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的製作方法
2024-03-25 04:17:05
專利名稱: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試驗機上儲油的容器,特別是涉及一種試驗機上恆溫儲油的容器。
技術背景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機是將被檢驗的潤滑油注入設有圓錐滾子軸承的油盒中並恆溫65°C,該圓錐滾子軸承在該試驗機的加載和主軸驅動下連續轉動20小時或80小時後,測試該潤滑油的粘度損失。該油盒的結構入圖I所示,具有轉軸I、手動螺母2、上蓋3』、本體4』、密封圈5、圓錐滾子軸承6和熱電偶7。轉軸I的主體為大端在上的階梯型圓餅狀轉盤12,該轉盤12上表面的中央向上延伸出錐柄11,錐柄11根部設外螺紋段並配裝手動螺母2。手動螺母2的作用是一旦抵住試驗機的主軸10並繼續螺旋上升,就可以使轉軸I的錐柄11與試驗機的主軸10分離。內凹的本體4』中設置一個內凹的內襯40』。圓錐滾子軸承6的外圈62卡裝在內襯40』內腔42』的臺階上。該圓錐滾子軸承6的內圈61連接轉軸I下部的轉盤12。上蓋3』設在本體4』的上方,該上蓋3』的端面板31』中央留有一個過孔,以便轉軸I的錐柄11向上引出並與該試驗機的主軸10連接。上蓋3』的側壁32』設內螺紋33』與本體4』 口部41』的外螺紋411』螺合。設在內襯40』 口沿處的密封圈5與上蓋3』側壁32』內的臺階面接觸,使浸在圓錐滾子軸承6中的潤滑油不會外溢。為了實驗的過程中本體4』上內襯40』的內腔42』內的潤滑油保持65°C恆溫,本體4』與內襯40』之間設有複雜的迷宮式流道,並在上蓋3』上設置環形流道,以便將外部熱的流體引入該迷宮式流道和該環形流道,通過內襯40』和上蓋3』的側壁32』達到均熱的效果對潤滑油調溫;並在上蓋3』的側壁32』上設安裝孔34』,並安裝熱電偶7,為外部的溫度控制器提供油盒內潤滑油溫度的信號,該溫度控制器據此調整送入該迷宮式流道和該環形流道的流體溫度。構成迷宮式流道的方式為在內襯40』底部的下端面開有圖2所示的迷宮式凹槽401』,在內襯40』的側壁外周開有圖3所示的折返環槽402』和豎向槽403』。迷宮式凹槽401』的外側端頭連通折返環槽402』的下端頭,折返環槽402』的上端頭連通豎向槽403』的上端頭。內襯40』安放在本體4』的內腔中,本體4』底部的長盲孔43』連通迷宮式凹槽401』的中心,本體4』底部的短盲孔44』連通豎向槽403』的下端頭,形成複雜的迷宮式流道。構成環形流道的方式為上蓋3』的側壁32』上開有圖4所示的開口環槽36』。上蓋3』側壁32』上進孔35』連通開口環槽36』的一端,開口環槽36』的另一端連通上蓋3』側壁32』上的出孔37』。端面板31』扣在上蓋3』的側壁32』上,封閉開口環槽36』,形成環形流道。但是,這種油盒的本體4』與內襯40』的迷宮式流道結構,非常難於加工,使得其製作成本居高不下,使得試驗費用過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製作成本較低的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具有內凹的本體、帶有錐柄的轉軸、中央留有一個過孔的上蓋、圓錐滾子軸承和熱電偶;該本體的底部開有直孔並在該直孔中安裝電加熱棒;該本體的側壁開有貫穿到本體內腔的過孔,該熱電偶安裝在該過孔中並伸入該本體內腔。試驗前,在油盒本體內凹的內腔中注入被檢驗的潤滑油。將溫度控制器的信號輸入埠與熱電偶的輸出端相連接,將溫度控制器的控制輸出埠與電加熱棒的電源輸入端相連接。試驗時,利用溫度控制器採集熱電偶的輸出信號,並控制電加熱棒的電源輸入,使本體內腔中潤滑油保持65°C恆溫。開動試驗機並加載,其主軸帶動轉軸和被測圓錐滾子軸承的內圈轉動,直至試驗結束。本實用新型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只需在本體的底部開設直孔並安裝電加熱棒;該本體的側壁開設過孔並安裝熱電偶;配合現有的溫度控制器,就可以保證本體內腔中潤滑油保持65°c恆溫。相對於原有技術,由於將對潤滑油加熱的熱源由熱的流體改為電加熱棒,不需要在本體上加工複雜的迷宮式流道,及在上蓋上加工環形流道,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大大簡化並易於加工和實施,可有效地降低試驗費用;同時不需要外部的流體加熱和循環設備,溫度的控制精度也可提高。本實用新型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操作簡單、可靠。
圖I為現有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內襯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的內襯的側面展開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中的上蓋側壁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一個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一個實施例的結構,請參看圖5。該油盒具有轉軸I、手動螺母2、上蓋3、本體4、密封圈5、圓錐滾子軸承6、熱電偶7、電加熱棒8和塞頭9。轉軸I的主體為轉盤12,轉盤12呈大端在上的階梯型圓餅狀,該轉盤12上表面的中央向上延伸出錐柄11,錐柄11根部設外螺紋段112。轉軸I的外螺紋段112配裝手動螺母2。上蓋3呈倒扣的碗狀,其碗底的中央留有一個過孔31 ;該過孔31的直徑大於手動螺母2的外徑。上蓋3的內腔32呈大端在下的階梯形。上蓋3內腔32下部的內端壁開有環槽安裝密封圈5,該內腔32下部的內側壁設內螺紋33。本體4呈正放的碗狀,其口部41設有外螺紋411。本體4內凹的內腔42呈大端在上的階梯狀。本體4內腔42下部的側壁開有貫穿到本體4內腔42的過孔43,並在該過孔43中安裝熱電偶7,熱電偶7伸入本體4的內腔42中。本體4底部開有橫向的直孔44並在該直孔44中安裝電加熱棒8 ;該直孔44的另一端被塞頭9封堵住。圓錐滾子軸承6的外圈62卡裝在本體4的內腔42上部的環形臺階中,圓錐滾子軸承6的內圈61卡接在轉軸I的主體12下部。上蓋3扣合在本體4上,上蓋3開口處的內螺紋33與本體4 口部41的外螺紋411相螺合。上蓋3內腔32的內端面壓住圓錐滾子軸承6的外圈62,密封圈5封閉上蓋3內腔32內端面與本體4 口部端面之間的間隙。轉軸I的錐柄11穿過上蓋3的過孔31向上引出且錐柄11的圓錐面111與該試驗機的主軸10錐孔101插接在一起。試驗前,通過上蓋3的過孔31向本體4的內腔42中注入被檢驗的潤滑油。將溫度控制器的信號輸入埠與熱電偶7的輸出端相連接,將溫度控制器的控制輸出埠與電加熱棒8的電源輸入端相連接。試驗時,溫度控制器採集熱電偶7的輸出端信號,並控制電加熱棒8的電源輸入,使本體4內腔42中潤滑油保持65°C恆溫。開動試驗機,其主軸10帶動轉軸4和圓錐滾子軸承6的內圈61轉動,直至試驗結束。試驗後,用手轉動手動螺母2,使手動螺母2頂抵試驗機的主軸10,繼續轉動手動螺母2就可以使轉軸I的錐柄11與試驗機的主軸10分離。然後,就可從試驗機上取下本實施例,並傾倒出其中的潤滑油進行粘度損失的分析。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依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涵蓋的範圍。
權利要求1.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具有內凹的本體、帶有錐柄的轉軸、中央留有一個過孔的上蓋、圓錐滾子軸承和熱電偶;其特徵在於該本體的底部開有直孔並在該直孔中安 裝電加熱棒;該本體的側壁開有貫穿到本體內腔的過孔,該熱電偶安裝在該過孔中並伸入該本體內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涉及一種試驗機上儲油的容器。該油盒圓錐滾子軸承潤滑油剪切試驗油盒,具有內凹的本體、帶有錐柄的轉軸、中央留有一個過孔的上蓋、圓錐滾子軸承和熱電偶;該本體的底部開有直孔並在該直孔中安裝電加熱棒;該本體的側壁開有貫穿到本體內腔的過孔,該熱電偶安裝在該過孔中並伸入該本體內腔。它的結構大大簡化並易於加工和實施,製作成本低,可有效地降低試驗費用。
文檔編號G01N33/30GK202720225SQ2012204046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張國梁, 蘭宜彬, 陳東毅 申請人:廈門天機自動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