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井改設自流井並實施封井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1 17:34:05 4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流降水井封堵改裝設備領域,尤其涉及深水井改設自流井並實施封井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深基坑降水多採用降水井進行降水,尤其在沿海地區,水位較高,降水工作是基坑施工的一個重要環節。深基坑開挖完成後,可封閉部分降水井,對於出水量較大,存在自溢情況的降水井,常規封井實施困難,且對基坑坑底施工環境影響較大,封井效果不易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深水井改設自流井並實施封井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降水井、洩水孔、注漿孔、井蓋、上止水板、下止水板、封井套、封堵材料、基礎底板、引流管、注漿管,所述基礎底板內側設置有降水井,所述降水井上側設置有井蓋,所述井蓋內側設置有洩水孔,所述洩水孔上側安裝有引流管,所述井蓋內側設置有注漿孔,所述注漿孔上側安裝有注漿管,所述注漿孔位於洩水孔側方,所述降水井內側設置有封井套,所述封井套上側設置有上止水板,所述封井套下側設置有下止水板,所述降水井底部填充有封堵材料,所述井蓋標高低於基礎底板,所述封堵材料位於基礎底板下方,所述注漿孔孔底高度低於洩水孔孔底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對傳統的深水井改設自流井並實施封井的裝置進行了改進,在需保留的降水井中下設置封井套,在封井套上側、下側分別設置上止水板、下止水板,上止水板、下止水板是鋼板焊於套管上用來防止滲漏的環板,其原理就是加數倍的延長水滲浸的路徑,大大增加了滲浸阻力來達到抗滲目的,上止水板、下止水板有效止水半徑不小於100毫米;在井蓋內側設置洩水孔、注漿孔,注漿材料可沿注漿管從注漿孔注入,洩水孔引出溢出井口的地下水,注漿孔孔底高度低於洩水孔孔底高度,本實用新型可保證封堵材料有效到達井中,保證封井效果,溢出的地下水可經引流管排出,不影響現場施工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圖2所示,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降水井-1、洩水孔-2、注漿孔-3、井蓋-4、上止水板-5、下止水板-6、封井套-7、封堵材料-8、基礎底板-9、引流管-10、注漿管-11。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為深水井改設自流井並實施封井的裝置,包括降水井1、洩水孔2、注漿孔3、井蓋4、上止水板5、下止水板6、封井套7、封堵材料8、基礎底板9、引流管10、注漿管11,基礎底板9內側設置降水井1,降水井1上側設置井蓋4,井蓋4內側設置洩水孔2,洩水孔2上側安裝引流管10,井蓋4內側設置注漿孔3,注漿孔3上側安裝注漿管11,注漿孔3位於洩水孔2側方,降水井1內側設置封井套7,封井套7上側設置上止水板5,封井套7下側設置下止水板6,降水井1底部填充封堵材料8,井蓋4標高低於基礎底板9,封堵材料8位於基礎底板9下方,注漿孔3孔底高度低於洩水孔2孔底高度。
實施例2
封井前,往降水井1中投入封堵材料8,填充至基礎底板9下方,在需要保留的降水井1下側設置封井套7,安裝好井蓋4,洩水孔2連接引流管10,注漿孔3連接注漿管11,封井時,注漿材料沿注漿管11經過注漿孔3進入降水井1,注漿材料下沉,降水井1中地下水空間減少,沿洩水孔2溢出,經過引流管10,排到不影響施工區域。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