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除塵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9 20:04:05 1

本發明涉及除塵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除塵器裝置。
背景技術:
除塵器是現代家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除塵設備,其已簡便,迅速、除塵效果好等眾多優點而被廣泛使用,除塵器在使用時需要插接通電,而傳統的除塵器在插接供電時,由於插接座直接帶電且導電片設置相對較外,在人為不小心觸碰下有可能造成觸電事故的發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同時,除塵器在除塵操作時需要經常移動位置,而插接頭與插接座插接後僅僅是依靠摩擦力來保持鎖定狀態的,這樣就很容易受拉扯供電線的影響而造成插接鬆動,導致供電中斷,給除塵操作帶來極大的不便,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除塵器裝置,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除塵器裝置,包括電聯座以及與除塵器連接的電聯頭,所述電聯座包括上下對等設置且槽口朝右的第一插腔,所述第一插腔左端壁中設置有第二插腔,所述電聯座中還設置有位於所述第二插腔左側的安接槽,所述第一插腔與所述安接槽之間上下對等設置有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二插腔與所述安接槽之間設置有第二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中滑接安裝有第一滑接杆,所述第二滑接槽中滑接安裝有第二滑接杆,所述第一滑接杆和第二滑接杆左端均穿入到所述安接槽中並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觸接塊和第二觸接塊,所述安接槽左端壁固定安裝有送電觸條,所述送電觸條上設置有朝向所述第一觸接塊和第二觸接塊的凸緣頭,且所述凸緣頭中部處設置有空隔,所述第二插腔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夾固片,所述電聯座左側端面四個角上同時設有固定塊,每個所述固定塊中均設有固定孔;所述電聯頭左端面上下對等設置有插杆,所述插杆右端固定設置有殼套,所述殼套內側端面設置有鎖腔,所述電聯座中還安裝有鎖固裝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鎖固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電聯座右端面中部處且槽口朝右的第三插腔,所述第三插腔上下端壁中均設置有通接所述第一插腔的拉伸槽,所述拉伸槽中滑接安裝有鎖固臂,所述鎖固臂內側端設置有第二斜角面,所述電聯頭中部處設置有左右通接的通接槽,所述通接槽中滑接安裝有鎖固杆,所述鎖固杆左端面上下對等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斜角面相配合的第一斜角面,所述通接槽上下端壁中還設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中滑接安裝有卡接塊,所述卡接塊與所述鎖固杆固定連接,所述鎖固杆右端固定設置有手拉環。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滑接槽側壁中設置有第一導接槽,所述第一導接槽中滑接安裝有第一導接塊,所述第一導接槽中固定安裝有與所述第一導接塊牴觸的第一彈力件。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二滑接槽上下側壁中對等設置有第二導接槽,所述第一導接槽中滑接安裝有第二導接塊,所述第二導接槽中固定安裝有與所述第二導接塊牴觸的第二彈力件。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拉伸槽左右兩側對等設置有第三導接槽,所述第三導接槽中滑接安裝有第三導接塊,所述第三導接槽中還安裝有與所述第三導接塊牴觸的第三彈力件。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送電觸條分別與市電以及所述夾固片連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鎖固臂外側端設置有導角。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於所述凸緣頭中部處設置有空隔,且所述第一滑接杆在所述第一彈力件的作用下被向右頂壓,使所述第一觸接塊與所述安接槽右端壁貼合,所述第二滑接杆在所述第二彈力件的作用下被向右頂壓,使所述第二觸接塊與所述安接槽右端壁貼合,因此,所述第一觸接塊和第二觸接塊均不與所述凸緣頭接觸,從而所述送電觸條與所述夾固片的連接出現斷路,所述夾固片不會帶電,而且,所述第一觸接塊和第二觸接塊其中一個與所述凸緣頭接觸時,所述送電觸條上仍舊存在斷路,因此,所述夾固片仍舊不會帶電,從而避免意外觸碰而造成觸電事故,大大增加了用電安全性;
2.將所述插杆插入到所述第二插腔中且所述插杆與所述第二滑接杆接觸時,所述殼套與所述第一滑接杆也接觸,繼續向左推動所述電聯頭後,所述插杆和所述殼套可分別作用於第二滑接杆和第一滑接杆,當所述電聯頭左端面與所述電聯座右端面相貼合時,所述第一觸接塊和第二觸接塊均與所述凸緣頭牴觸,此時,消除所述送電觸條上的斷路使所述夾固片通電,由於所述插杆插入到所述第二插腔中時與所述夾固片接觸,從而可使所述插杆帶電而使除塵器通電;
3.而將所述鎖固杆向左推動,所述第一斜角面會作用於所述第二斜角面而使所述鎖固臂向外穿入到所述鎖腔中,當所述卡接塊與所述滑接槽左端壁貼合時,所述第一斜角面離開所述第二斜角面,此時所述鎖固臂無法向內滑動,從而所述鎖固臂將所述殼套鎖定在所述第一插腔中,故可使除塵器供電穩定;
4.本發明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用電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電聯頭與電聯座插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將電聯頭鎖定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電聯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電聯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徵,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徵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徵,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徵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徵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徵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下面結合圖1-5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5,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除塵器裝置,包括電聯座10以及與除塵器連接的電聯頭20,所述電聯座10包括上下對等設置且槽口朝右的第一插腔11,所述第一插腔11左端壁中設置有第二插腔100,所述電聯座10中還設置有位於所述第二插腔100左側的安接槽13,所述第一插腔11與所述安接槽13之間上下對等設置有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二插腔100與所述安接槽13之間設置有第二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中滑接安裝有第一滑接杆18,所述第二滑接槽中滑接安裝有第二滑接杆19,所述第一滑接杆18和第二滑接杆19左端均穿入到所述安接槽13中並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觸接塊133和第二觸接塊134,所述安接槽13左端壁固定安裝有送電觸條131,所述送電觸條131上設置有朝向所述第一觸接塊133和第二觸接塊134的凸緣頭132,且所述凸緣頭132中部處設置有空隔,所述第二插腔100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夾固片101,所述電聯座10左側端面四個角上同時設有固定塊102,每個所述固定塊102中均設有固定孔103,所述固定塊102用於所述電聯座10的固定;所述電聯頭左端面上下對等設置有插杆22,所述插杆22右端固定設置有殼套21,所述殼套21內側端面設置有鎖腔27,所述電聯座10中還安裝有鎖固裝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鎖固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電聯座10右端面中部處且槽口朝右的第三插腔17,所述第三插腔17上下端壁中均設置有通接所述第一插腔11的拉伸槽,所述拉伸槽中滑接安裝有鎖固臂163,所述鎖固臂163內側端設置有第二斜角面164,所述電聯頭20中部處設置有左右通接的通接槽,所述通接槽中滑接安裝有鎖固杆25,所述鎖固杆25左端面上下對等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斜角面164相配合的第一斜角面251,所述通接槽上下端壁中還設置有卡接槽23,所述卡接槽23中滑接安裝有卡接塊24,所述卡接塊24與所述鎖固杆25固定連接,所述鎖固杆25右端固定設置有手拉環26。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一滑接槽側壁中設置有第一導接槽14,所述第一導接槽14中滑接安裝有第一導接塊142,所述第一導接槽14中固定安裝有與所述第一導接塊142牴觸的第一彈力件141,所述第一彈力件141用以將所述第一滑接杆18向右頂壓,使所述第一滑接杆18右端穿入到所述第一插腔11中並使所述第一觸接塊133與所述安接槽13右端壁貼合。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二滑接槽上下側壁中對等設置有第二導接槽15,所述第二導接槽15中滑接安裝有第二導接塊152,所述第二導接槽15中固定安裝有與所述第二導接塊152牴觸的第二彈力件151,所述第二彈力件151用以將所述第二滑接杆19向右頂壓,使所述第二滑接杆19右端穿入到所述第二插腔100中並使所述第二觸接塊134與所述安接槽13右端壁貼合。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拉伸槽左右兩側對等設置有第三導接槽16,所述第三導接槽16中滑接安裝有第三導接塊162,所述第三導接槽16中還安裝有與所述第三導接塊162牴觸的第三彈力件161,所述第三彈力件161用以將所述鎖固臂163向內側頂壓,使所述第二斜角面164穿入到所述第三插腔17中。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送電觸條131分別與市電以及所述夾固片101連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鎖固臂163外側端設置有導角。
本發明裝置中的電聯座10在初始狀態時,所述第一滑接杆18在所述第一彈力件141的作用下被向右頂壓,所述第一滑接杆18右端穿入到所述第一插腔11中,而所述第一觸接塊133與所述安接槽13右端壁貼合,所述第二滑接杆19在所述第二彈力件151的作用下被向右頂壓,所述第二滑接杆19右端穿入到所述第二插腔100中,而所述第二觸接塊134與所述安接槽13右端壁貼合,由於所述凸緣頭132中部處設置有空隔,因此所述送電觸條131與所述夾固片101的連接出現斷路,從而所述夾固片101不帶電,所述鎖固臂163在所述第三彈力件161的作用下被向內側頂壓,從而所述第二斜角面164穿入到所述第三插腔17中。
使用時,將所述插杆22插入到所述第二插腔100中,當所述插杆22與所述第二滑接杆19接觸時,所述殼套21與所述第一滑接杆18接觸,繼續向左推動所述電聯頭20後,所述插杆22和所述殼套21可分別作用於第二滑接杆19和第一滑接杆18,當所述電聯頭20左端面與所述電聯座10右端面相貼合時,所述第一觸接塊133和第二觸接塊134均與所述凸緣頭132牴觸,此時,消除所述送電觸條131上的斷路使所述夾固片101通電,由於所述插杆22插入到所述第二插腔100中時與所述夾固片101接觸,從而可使所述插杆22帶電而使除塵器通電,而後將所述鎖固杆25向左推動,所述第一斜角面251會作用於所述第二斜角面164而使所述鎖固臂163向外穿入到所述鎖腔27中,當所述卡接塊24與所述滑接槽23左端壁貼合時,所述第一斜角面251離開所述第二斜角面164,此時所述鎖固臂163無法向內滑動,從而所述鎖固臂163將所述殼套21鎖定在所述第一插腔11中,故可使除塵器供電穩定;
使用完畢後,將所述鎖固杆25向右拔出,當所述卡接塊24與所述滑接槽23右端壁貼合時,所述鎖固臂163在所述第三彈力件161的作用下向內縮回而所述鎖固臂163外側端離開所述鎖腔27,從而允許所述插杆22拔出而實現除塵器的斷電,所述插杆22拔出後,所述電聯座10恢復到初始狀態。
本發明裝置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所述凸緣頭中部處設置有空隔,且所述第一滑接杆在所述第一彈力件的作用下被向右頂壓,使所述第一觸接塊與所述安接槽右端壁貼合,所述第二滑接杆在所述第二彈力件的作用下被向右頂壓,使所述第二觸接塊與所述安接槽右端壁貼合,因此,所述第一觸接塊和第二觸接塊均不與所述凸緣頭接觸,從而所述送電觸條與所述夾固片的連接出現斷路,所述夾固片不會帶電,而且,所述第一觸接塊和第二觸接塊其中一個與所述凸緣頭接觸時,所述送電觸條上仍舊存在斷路,因此,所述夾固片仍舊不會帶電,從而避免意外觸碰而造成觸電事故,大大增加了用電安全性;
將所述插杆插入到所述第二插腔中且所述插杆與所述第二滑接杆接觸時,所述殼套與所述第一滑接杆也接觸,繼續向左推動所述電聯頭後,所述插杆和所述殼套可分別作用於第二滑接杆和第一滑接杆,當所述電聯頭左端面與所述電聯座右端面相貼合時,所述第一觸接塊和第二觸接塊均與所述凸緣頭牴觸,此時,消除所述送電觸條上的斷路使所述夾固片通電,由於所述插杆插入到所述第二插腔中時與所述夾固片接觸,從而可使所述插杆帶電而使除塵器通電;
而將所述鎖固杆向左推動,所述第一斜角面會作用於所述第二斜角面而使所述鎖固臂向外穿入到所述鎖腔中,當所述卡接塊與所述滑接槽左端壁貼合時,所述第一斜角面離開所述第二斜角面,此時所述鎖固臂無法向內滑動,從而所述鎖固臂將所述殼套鎖定在所述第一插腔中,故可使除塵器供電穩定;
本發明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用電安全性高。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明確,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總體精神以及構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對於以上實施例的各種變型。其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方案以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