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離別作文——《目送》讀後感

2024-05-12 03:17:06 2

  【離別作文——《目送》讀後感篇一】

  團聚的時候,知道沒有永恆。只要一想到送人離開,離別就變得憂傷。

  朋友親人離開得越遠,越長,感情越深,離別越難。

  記得自己有許多送別,回憶起來,發現像輪盤一樣……一別再一復……

  每次過節,回去看望自己的外婆,長長短短的一個月都呆在外婆身邊。臨行前,會有一個緩步的身影,會有一個祝福的身影在身後,笑望著招手,停步,努力地再多看幾眼,好久才說出:「走吧,路上小心……」「知道了,回去吧。」很簡單的話啊,從小時候看到現在,每次都會看到那麼鄭重,那麼認真,那麼在意的表情。

  最近距離的送別是送人離開世界吧---許多親人圍著中間的火爐,一句話不說,就那麼看著,照片上還能清晰地看到她笑靨如花的樣子。

  經歷了一點,其實對「團聚簡單,送別難」早已有所體會,但也漸漸明白,送別包含的快樂遠大於團聚:送別後才會看清過去他(她)的關心,更重要的是,只有送別後才會有團聚。

  龍應臺對送別的理解是加深的,「不必追」可能是追不到亦或是今生今世一定還能相逢。因此,雖然心頭罩著不舍的憂傷,也只是「咖啡中固有的咖啡因」,如傅雷說的,精神的消沉是人經歷中的必然,學會面對它才更重要。一味的沉入送別之痛,只是體現其的依賴罷了。

  其實,送別也是一種快樂呵:因為對方對自己的祝福和自己對對方的期盼都是出於希望啊。

  腦海中還是能想起自己懷著緊張的情緒步入考場時,姐姐叫住自己說的那些鼓勵話,能如夏天銀杏由綠漸轉淺黃的輕巧,神奇地減輕緊張。即使當天姐姐也要離開,我也不曾悄悄流淚:因淚是奢侈品,怎能讓它在送別時泛濫?

  別後的生活雖多一份牽掛,也是清水,洗清楚聚時忽略的點滴感情。

  我(被)送別過很多次,從一開始感到的落寞到後來悟出的好處;從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的鎮定面對;從一開始的憂慮到後來的期待……送別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末節,也是開端。

  現在的我能說,送別是快樂的初始,亦是破繭時陽光下透明雙翅震顫的幾縷輕柔,是綢帕上包裹的落花,美麗的憂傷。

  【離別作文——《目送》讀後感篇二】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看了龍應臺的《目送》之後,我感觸頗深,書中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細微感情描繪十分真切。應該說作者用她自己的切身體會,講述著這世間最動人的東西------親情。由此,我想談談自己看了這本書之後的感受。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龍應臺在書中寫到她與兒子之間以及她與母親之間的小故事。她發現,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有了許多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變得有思想,甚至有些叛逆。他會開始有些嫌棄自己的媽媽懂得東西太少、沒見過世面,討厭她在看見什麼稀奇的東西之後就大驚小怪……由此,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媽媽,小時候,對我而言,她就是天,她會講一些我從來不知道的事,教我唱動聽的歌曲,那時候總覺得,媽媽是世界上最博學的人。然而,我慢慢的長大,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對媽媽的依賴就少了。電話裡,她開始變得沉默,總是默默的聽我講述著我看到的世界,然後,淡淡的囑咐我,一個人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開始學著從一個母親的角度看孩子的成長,龍應臺作為一個母親,她的態度讓我明白,不論是兒時那個懵懂的你,還是後來那個成熟的你,變的,從來都只是外在的表達方式,不變的,是母親對孩子的愛。

  所以,即使現在的你認為自己已經足夠成熟,也不要隨便忽略母親的感受。不要總是嫌棄她給你買的衣服不夠時髦;不要總是抱怨她講話囉囉嗦嗦;不要總是怪她懂得太少……要知道這麼多年來都在包容你、都在愛護著你。

  有些話啊,要快些講出來,因為也許某天,你已經沒有講的機會了;有些愛啊,要快些表達,因為這愛太深厚,要用一輩子回報;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因為路途中的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書中關於作者和她父母之間的故事更是讓我動容,偶爾的一張老照片,一段邏輯不明的對話,都飽含的她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她說道,她的母親有五個兒女,一個在大陸,四個在臺灣,都有很大的成就,而母親在年老時,患上了痴呆症,經常認不得他們,但作者總會耐心的告訴她:我是你的女兒。她的父親患病時她在醫院照顧,親手給父親換洗,從不嫌棄。也許,我們總是覺得時間還很多,以後再去回報我們的父母。可是,中國有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認為自己有實力去回報父母是,也許他們已經老得不認識你了。

  我想,也許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應該不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讓他們看的我們過得很好,是經常關心他們,耐心的傾聽他們講述他們身邊發生的事。你也許還未發現,當年取得某些成功時,他們也許表現的很淡然;而當你失意時,他們會在你身邊告訴你:孩子,有我們在,什麼都不要怕。也許,他們不會經常說我愛你,而他們的愛卻從未減少。

  也許,你只能在某個瞬間強烈的感受到父母的愛,讓你覺得這愛不過是沙上印、風中音、光中影,殊不知,這感情,早已深入骨髓。

  滿上遍野茶樹開花。

  這是本書的最後一部分,用簡單的對話寫出了在父親生命的盡頭,作者每天跟他打電話的內容。看出了作者對父親即將逝去的不舍與心痛,還有淡淡的後悔,她覺得作為兒女,自己為父母做的太少了。我們還小,還不用面對這樣痛苦的永別,但我們也必須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我們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才不會在未來的某天幡然醒悟、後悔不已。

  滿上遍野的茶樹,盛開著花,滿上遍野的一片白。這是作者最後為父親送別的畫面,很唯美,也很傷感。

  看完了《目送》,我將會珍愛與父母相處的每個瞬間。

同类文章
有關描寫感恩的心的參考作文

有關描寫感恩的心的參考作文

  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知遇之恩,感謝朋友的鼓勵之恩,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有關描寫感恩的心的參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感恩的心作文1  這首歌,《感恩的心》我十分喜歡聽,因為在這首歌后面,有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  那是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倆,女兒(啞巴)最喜歡吃
和成長的快樂有關的參考作文

和成長的快樂有關的參考作文

  成長,既深奧但又不那麼深奧!它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和成長的快樂有關的參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篇:成長的快樂  不管你怕不怕困境,現實中的困境卻無法避免。困境中的人們總愛呼天叫地、埋怨世道不公,結果不但走不出困境,而且陷入了更痛苦的深淵,絲毫不見"柳暗花明"的轉機。
時間舒服的事而不是痛苦作文

時間舒服的事而不是痛苦作文

  「作文是件很痛苦的事。」許多學生都這樣認為。每每老師布置「今天作文……」話未結束,接嘴的便是那麼熟悉的「喔——」。倘是接著說明要求,學生便又應一聲「喲——」;如果「不要做」,即使說得像蚊子呼吸一樣輕,也會招來潮水一般的類似「太棒了」、「爽」之類的真心話。曾有同學親口對我說,聽到老師「不寫
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

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

  歷史悠久的長城終於浮現在我的面前,我心裡很是激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激動的優秀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歡迎查閱!  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一  你知道嗎,聽老師說:將有一位「重量級的神秘嘉賓」來校訪問我們的「根與芽社團」展示活動。介於這位人物的特殊身份,全校1000多名學生中只有20個優秀
值得珍藏的記憶作文700字

值得珍藏的記憶作文700字

  時間像流水一般,閃閃的星光,正在綴滿沒有遮蔽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望的眼睛。  ——題記  腦海中曾經的記憶如繁星點點,可最值得珍藏的只有那一次,它讓我懂得了堅強。  微風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突然,下雨了,雨點不停地打在花朵上,每一滴雨點砸下來的
有關尊嚴的小作文

有關尊嚴的小作文

  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搜集的有關尊嚴的小作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尊嚴的小作文(一)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走在熟悉的小路上。路上行人雖然不多,但馬路上的車輛卻是絡繹不絕。突然聽見了一陣斷斷續續敲擊地面的聲音,我很好奇,是什麼人再敲擊地面,便四處張望。  在離我大概50米的地方,我看見
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

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

  「憤怒」是可怕的,就在於它那一瞬間的爆發,會將所有的憤怒融入力量之中。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1】  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感人的事,在我的印象中也有一件讓我感動的事。這件事既讓我感動,又讓我憤怒!  那一天,我和同
家是心裡永遠的牽掛作文

家是心裡永遠的牽掛作文

  時光的照相機,把你從一個遠景慢慢調成了近景,從此,我的心裡有了你的顯影,很真切,很樸實,很感動。  流年裡,你見證了我的成長,而你在我心中的位置也隨時光慢慢發生著變化。  童年時的我,對你沒有什麼感情,更無感激。在我幼小的心中你就像一個陌生人,雖然對我很好,但我只想著累了就到你那休息一會
描寫你讓我感動參考作文

描寫你讓我感動參考作文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平凡的小事,而這些事卻帶給我們無數的感動。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描寫你讓我感動參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篇:你讓我感動  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亦是母愛,無論你是收下還是拒絕,它都會在身邊陪伴著,不離不棄。又是,千方百計的討好或是關愛,也許,只是為了博孩子一笑。 
酥油燈的愛

酥油燈的愛

  每個秋日的黃昏裡,總有一個年輕人踩著滿地發黃的落葉,茫然渡步,也不知道自己要去何方。他無助而絕望的走著。他這樣一走就是幾年。  一些好心的人總會上前問道:你到底要找誰?為什麼一直這樣走著?但他總是不作回答。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他相遇。他好像把我當成那個人,我問他;「你要找誰,為何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