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板式混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4-03-09 10:42:1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板式混合器。
背景技術:
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是現有技術中常用的一種內燃機廢氣處理方法,是指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利用還原劑(如NH3、液氨、尿素)來「有選擇性」地與煙氣中的NOx反應並生成無毒無汙染的N2和H2O。
採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法處理內燃機尾氣的關鍵在於在儘量降低煙氣壓力損失的基礎上保證還原劑和NOx的充分混合。現有技術中採用選擇性還原法的混合器存在容易在管道和旋葉片上形成結晶的問題,而在管道和旋葉片上形成的結晶容易降低還原劑與煙氣之間的混合的均勻度,從而降低了廢氣處理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板式混合器,用於降低在廢氣處理過程中形成結晶的風險。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板式混合器,包括混合器架和若干的基板,所述混合器架呈圓柱環形,所述各基板相互平行,所述各基板分別與所述混合器架的軸線平行,每個所述基板上各設有若干的板孔,每個板孔的後側各設有前導流板,所述前導流板與對應的板孔的橫截面的夾角為銳角,每個所述基板的後端各設有若干的後導流板;
位於同一基板中,各後導流板分別相對於所述基板傾斜設置,任意兩個相鄰的兩個後導流板的傾斜方向相反。
進一步地,位於上一層的所述基板下側的後導流板在所述基板的法平面上的投影與位於下一層的所述基板上側的後導流板在所述基板的法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進一步地,各所述後導流板分別呈前端寬後端窄的等腰梯形結構。
進一步地,各所述後導流板的後端分別設有圓角。
進一步地,各所述基板的前端分別呈圓弧形。
進一步地,各所述板孔分別呈矩形,各所述前導流板分別呈矩形。
進一步地,各所述基板等間距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本實用新型處理廢氣的過程中,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既可以增大廢氣與還原劑的混合物與本實用新型之間的接觸面積,保證廢氣和還原劑之間充分均勻的混合,提高廢氣處理的效率。同時,基板、板孔、前導流板和後導流板的結構相互配合,在提高廢氣處理效率的同時可以降低形成結晶的風險,從而進一步保證本實用新型的正常工作。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基板、前導流板和後導流板均採用板狀結構,易於加工,降低了生產本實用新型的成本。
2、位於上一層的所述基板下側的後導流板在所述基板的法平面上的投影與位於下一層的所述基板上側的後導流板在所述基板的法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這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廢氣和還原劑混合的均勻程度,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3、各所述後導流板分別呈前端寬後端窄的等腰梯形結構,這可以進一步地降低本實用新型在工作過程中形成結晶的風險,進一步地保證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性能。
4、各所述後導流板的後端分別設有圓角。一是用於保證氣流均勻,進一步提高廢氣和還原劑的混混合程度,二是可以降低各後導流板後端形成結晶的風險。
5、各所述基板的前端分別呈圓弧形。這可以降低各基板前端形成結晶的風險。
6、各所述基板等間距均勻分布。進一步地提高廢氣和還原劑混合的均勻程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向視圖;
圖3圖2的B-B剖面視圖;
圖4為圖2的C-C剖面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示意圖;
圖6為圖5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3第三基板,31第一後導流板,32第二後導流板,33板孔,34前導流板,35圓角,36基板的前端,4第四基板,41第三後導流板,42第四後導流板,5第五基板,6第六基板,7混合器架,8前排氣管,81中間排氣管,82噴嘴,83後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為了方便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描述,定義廢氣沿從前至後的方向流動,各技術特徵的前後位置關係是相對於廢氣的流動方向來進行定義的。
為了方便描述,在以下的描述中將一種板式混合器簡稱為混合器。
如圖1和圖2所述,本實施例中設有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第三基板3、第四基板4、第五基板5和第六基板6共計六塊基板,基板的前端36呈圓弧形。為了方便描述,定義第一基板1相對於第二基板2而言所在的位置為上,定義第二基板2相對於第一基板1而言所在的位置為下,本實用新型中的「上」和「下」僅是為了方便描述。各基板分別連接在混合器架7中,混合器架7呈圓柱環形,各基板相互平行,各基板分別與所述混合器架的軸線平行,各基板等間距均勻分布。在實際應用中,基板的具體數量根據混合器架7的內徑的大小來確定。
如圖1至圖4所示,每個基板上各設有若干的板孔33,每個板孔的後側各設有前導流板34,各板孔分別呈矩形,各前導流板分別呈矩形。前導流板34與對應的板孔33的橫截面的夾角為銳角。每個基板的後端各設有若干的後導流板,各後導流板分別呈前端寬後端窄的等腰梯形結構,各後導流板的後端分別設有圓角35。位於同一基板中,各後導流板分別相對於基板傾斜設置,任意兩個相鄰的兩個後導流板的傾斜方向相反。以位於第三基板3上的其中兩個相鄰的後導流板第一後導流板31和第二後導流板32為例,第一後導流板31和第二後導流板32分別相對於第三基板3傾斜設置,第一後導流板31和第二後導流板32的傾斜方向相反,第一後導流板31朝向第三基板3的上側傾斜,第二後導流板32朝向第三基板3的下側傾斜。
如圖1至圖4所示,位於上一層的所述基板下側的後導流板在基板的法平面上的投影與位於下一層的基板上側的後導流板在所述基板的法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以位於第三基板3上的第一後導流板31和第二後導流板32與位於第四基板4上的其中兩個相鄰的後導流板第三後導流板41和第四後導流板42為例,第三基板3位於第四基板4的上一層,第四基板4位於第三基板3的下一層,第二後導流板32位於第三基板3的下側,第三後導流板41位於第四基板4的上側,第二後導流板32在基板的法平面上的投影與第三後導流板41在基板的法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如圖1至圖6所示,在使用本實用新型處理廢氣的時候,將混合器架7安裝到中間排氣管81的內腔中,中間排氣管的前端與前排氣管8連通,前排氣管用於連接發動機,中間排氣管81的後端與後排氣管83連通,廢氣的流動方向是從前排氣管流向後排氣管,混合器在安裝的時候,要保證前導流板位於後導流板的前側。中間排氣管在位於混合器架7前側的位置處設有噴嘴82,噴嘴82用於將還原劑噴向混合器。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處理廢氣的過程中,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既可以增大廢氣與還原劑的混合物與本實用新型之間的接觸面積,保證廢氣和還原劑之間充分均勻的混合,提高廢氣處理的效率。同時,基板、板孔、前導流板和後導流板的結構相互配合,在提高廢氣處理效率的同時可以降低形成結晶的風險,從而進一步保證本實用新型的正常工作。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基板、前導流板和後導流板均採用板狀結構,易於加工,降低了生產本實用新型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