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雷鋒
2024-07-11 05:01:45
艱苦樸素,永不忘。」「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我叫解放軍,家就在中國。」
是誰?促使我們即使黑夜再黑,也要尋找光明。他說:「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了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麼?在生活的倉庫裡,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他就是雷鋒!
可是現在流行色的照耀下,街頭紅橙黃綠的藍紫光,眼花繚亂的我們,躑躅在街頭,望不到邊際的天空似乎抹上了一灰色暗淡的色彩。他們說:雷鋒過時了。
真的是這樣嗎?從汶川地震到北京奧運,從「上海世博」到「廣州亞運」,志願者的隊伍越來越龐大,志願服務的熱情越來越高漲,利他主義在當今社會廣泛流傳著。但是,利他主義的精神究竟是什麼?它本身是虛無縹緲的,就需要一個載體來承載它,而「雷鋒」符號正是這個載體。
難道這是雷鋒過時了嗎?相反,他紮根在我們的心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行年七十易相逢,廿歲捐軀雪不封。總為助人私念息,春風萬古說雷鋒!」
當今社會上,也有人只戴上一隻眼睛,他們只是看見了社會的滑坡現象。小悅悅事件、彭宇案表明:「雷鋒」這個符號在改善社會風氣、教化民眾方面沒有達到效果。在這樣的觀點下,我們與雷鋒的距離漸行漸遠,可是即使我們處在不同時代的藍天下,我們看到不同的風景,我們追求不同的人生道路,在人生旅途上,不應該灑滿歡聲笑語嗎?
雷鋒之所以為「雷鋒」他並不是為了怎樣的目的。因為,他是「快樂雷鋒」,即使在不解的目光下,他依然是雷鋒,就是為了心裡的一種快樂。讓我們再看看新時代「活雷鋒」郭明義。郭明義助人為樂,資助特困生,讓孩子們看到了希望;他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他把工作當事業,把職責當使命,像雷鋒那樣忠於職守、愛崗敬業。是啊!助人為樂,如果是這樣,雷鋒又怎麼會和當今生活脫節呢?因為我們的生活就是需要快樂。
我們如若只是一味埋怨社會的不公平,而人變得自私狹隘,會是有一個怎麼樣的不幸生活?瞧瞧雷鋒的生平,可謂「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手上還掛著那三道無情的傷疤,誰說他所處的時代就是光明的呢?可是,他有沒有因此產生陰影?他卻用光明照亮新時代的我們,讓我們的視線平均了,讓我們用兩個眼睛來看待世界。
就好似小說《西徵記》中的瑋,而不是能詩能酒的蔣,如果我們面對岌岌可危的國家都忘卻掉,那麼我們永遠也看不見冬日消減雪花的臘梅林,又怎麼會有作為人的快樂呢?即使是一朵花,它也會傳授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理;即使是一棵老掉牙的大樹也不忘造福人類於炎日。
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忘卻了一代一代的「雷鋒」精神,鑽在狹隘的滑坡現象中自怨自艾,憤世俗的無情和冷漠呢?
你握住了雷鋒精神,他翱翔在天空中,任何的角隅也有他照亮?還擔心什麼黑夜?
真正的快樂,不是有多麼大聲的歡笑,在內心呵護一株花兒,也是「快樂雷鋒」,你還會以為一點點好事毫無價值嗎?不,那不是無價值,因為他是不能用價值來衡量的,也就是無價的,這樣的快樂你會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