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聊齋故事之鬼妾

2024-04-05 01:19:06 1

    吳遠站在倒塌的戲園前,望著面前的殘垣斷壁,一片廢墟,後怕不已。若非自己命不該絕,怕是也要葬身於這瓦礫之下了。
    吳遠是一富紳,家財萬貫,無其他喜好,唯愛聽戲,昨日本打算來此戲園聽戲,不料一好友忽然到訪,是以未能前來。今早得知戲園昨天忽然倒塌,砸死多人的消息後,驚出一身冷汗,前來觀看,果然如此,戲園已成一片廢墟。
    吳遠嘆息,今後怕是沒有聽戲的地了,剛想離去,忽然看到廢墟旁有一女子,正小聲啜泣,吳遠見那女子容貌秀麗,長得明豔動人,便上前詢問女子為何在此哭泣,女子對吳遠說自己是遠道而來投奔親戚的,親戚本在戲園中唱戲為生,如今戲園倒塌,親戚也生死未卜,自己一人在這陌生之地無依無靠,走投無路,心中悲涼,故在此哭泣。
    吳遠聽後,望著女子姣好的面容,心生歹念,便言語哄騙那女子,讓其隨自己回家,女子擦了擦眼淚,並未推辭,說道:「小女一人在外無依無靠,若遭遇到歹人,免不了被拐賣欺凌,若得官人收留,自是感激不盡。」
    吳遠見女子同意,欣喜不已,帶女子歸家。
    吳遠已有妻室,那女子來後未過多久,便被吳遠納為小妾,頗為寵幸,常買一些珠寶首飾給她,如此過了半載有餘,吳遠漸漸感覺身體大不如從前,精神萎靡不振,稍感風寒,便會患病,吳遠只當自己年紀大了,也未曾在意。
    一日,一朋友前來拜訪,這位朋友是吳遠小時的摯友,只是後來他上山學道,歸隱山林,便從此斷了聯繫,如今兩人已是多年未見,吳遠見到好友後,很是欣喜,在家中設宴款待,又讓自己的小妾在旁斟酒伺候,兩人一直飲到深夜,方才盡興,天色已晚,那朋友便留宿在吳遠家中。
    第二日,吳遠的朋友偷偷問吳遠那小妾的來歷,吳遠如實相告,朋友說到:「我昨日見她每當站在蠟燭旁,燭火便會搖曳不定,忽明忽暗,這是陰氣侵襲燭火所致,我懷疑你那小妾不是人,便認真觀察她,發覺她身上的陽氣非常微弱,完全不像是活人的樣子,反而更像是鬼怪。」
    吳遠聽後,想起自從那妾進了家門,自己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認定小妾是鬼怪無疑,很是害怕,問朋友應該怎麼辦,朋友說到:「你莫要擔心,我給你寫一張符咒,深夜之時,趁她熟睡,貼在她額頭上,便可降服她。」
    吳遠這才安下心來,給朋友找來了硃砂筆和黃紙,朋友寫完符咒,遞與吳遠,吳遠將符咒藏在懷中。
    當天深夜,吳遠待枕邊的小妾熟睡,便按照朋友的叮囑,將符咒貼在小妾額頭上,卻不料那小妾陡然驚醒過來,將額頭上的符咒揭下,丟在地上,怒目望著吳遠,面目猙獰,說道:「枉我委身於你這麼久,你竟然不信任我,把我當做鬼怪,竟要用符咒害我。」
    吳遠被嚇得魂飛魄散,很是驚恐,急忙辯解,謊稱受人愚弄,要她原諒自己,心中卻更加認定她不是人,本以為她要害自己,卻沒想到過了一會,那小妾當做什麼都沒發生一般,又躺下睡了。
    吳遠一夜未眠,心驚膽戰,卻不敢輕舉妄動,第二日天剛蒙蒙亮,便起身找到朋友,給他講述了昨夜發生的事情,那朋友面色凝重,說道:「普通的符咒已經降服不了她了,她與你在一起太久,吸你陽氣,已然成了氣候。」
    吳遠十分驚恐,問朋友該如何是好,那朋友又讓吳遠找來一張黃紙,咬破自己的手指,用血在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咒語,叮囑吳遠說道:「今日夜裡,你再待她睡熟了,將這張符咒放在她嘴裡,這樣她就必死無疑了。」
    吳遠接過那符咒,臉上顯出為難的神色,欲言又止,朋友知道他心生怯懦,於是說道;「今日夜裡我就守在窗外,你若有什麼事,喊我便可。」吳遠聽後,才放下心來。
    當天夜裡,小妾好似有了警覺,一直在房中縫補衣服,遲遲不睡,吳遠與小妾共處一室,心中恐懼,如坐針氈,等到三更時分,小妾終於撐不住,放下衣服,躺在吳遠身旁沉沉睡去。
    吳遠小心翼翼的起身,招呼早已守候在窗外的朋友進到屋裡,那朋友來到小妾身旁,猛的掰開她的嘴,吳遠匆忙將手中的符咒塞進她嘴裡。
    只聽那小妾一聲悽厲的慘叫,從床上跌落下來,在地上不斷翻滾,痛苦掙扎,過了一會,竟化做一股煙消失不見了。朋友說鬼怪已經除去,吳遠長舒一口氣。
    幾日之後,有官差找到了吳遠,說懷疑他用妖術殺害臨縣一員外的小妾,告訴他說那員外半年前帶著小妾來本縣看戲,戲園忽然倒塌,員外當場死亡,小妾被人救出後,一直昏迷不醒,前幾日病危之時,忽然坐起來大喊說盂縣吳遠殺我,而後從口中吐出一張符咒便死了,她家中人懷疑有人做法害她,便到府衙告狀。
    吳遠聽後忙大呼冤枉,在府衙中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和盤託出,又找到修道的那位朋友作證,終於擺脫了牢獄之災,那朋友告訴吳遠,員外的小妾應該是被倒塌的戲院砸成重傷,傷勢過重,陽氣散盡,魂魄離身,卻又不甘入幽冥轉世輪迴,於是便妄想吸食吳遠的陽氣以還陽,卻終未能得逞。
    吳遠經此一劫,大病一場,險些送命,此後再未做過虧心之事。

同类文章
鬼火鳴冤

鬼火鳴冤

    清嘉慶年間建安縣靠山莊有個叫張發的人,生得高大又性情暴躁。這年初冬的一天,張發與一個叫王全的人發生口角,三兩個回合便把王全打倒在地,王全當場氣絕身亡。在場的人急忙報告了地保,地保將張發綁縛命人看管。當時天色已晚,地保又派了兩名鄉丁看守屍體.然後親自去縣衙報案。    第二天上午,知縣

懶鬼告狀

    魯西南某地有個叫張三的懶人,冬怕雪夏怕熱,秋有蚊蟲春太溼。讓他出門幹活,他就從額角頭一直疼到腳趾頭。說來也難怪,張三的父母中年得子,溺愛嬌寵,寵得兒子三歲懶學坐,五歲懶學走,到如今只曉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日月如梭,轉眼張三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到了二十五歲,而張三的父母終年勞累,

聊齋故事:義母

    新昌縣有個向陽村,村裡住著一對母子,兒子名叫劉廣,母親姓覃。    這天天才亮,十三歲的劉廣還在睡覺,母親覃氏就把他叫了起來,塞了把柴刀給劉廣,說是已經替劉廣在學堂請好假了,讓他去山上砍柴。    劉廣揉了揉眼睛,奇怪道:「我前兩天才去砍了柴,家裡就沒有柴燒了嗎?」    「只怕過幾天要下雨

聊齋故事:夢奸

    馬三是新橋村才上任的更夫。    開始馬三怎麼都不肯答應做更夫。    村長好話都說盡了,還答應每個月多給馬三兩百個銅板,馬三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馬三二十歲,爹娘都去世了,還沒娶媳婦,膽子非常大,經常半夜到有錢人家的墳頭去偷祭品吃,可以說是最適合做更夫的人。    馬三不肯做更夫,是因

時醫

    清雍正年間,浙江嘉興有一個叫魏江的大夫,平日走街串巷四處行醫,醫術也還馬馬虎虎說得過去,象頭痛風寒之類的小病吃了他的藥時而頗有靈驗,不僅如此,他在家中還開有一個藥房,如此看病抓藥都很方便。當時嘉興府的知府有一個芳齡十二的寶貝女兒,偶因受涼染了風寒,請了幾個大夫都不見效。因為府上有個小

民間山野怪談之水精

    據唐《傳奇》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有個叫周邯的士子,他生性豪放豁達,交友甚廣。    一日,周邯見一彝人牽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集市上販賣,便上前詢問。彝人說少年水性極佳,踏浪而行如履平地,潛入水中一天都不用浮出換氣,四川的河流、湖泊、深潭都被他潛了個遍,只因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才

民間山野怪談之半邊塔

    相傳,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尚和村,原本是豐饒的魚米之鄉,可到了萬曆年間,卻頻生怪事,一到晚上,村子就被愁雲慘霧籠罩,時常妖風四起,飛沙走石,動不動就有百姓和過往客商神秘失蹤。    一時流言四起,民生凋敝。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請官府來調查,也調查不出什麼結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民間志怪故事之雞異

    故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    江西的一個地方發生了一場特大瘟疫,有一個村莊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著的人跑得動的都逃命去了。嶽老漢一家祖孫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僅剩下嶽老漢和一個8歲大的孫女小玉。嶽老漢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經不起折騰,就和孫女小玉留在村裡住了下來。昔日一個人口鼎盛的大村

三連墳

    天門和京山交界的地方,有個灣子叫三連墳灣。在灣子的東頭,有座三個墳包連在一起的墳墓。每年的清明,全灣的人都要到這座三連墳前燒紙拜祭,據說這個習俗在當地已延續了好幾十年。關於三連墳的來歷,在那一帶曾流傳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20世紀20年代,竟陵龐家灣有個姓龐的漢子,是遠近聞名的殺

奪命翡翠壺

    陳州有個鐵匠叫徐鐵崖,這年他突染重病,自知生命將盡,這天,他便把兒子徐小茂叫到床前,指著床頭,顫巍巍地說:「酒罈下有個木匣,把它取出來。」徐小茂很納悶,他長到30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酒罈下面藏有東西。他疑惑著拿來一把鐵鏟,移開酒罈,開始挖掘起來。挖了一會兒,徐小茂就愣住了,只見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