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療普外科用肝膽引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9 17:49: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具體地講,涉及一種醫療普外科用肝膽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醫療技術中,肝膽引流是將人體內膽汁通過引流裝置引流到體外,以降低膽系內壓力,現有技術的引流管,結構過於簡單,不能有效處理引流出的液體,引流效果比較差,管體在肝膽內也很容易脫滑,給醫務人員增加了工作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醫療普外科用肝膽引流裝置,方便進行肝膽引流。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發明目的:
一種醫療普外科用肝膽引流裝置,包括工作箱和負壓腔,其特徵是:所述工作箱內設有電機,所述工作箱內鉸接有一組滾軸,所述滾軸中間設置有十字架杆,所述十字架杆的架槽內設有L型撥塊凸起的一端,所述L型撥塊的另一端連接電機的輸出軸,所述十字杆架的一端連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連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位於所述負壓腔內,所述負壓腔連接有引流管和出液管,所述引流管與所述負壓腔連通處設有第一單向閥,所述出液管與所述負壓腔連通處設有第二單向閥,所述出液管連接有收液箱。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引流管外端設有錐形管頭,所述錐形管頭上設有引流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電機帶動L型撥塊轉動,L型撥塊帶動十字杆架在滾軸限定的方向往復運動,帶動活塞杆和活塞進行活塞運動,使負壓腔內形成負壓狀態,提高引流效果;第一單向閥防止引流管內的液體回流,對患者造成傷害,第二單向閥保證液體順利進入收液箱內,錐形管頭上設置的引流口增加了引流面積,有助於液體進入引流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L型撥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錐形管頭,2、引流口,3、引流管、4、第一單向閥,5、負壓腔,6、工作箱,7、十字杆架,8、滾軸,9、L型撥塊,10、架槽,11、電機,12、活塞杆,13、活塞,14、收液箱,15、出液管,16、第二單向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工作箱6和負壓腔5,所述工作箱6內設有電機11,所述工作箱6內鉸接有一組滾軸8,所述滾軸8中間設置有十字架杆7,所述十字架杆7的架槽10內設有L型撥塊9凸起的一端,所述L型撥塊9的另一端連接電機10的輸出軸,所述十字杆架7的一端連接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連接有活塞13,所述活塞13位於所述負壓腔5內,所述負壓腔5連接有引流管3和出液管15,所述引流管3與所述負壓腔5連通處設有第一單向閥4,所述出液管15與所述負壓腔5連通處設有第二單向閥16,所述出液管15連接有收液箱14。架槽10設置在所述十字架杆7的縱向杆內,所述十字架杆7的橫向杆為實體杆。
所述引流管3外端設有錐形管頭1,所述錐形管頭1上設有引流口2。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為:工作箱6內的電機10帶動L型撥塊9轉動,L型撥塊9凸起的一端在架槽10內上下運動,帶動十字杆架7在滾軸8限定的水平方向左右運動,帶動活塞杆12和活塞13進行活塞運動,活塞13向右運動時,負壓腔5內形成負壓狀態,第一單向閥4打開,液體順利進入負壓腔5內,活塞13向左運動時,第一單向閥4關閉,防止引流管3內的液體回流,第二單向閥16打開,液體順利進入收液箱14內,錐形管頭1上設置的引流口2增加了引流面積,有助於液體進入引流管3。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