷繞在主動收卷機構上,自動化程度較高,效率較高且操作方便,收卷的過程中,銅帶30在主動收卷機構和從動釋放機構之間行走時,限位機構的限位滾輪中的限位槽對銅帶30的行走進行限位,避免卷繞時銅帶30的跑偏,保證修盤質量。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收卷機構包括立式布置的第一轉軸51,第一轉軸51的下端通過第一軸承座52固定在工作檯10上且該端和電機20的輸出軸相連,第一轉軸51的軸身設置環形的第一支撐凸部53,第一支撐凸部53上布置第一支撐盤54,第一支撐盤54上布置環形的第一捲軸55,第一轉軸51的上端連接第一壓緊套56,第一支撐盤54和第一捲軸55均套設在第一轉軸51的軸身上且被壓制固定在第一壓緊套56和第一支撐凸部53之間,銅帶30沿著第一捲軸55的外周卷繞,第一支撐凸部53和工作檯10的臺面平行間距布置,電機20通過安裝支架57固定在工作檯10的臺面下方。電機20啟動時,電機20的輸出軸帶動第一轉軸51轉動,從而第一支撐盤54和第一捲軸55跟隨第一轉軸51一起轉動,第一捲軸55的轉動用來收卷銅帶30且收卷的銅帶30放置在第一支撐盤54上,第一支撐盤54對收卷的銅帶30加以支撐、對齊限位,保證修盤質量。
進一步的,所述從動釋放機構包括立式布置的第二轉軸61,第二轉軸61的下端通過第二軸承座62固定在工作檯10上,第二轉軸61的軸身設置環形的第二支撐凸部63,第二支撐凸部63上布置第二支撐盤64,第二支撐盤64上布置環形的第二捲軸65,第二轉軸61的上端連接第二壓緊套66,第二支撐盤64和第二捲軸65均套設在第二轉軸61的軸身上且被壓制固定在第二壓緊套66和第二支撐凸部63之間,銅帶30沿著第二捲軸65的外周卷繞,第二支撐凸部63和工作檯10的臺面平行間距布置。主動收卷機構轉動對銅帶30進行收卷的同時會帶動第二轉軸61轉動對銅帶30進行釋放。另外,第一捲軸55和第二捲軸65相當於所述的線盤,需要更換銅帶30的線盤時,直接拿掉第一壓緊套56和第二壓緊套66即可。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檯10上設置摩擦阻尼機構,摩擦阻尼機構包括固定塊71、彈性鋼條72和摩擦片73,固定塊71固定在工作檯10上,彈性鋼條72的一端和固定塊71相連、另一端和摩擦片73相連,摩擦片73的側面和第二支撐盤64的外周面摩擦接觸,其中,摩擦片73可以採用橡膠材質製成,摩擦片73和第二支撐盤64之間的摩擦相當於一種拉力,使得主動收卷機構上銅帶30的收卷更為緊湊。
優選的,所述限位機構包括立式布置的第三轉軸81,第三轉軸81的下端通過第三軸承座82固定在工作檯10上,第三轉軸81的上端垂直連接有連接杆83,連接杆83的桿身自第三轉軸81中穿過並通過鎖緊螺釘84固定,連接杆83的一端延伸有環形套85且環形套85的內環中心線豎直布置,環形套85的內環中貫穿有調節套86且二者通過螺釘連接固定,調節套86為圓柱槽狀且槽口向下、槽底中部設置通孔、槽口處設置向四周平伸的凸緣861,凸緣861位於連接杆83的下方,調節套86中貫穿有調節杆87,調節杆87的上端自調節套86的槽底的通孔中穿過後和球頭88相連,調節杆87的底端連接滾輪支架89,限位滾輪40固定在滾輪支架89上,調節杆87的桿身上套設有彈簧90且彈簧90被限制在凸緣861和滾輪支架89之間。使用的時候,要通過調節限位機構使得限位滾輪40調節到合適的高度以給銅帶30合適的滾動摩擦力來更好的對銅帶30進行限位,具體的操作是,先擰動調節套86初步調節限位滾輪40的高度,在朝上拔起或朝下按壓球頭88調節彈簧90的彈力即可。另外,整個限位機構通過第三軸承座82可轉動式的固定在工作檯10上,使得銅帶30在因纏繞半徑變化而行走路徑變化時,限位滾輪40仍能緊跟銅帶30起到限位作用,保證修盤質量。鎖釘螺釘84的設置使得連接杆83的擺臂長度可調節以保證限位滾輪40能夠跟銅帶30相配合。
應當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由本發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