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戲作文
2024-06-01 16:09:06
【例文一:鄉戲】
我的家鄉是天津。天津是一個地方特色很強的城市。而這其中我最了解的是天津。
這個曲種包括「靠山調」、「鴛鴦調」、「膠皮調」,等民間小調。「靠山調」據傳原是修鞋匠休息時,被靠山牆自娛自樂唱的小調;「鴛鴦調」是男女相戀時的情歌;「膠皮調」則是人力車夫(天津稱為「膠皮」),等座是唱的小調。這些來自民間的小曲充滿鄉土氣息,很適合天津人的口味。因此舊時街頭巷尾:工餘飯後經常能聽到人們自彈自唱這些小曲。專業人士出現後,對這些小曲進行加工、改造和創新,使之成為反映社會風貌,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
這就是我的家鄉戲——天津時調!正是有了它,我的家鄉,才得以變得更美麗!
【例文二:鄉戲】
時代飛速向前發展,但是人們還是不忘古時候的鄉戲。
通劇是南通地區頗有名氣的地方劇種,而通劇的前身則是「童子戲」,它發源於楚國時的「以舞降神」,也就是古時的職業巫師在裝神弄鬼時所唱的戲。這是一種那個時代的方言、文化、風俗、民情交融成一體的巫戲。
今天我有幸看到了這種「童子戲」。下午回家時,我看到一大群人圍在馬路邊上,我也好奇地湊了過去想看個究竟。
原來,這裡正在演戲。舞臺的裝備最普通不過了,甚至可以說是破舊不堪。四張方形的大桌子拼起來,四周豎著四根高大的鐵管,鐵管撐起一塊藍色的防雨布,在藍布下面吊著一盞晃動的燈,整個舞臺顯得很灰暗。
雖說這時寒風一陣陣吹來,但臺上臺下熱情高漲。臺上的演員身漂亮的戲服,隨著伴奏邊唱邊進入了角色。而臺下的演員正在舞臺後面一邊準備著臺詞一邊跺著腳取暖。
臺下的觀眾對那破舊的設備並不在在意,他們一心一意地看臺上的演員,簡直是目不轉睛。寒風吹來,他們依然瞪大眼睛看著。
再仔細看看觀眾是些什麼人。啊,都是些白髮蒼蒼的老爸爸老奶奶,差不多都是四周的居民!他們都是聞訊而來,有的為了能看到這場「童子戲」,搶佔有利地形,甚至早早地就來到現場,晚來的就只好坐在後面,伸長脖子看著。
臺上的演員看到這麼多的觀眾前來觀看,演得更來勁了。雖然我不知道唱的是什麼,也知道這些人肯定不是大牌明星,但從觀眾的陣陣喝彩聲中知道,他們唱得很好。
夜幕漸漸降臨,戲還在演著,眼看就要收尾了,卻在觀眾的喝彩聲中又唱了下去。
這是我第一次看鄉戲,鄉情也根深於我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