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趙存在了多少年 享國33年(共歷七位皇帝)
2024-07-12 16:38:48 1
後趙於319年建立,是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建立的政權,歷史上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暴君石虎,就是後趙的君主。那麼你知道後趙存亡了多少年呢?後趙一共存在了多少年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後趙存在了多少年
後趙(319年~351年)是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政權,共歷七帝,享國三十三年。
「襄國」,戰國時屬趙國地。劉曜初封石勒為「趙公」、「趙王」,蓋本於此。劉曜停「趙王」之授,石勒自號「趙王」,建立以「趙」為國號的政權,實源於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國名。「趙」號前加「後」字,稱「後趙」,為別於劉曜的「前趙」。以劉曜建「趙」在前,石勒稱「趙王」在後故也。崔鴻以「後趙錄」標目,記述其始末,而載入《十六國春秋》一書之中。
石趙,是後趙的別號。後趙為石勒所建,故在「趙」前冠以帝王姓氏,稱為「石趙」。《梁書·元帝紀》記載「執石趙而求璽,斬姚秦而取鍾」。其中「石趙」,即為「後趙」。「石趙」之稱,蓋有別於劉曜的「前趙」。
後趙的開國皇帝是誰
公元319年,石勒在襄國自稱趙王,史稱後趙。公元329年石勒滅前趙,次年稱大趙天王,不久登基稱帝。
石勒,本名匐勒,字世龍,羯族人。十六國時期後趙開國皇帝,石勒壯健雄武,善於騎射。永安年間,跟隨流民帥汲桑,投靠成都王司馬穎部將公師藩。
八王之亂後,投靠漢光文帝劉淵,平定河北和江漢地區,累遷幽并二州刺史,冊封汲郡公。重用謀臣張賓,以襄國為根據地,消滅王彌、幽州王浚、并州劉琨、冀州邵續、遼西段匹磾,佔據幽并冀三州之地。得知靳準發動平陽政變後,正式與漢趙決裂。
光初二年(319年),自稱大趙天王,建立後趙,定都襄國,平定關中地區,擒殺苟晞和曹嶷,滅亡前趙,南掠晉土,北侵代國,推動後趙成為北方地區最強的國家。
後趙有幾位皇帝
在後趙存在的33年之中,總共經歷了7位帝王。分別是石勒、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鑑、石祗。
其中石虎是十六國時期有名的暴君。在其統治期間,軍旅不息,眾役繁興,徵調頻仍,刑罰嚴酷。他有意「苦役晉人」,嚴重地破壞了農業生產,使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起義不斷發生。其中,梁犢起義規模最大。348年石虎殺太子石宣,把無辜的東宮衛士十餘萬人謫戍涼州,其中萬餘人於次年到達雍城(今陝西鳳翔南) 時,在高力督(石宣挑選身強力壯者守衛東宮,號「高力」,設置督將率領,稱高力督)梁犢領導下發動起義,各族人民紛紛參加。
義軍所向披靡,及至長安,眾已十萬,擊敗石苞,東出潼關,兩次大敗大司馬李農。石虎繼續派兵鎮壓,又利用氐族貴族苻洪和羌族貴族姚弋仲的武裝力量合兵進攻,梁犢兵敗犧牲。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動搖了後趙統治的根基。349年石虎病死,後趙內亂,諸子爭立,互相殘殺。
為什麼後趙存在時間這麼短
石勒滅掉前趙後,實力大增,其疆域覆蓋了除遼東、河西外的北方地區。石勒在位期間注重籠絡漢族、士族,減輕租賦,發展農業生產,推行儒家教育,社會呈現豐裕景象。東晉鹹和八年(333年)石勒去世,其從子石虎篡位,石虎的統治十分殘暴,大興土木,荒淫無度,致使後趙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東晉永和五年(349年),後趙爆發內亂,太子石宣被殺,東宮護衛都督梁犢聚眾起義,舉兵反抗,曾一度攻克長安,後被石虎調兵鎮壓,後趙政局混亂不堪。不久,石虎病逝,其子嗣為爭奪帝位再次爆發內亂。石虎的養孫冉閔於次年(350年)自立為帝,改國號魏,史稱冉魏,後趙就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