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肉雞用發酵銀杏葉粉‑玉米秸稈複合生物飼料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4-04 20:52:05 1
本發明涉及飼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肉雞用發酵銀杏葉粉-玉米秸稈複合生物飼料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農作物秸稈產量高,大部分未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資源浪費嚴重,直接焚燒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對其進行處理加工後,可以製備飼料,得到合理充分的運用,緩解了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
張曉謙在其碩士學位論文《一種新型秸稈生物飼料的製備》一文中,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秸稈飼料預處理,結果表明用1%稀氫氧化鈉、120℃時進行處理的效果最好;對預處理後的秸稈進行酶解試驗,利用纖維素酶和木聚糖酶複合酶對秸稈進行轉化,確定最佳酶解條件為溫度50℃,ph7,酶加入量25u/g,固液比1:10,搖床轉速140rpm,酶解效率最優,此時還原糖產量為0.33g(1g秸稈原料)。但是存在轉化率低、營養單一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高溫蒸煮的預處理方法破壞了玉米秸稈的細胞壁結構,明顯提高了玉米秸稈的酶解效果;再用稀naoh溶液對其進行浸泡處理,改變了玉米秸稈組分含量及晶體結構,有利於後續的酶解試驗。利用木聚糖酶對秸稈進行轉化,轉化後得還原糖、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採用先酶解後發酵的方法,提高了蛋白含量,製備了複合秸稈飼料。銀杏葉富含胺基酸、多糖、微量元素等多種活性物質,影響到動物機體的代謝,具有促生長、防病抗病的作用,以銀杏葉粉為發酵基質,以地衣芽孢桿菌為發酵菌種,進行發酵;在肉雞飼料中添加銀杏葉粉發酵物,可改善肉雞的飼料效率,改善肉雞的嫩度及抗氧化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肉雞用發酵銀杏葉粉-玉米秸稈複合生物飼料的製備方法,依照該工藝製備的飼料蛋白含量高,可改善肉雞的飼料效率、嫩度及抗氧化功能。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銀杏葉粉20-30,玉米秸稈25-35,硫酸銨3-6,酵母粉2-5,產肌假絲酵母6-10,蛋白腖4-8,nacl2-3,地衣芽孢桿菌5-9,木聚糖酶、naoh溶液、葡萄糖溶液、檸檬酸緩衝液、蒸餾水適量。
一種肉雞用發酵銀杏葉粉-玉米秸稈複合生物飼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以下步驟進行:
a.將玉米秸稈切斷,投入粉碎機中粉碎,過40-100目篩後,在170-190℃的
高溫蒸煮罐中蒸煮1-2h,再按固液比1:10-15加入naoh溶液,於90-130℃下浸泡處理1-2h後,用蒸餾水洗滌3-5次,所得樣品在60-80℃烘乾,待用;
b.將a中所得物料與硫酸銨、酵母粉混合球磨1-2h後,1:15-20加入到ph為4-5的檸檬酸緩衝液中,在120-130℃滅菌處理20-40min,冷卻後1:10-15加入木聚糖酶,調ph為中性、在50-60℃下酶解反應10-15h後,加入產肌假絲酵母,常溫下發酵5-10h,得降解玉米秸稈;
c.向蛋白腖中1:5:20-30加入nacl、蒸餾水,攪拌均勻,升溫至120-130℃滅菌20-50min後,加入地衣芽孢桿菌,30-40℃下振蕩培養1-2d;
d.將銀杏葉粉研磨粉碎,過60-80目篩後,加入葡萄糖溶液,攪拌均勻,120-130℃滅菌1-2h,加入c中所得物料,發酵時間1-3d後,與b中所得物料混勻後,噴曬適量蒸餾水,送入顆粒飼料機經調質、造粒,再乾燥、冷卻,製成顆粒飼料。
其中,步驟a中naoh溶液的濃度為1-2%;步驟d中葡萄糖溶液濃度為1-3%,當水分添加量為15-25%時,玉米秸稈顆粒飼料成型率較好。
本發明的反應機理如下:
(1)通過高溫蒸煮的預處理方法破壞了玉米秸稈的細胞壁結構,明顯提高了玉米秸稈的酶解效果;再用稀naoh溶液對其進行浸泡處理,改變了玉米秸稈的組分含量及晶體結構,有利於後續酶解試驗的進行。
(2)利用木聚糖酶對秸稈進行轉化,轉化後得還原糖、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採用先酶解後發酵的方法,提高了蛋白含量,製備了複合秸稈飼料。
(3)銀杏葉富含胺基酸、多糖、微量元素等多種活性物質,影響到動物機體的代謝,具有促生長、防病抗病的作用,以銀杏葉粉為發酵基質,以地衣芽孢桿菌為發酵菌種,進行發酵;在肉雞飼料中添加銀杏葉粉發酵物,可改善肉雞的飼料效率,改善肉雞的嫩度及抗氧化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
一種肉雞用發酵銀杏葉粉-玉米秸稈複合生物飼料,由下述重量份(g)的原料製得:
銀杏葉粉30,玉米秸稈35,硫酸銨6,酵母粉5,產肌假絲酵母10,蛋白腖8,nacl3,地衣芽孢桿菌9,木聚糖酶、naoh溶液、葡萄糖溶液、檸檬酸緩衝液、蒸餾水適量。
一種肉雞用發酵銀杏葉粉-玉米秸稈複合生物飼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以下步驟進行:
a.將玉米秸稈切斷,投入粉碎機中粉碎,過60目篩後,在170-180℃的高溫蒸煮罐中蒸煮2h,再按固液比1:15加入naoh溶液,於110-120℃下浸泡處理2h後,用蒸餾水洗滌3次,所得樣品在60-70℃烘乾,待用;
b.將a中所得物料與硫酸銨、酵母粉混合球磨1h後,1:20加入到ph為4-5的檸檬酸緩衝液中,在120-130℃滅菌處理30min,冷卻後1:15加入木聚糖酶,調ph為中性、在50-60℃下酶解反應10h後,加入產肌假絲酵母,常溫下發酵10h,得降解玉米秸稈;
c.向蛋白腖中1:5:30加入nacl、蒸餾水,攪拌均勻,升溫至120-130℃滅菌30min後,加入地衣芽孢桿菌,30-40℃下振蕩培養1d;
d.將銀杏葉粉研磨粉碎,過60-80目篩後,加入葡萄糖溶液,攪拌均勻,120-130℃滅菌1h,加入c中所得物料,發酵時間2d後,與b中所得物料混勻後,噴曬適量蒸餾水,送入顆粒飼料機經調質、造粒,再乾燥、冷卻,製成顆粒飼料。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肉雞用發酵銀杏葉粉‑玉米秸稈複合生物飼料,及其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以銀杏葉粉、玉米秸稈、硫酸銨、酵母粉、產肌假絲酵母、蛋白腖、NaCl、地衣芽孢桿菌、木聚糖酶、葡萄糖溶液、檸檬酸緩衝液等為原料。本發明通過高溫蒸煮的預處理方法破壞了玉米秸稈的細胞壁結構,明顯提高了玉米秸稈的酶解效果;再用稀NaOH溶液對其進行浸泡處理,改變了玉米秸稈組分含量及晶體結構,有利於後續的酶解試驗。利用木聚糖酶對秸稈進行轉化,轉化後得還原糖、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採用先酶解後發酵的方法,提高了蛋白含量。在肉雞飼料中添加銀杏葉粉發酵物,可改善肉雞的飼料效率,改善肉雞的嫩度及抗氧化功能。
技術研發人員:邵愛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邵愛珍
技術研發日:2017.03.22
技術公布日: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