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型回復反射器的製作方法
2024-03-21 15:36:05 1
專利名稱:穩定型回復反射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光警示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回復反射器。
背景技術:
回復反射器主要運用於自行車、摩託車、汽車的後燈側燈及高速公路等交通安全警示標誌,其主要原理是光線照射到回復反射器的反光片上,反光片的內側設置很多三稜鏡狀的凸起陣列,光線經過三稜鏡陣列的折射後返回,形成無源反光效果,從而對周圍的行人、車輛等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減小夜間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然而現在的回覆反射器通常都是通過螺釘把回復反射器連接在母體零部件(例如汽車保險槓等)上,該種連接安裝不方便、拆卸更換回復反射器也不方便,同時也不夠美觀。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2728083U,授權公告日2013年2月13日,公開了一種回復反射器總成,包括反射器、反射器安裝板、反射器襯墊,反射器與反射器襯墊之間通過焊接固定在一起,反射器襯墊通過螺釘與反射器安裝板連接。該種回復反射器總成,反射器襯墊通過螺釘與反射器安裝板連接, 可避免手工塗膠不穩定,粘接不牢固的問題。其不足之處是該種通過螺栓與反射器安裝板連接,安裝時需要在反射器安裝板上鑽孔,然後擰入螺栓,連接不方便,回復反射器的反射面上露出螺栓,嚴重影響整車的美觀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回覆反射器與母體零部件之間螺栓連接,安裝、拆卸比較繁瑣不方便,同時影響整體美觀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安裝、拆卸更加方便,整體更加美觀的穩定型回復反射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種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包括反光片和反光片固定板,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的內側面上分別設有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所述的右卡鉤包括卡鉤本體,所述的卡鉤本體的外端呈楔形,卡鉤本體的內側設有防脫鉤。安裝的時候把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的頭部分別插入母體零件對應的連接孔處,然後把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一起按入母體零件的連接孔內,此時左卡扣和中卡扣卡住連接孔的內端,同時右卡鉤的頭部完全伸入對應的連接孔內,防脫鉤倒鉤住母體零件的連接孔,從而保證回復反射器在前後左右四個方向都不會發生移動,連接更加穩定、可靠,拆卸的時候從正面下壓,然後從正面取出,安裝、拆卸都非常方便,整體也十分美觀。作為優選,所述的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與反光片固定板的連接處分別設有變形校正塊,所述的變形校正塊呈U形,所述的變形校正塊的U形開口端與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連接,所述的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的內端分別與對應的變形校正塊的U形外底部連接。因為反光片固定板上有多個卡接點,因此要求反光片固定板在成型的時候精度要求較高,這樣會提高製造成本,而變形校正塊具有一定的彈性形變能力,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扣通過變形校正塊與反光片固定板連接,安裝的時候,具有微調校正的作用,即使左卡扣、中卡扣或者右卡鉤與母體零件的連接孔處存在偏差,也能穩定可靠的卡接在一起,降低安裝精度要求,降低成本。作為優選,所述的變形校正塊與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為一體式結構。變形校正塊與反光片固定板一體注塑成型製成,變形校正塊產生變形的時候在連接處產生較大的剪切作用力,而一體式結構的連接處非常穩定可靠,從而保證變形校正塊不容易損壞、失效。作為優選,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的外側面的上下兩端設有焊接凹槽,所述的反光片的內側面的上下兩端設有與焊接凹槽對應的焊接引腳。反光片上的焊接引腳通過超聲波焊接的方法焊接在焊接凹槽內,焊接凹槽能防止焊接渣延伸到回復反射器的側面而影響整體美觀和安裝精度。作為優選,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的中間部位設有透氣孔。因為反光片通過超聲波焊接在反光片固定板上,因此在反光片和反光片固定板之間形成一個密封的空腔,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會導致反光片和反光片固定板產生變形,而透氣孔能保持密封的空腔與外界貫通,能有效的防止熱脹冷縮而導致的回覆反射器變形。作為優選,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的內側面上與透氣孔的對應處設有透氣膜。透氣膜能透氣,但是水和油汙無法透過透氣膜,從而保持反光片的內側面的乾淨,保證對外界光線的正常折射。作為優選,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的內側面的周圍設有若干個支撐塊。回復反射器安裝在母體零件上的時候,反光片固定板的內側面與母體零件的安裝表面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而支撐塊的外端剛好與母體零件的安裝表面接觸,起到支撐的作用,增強回復反射器的抗壓能力。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安裝、拆卸非常方便,定位穩定,整體更加美觀的有益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具有能防止熱脹冷縮而導致整體變形,從而保證安裝精度和使用性能穩定可靠的有益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A-A處剖視圖。圖中:反光片I反光片固定板2左卡扣3中卡扣4右卡鉤5卡鉤本體6防脫鉤7變形校正塊8焊接凹槽9焊接引腳10透氣孔11透氣膜12支撐塊1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包括反光片I和反光片固定板2,反光片和反光片固定板都是由塑料製成,反光片固定板2的內側面上分別設有左卡扣3、中卡扣4和右卡鉤5,右卡鉤5包括卡鉤本體6,卡鉤本體6的外端呈楔形,卡鉤本體6的內側設有防脫鉤7,防脫鉤和卡鉤本體為一體式結構,左卡扣3、中卡扣4和右卡鉤5與反光片固定板2的連接處分別設有變形校正塊8,變形校正塊8呈U形,變形校正塊8的U形開口端與反光片固定板2連接,左卡扣3、中卡扣4和右卡鉤5的內端分別與對應的變形校正塊8的U形外底部連接,本實施例中,變形校正塊8與反光片固定板2為一體式結構,變形校正塊與反光片固定板一體注塑成型製成,變形校正塊產生形變的時候在連接處產生較大的剪切作用力,而一體式結構的連接處非常穩定可靠,從而保證變形校正塊不容易損壞、失效;如圖3所示,反光片固定板2的外側面的上下兩端設有焊接凹槽9,反光片I的內側面的上下兩端設有與焊接凹槽9對應的焊接引腳10,反光片上的焊接引腳通過超聲波焊接的方法焊接在焊接凹槽內,焊接凹槽能防止焊接渣延伸到回復反射器的側面而影響整體美觀和安裝精度,焊接引腳的頭部寬度自內端向外端逐漸減小,這樣超聲波焊接的時候,焊接能量比較集中,焊接時間短,焊接效率高;反光片固定板2的中間部位設有透氣孔11,反光片固定板
2的內側面上與透氣孔11的對應處設有透氣膜12,因為反光片通過超聲波焊接在反光片固定板上,因此在反光片和反光片固定板之間形成一個密封的空腔,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會導致反光片和反光片固定板產生變形,而透氣孔能保持密封的空腔與外界貫通,能有效的防止熱脹冷縮而導致的回覆反射器變形,透氣膜能透氣,但是水和油汙無法透過透氣膜,從而保持反光片的內側面的乾淨,保證對外界光線的正常折射;反光片固定板2的內側面的周圍設有若干個支撐塊13,回復反射器安裝在母體零件上的時候,反光片固定板的內側面與母體零件的安裝表面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而支撐塊的外端剛好與母體零件的安裝表面接觸,起到支撐的作用,增強回復反射器的抗壓能力。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法如下:先通過超聲波焊接把反光片焊接到反光片固定板上,然後把反光片固定板上的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分別對準母體零件上對應的連接孔處,把整個回復反射器向內推,變形校正塊能自動調節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與連接孔之間的安裝精度偏差,待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都完全卡入連接孔內後,右卡鉤上的防脫鉤鉤住連接孔,從而保證回復反射器在前後左右四個方位都不能移動,連接非常穩定。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安裝、拆卸非常方便,連接穩定可靠,整體更加美觀的有益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具有能防止熱脹冷縮而導致整體變形,從而保證安裝精度和使用性能穩定可靠的有益效果 。
權利要求1.一種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包括反光片(I)和反光片固定板(2),其特徵是,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2)的內側面上分別設有左卡扣(3)、中卡扣(4)和右卡鉤(5),所述的右卡鉤(5)包括卡鉤本體(6),所述的卡鉤本體(6)的外端呈楔形,卡鉤本體(6)的內側設有防脫鉤(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左卡扣(3)、中卡扣(4)和右卡鉤(5)與反光片固定板(2)的連接處分別設有變形校正塊(8),所述的變形校正塊(8)呈U形,所述的變形校正塊(8)的U形開口端與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2)連接,所述的左卡扣(3)、中卡扣(4)和右卡鉤(5)的內端分別與對應的變形校正塊(8)的U形外底部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變形校正塊(8)與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2)為一體式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2)的外側面的上下兩端設有焊接凹槽(9),所述的反光片(I)的內側面的上下兩端設有與焊接凹槽(9)對應的焊接引腳(1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2)的中間部位設有透氣孔(1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2)的內側面上與透氣孔(11)的對應處設有透氣膜(12)。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反光片固定板(2)的內側面的周圍設有若干個支撐塊(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穩定型回復反射器,包括反光片和反光片固定板,反光片固定板的內側面上分別設有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右卡鉤包括卡鉤本體,卡鉤本體的外端呈楔形,卡鉤本體的內側設有防脫鉤。安裝時把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的頭部分別插入母體零件對應的連接孔處,然後把左卡扣、中卡扣和右卡鉤一起按入母體零件的連接孔內,左卡扣和中卡扣卡住連接孔的內端定位,防脫鉤倒鉤住母體零件的連接孔,從而保證回復反射器在前後左右四個方向都不會移動,也不會脫落。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安裝、拆卸非常方便,定位穩定,整體更加美觀的有益效果。
文檔編號B62J6/20GK203142863SQ20132010605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8日
發明者於鶴建, 李桂正, 何栩鋒, 吳小飛, 孫建飛, 劉良君 申請人:寧波永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