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增效劑的製作方法
2024-04-08 04:20:05 2
專利名稱:尿素增效劑的製作方法
尿素增效劑屬於影響土壤中脲酶活性的物質的混合物。
發展農業生產需要發展化肥工業,大力生產肥料,但是提高化肥利用率更是增加肥料的重要途徑。提高氮肥利用率措施有多種,其中使用氮肥增效劑又是十分有效和先進的方法之一。各種類型的氮肥增效劑中脲酶抑制劑可抑制土壤中脲酶活性,延緩尿素的轉化,以降低尿素損失,提高尿素的利用率。CN85109580專利提出了一種含有脲酶抑制劑-對苯二酚的長效尿素,可比普通尿素增產6-20%,但是在長效尿素的直接造粒法中,對苯二酚在100℃左右的蒸發加熱過程中,被水汽帶走一部分,造成部分對苯二酚的損失,同時長效尿素中對苯二酚的含量是固定的,不能適應不同土壤類型施肥的需要。一般還可採用對苯二酚與尿素直接混合後施用,但由於對苯二酚與尿素混合比例懸殊,為1∶100~300,對苯二酚與尿素又均為白色,故很難均勻混合,致使對苯二酚用量加大,並增加了對苯二酚汙染農田的可能性。
本發明旨在避免長效尿素生產過程中引起的對苯二酚的損失,減少對苯二酚的用量,又可根據土壤類型需要,與尿素以任意適宜的比例隨時施用隨時混合。
實現上述任務的技術方案是尿素增效劑是脲酶抑制劑以一定比例與一定粒度的載體的混合物,脲酶抑制劑與載體混合的重量比為1∶2~20,脲酶抑制劑有對苯二酚(氫醌)或其他脲酶活性抑制劑,載體是一些在顏色上能與尿素相區別,粒度在0.05~2mm之間的無機或有機材料。
下面以對苯二酚為例,結合生產流程示意圖進一步詳述本發明。
本發明將對苯二酚(氫醌)經20-80目振動篩後,由輸送帶送入計量器,按對苯二酚與載體的比例1∶2~20計量,進入混合器,載體先經粉碎器,粉碎至粒度在0.05~2mm後進入貯料器,配料時,由輸送帶送入計量器,按上述比例計量後也進入混合器,對苯二酚與載體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勻;混合過程中,一部分對苯二酚吸附於載體上,一部分與載體顆粒均勻混合。在選擇載體時只要在粒度與顏色上符合要求即可,因此可選擇來源廣泛、價格低廉、不汙染農田、不毒害作物的各種有機、無機材料如粉煤灰、爐渣等,載體不僅可作填充劑,使對苯二酚與尿素的混合比例由1∶100~300改變為尿素增效劑與尿素比例1∶50,因此容易均勻混合;而且具指示作用,因載體為黑色或深色的顆粒或粉末,這樣與白色尿素混合時易掌握混勻度;有些載體還可以含有一些植物可利用的微量元素;因而具有增效作用。
尿素增效劑使用簡單方便,根據土壤類型和作物需肥要求,確定對苯二酚與尿素的比例後,選擇不同含量的尿素增效劑與尿素按需要比例均勻混合後即可施入農田。成品尿素增效劑中的氫醌含量有10%、15%、20%,總水分含量在2~3%,使用時如以20%的尿素增效劑與尿素按1∶50比例混合,那尿素中的對苯二酚量即為0.4%。
尿素增效劑生產工藝簡單,投資少,適用範圍廣泛,便於推廣應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抑制脲酶活性、延緩尿素轉化的氮肥增效劑,其特徵在於氮肥增效劑是脲酶抑制劑以一定比例與一定粒度的載體的混合物,脲酶抑制劑與載體混合的重量比為1∶2~20。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增效劑,其特徵在於脲酶抑制劑是對苯二酚(氫醌)或其他脲酶活性抑制劑。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增效劑,其特徵在於載體是一些在顏色上能與尿素相區別,粒度在0.05~2mm之間的無機或有機材料。
全文摘要
尿素增效劑屬於影響土壤中脲酶活性的物質混合物。尿素增效劑是脲酶抑制劑以一定比例與一定粒度載體的混合物,脲酶抑制劑與載體混合的重量比為1∶2~20。尿素增效劑生產工藝簡單,投資少,適用範圍廣泛,使用方便,根據土壤類型和作物需要,隨時與尿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後即可施入農田。
文檔編號C05G3/08GK1058580SQ9010551
公開日1992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1990年8月2日 優先權日1990年8月2日
發明者吳新民, 楊恆茂, 熊光復 申請人:湖南省資江氮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