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翻車防止側門意外開啟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0 23:24:0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自翻車車輛傾翻機構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自翻車防止側門意外開啟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自翻車車輛傾翻機構主要為抑制肘和大折頁結構(見圖1)。該機構主要為車箱傾翻時,傾翻側的側門靠抑制肘滾子(見圖1)沿折頁(見圖1)軌跡運動,逐步開啟。同時非傾翻側的側門應在抑制肘滾子和折頁的作用下保持位置不變,側門不動。但組裝後的自翻車,由於滾子與側門折頁根部接觸點靠上,傾翻開始時非傾翻側的側門在車內貨物重力作用下,使得抑制彈簧(見圖1)無法控制滾子與折頁始終接觸,滾子很容易滑入折頁內弧面造成側門意外開啟(即雙開門)。側門抑制裝置組成中的彈簧在組裝時沒有壓縮到位、推力不足,無法保持抑制肘對摺頁尾部的抑制狀態,導致抑制肘尾部不能抵消車內貨物對側門的擠壓造成側門張開,也是車體傾翻時雙開門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自翻車組裝彈簧時往往嚴格控制彈簧壓縮量280±10 mm,並按下限壓裝。此外控制吊承板、折頁軸承等件組裝位置,也是產生側門意外開啟的因素。這種意外側門意外開啟在車輛傾翻過程中產生會對車輛卸貨安全造成影響,更是在車輛裝載貨物運行過程中應嚴格避免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自翻車車輛運行過程中防止側門意外開啟確保側門鎖閉可靠性,防止側門意外開啟的問題,提供一種自翻車防止側門意外開啟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自翻車防止側門意外開啟的裝置,包括擋座、拇指氣缸、氣缸安裝座、活動擋和安裝座,所述的安裝座固定在自翻車端壁外部,安裝座通過轉軸鉸接連接有活動擋的一端,所述的活動擋另一端設有擋鉤,擋鉤扣在擋座上,擋座固定在自翻車側門上,活動擋下側安裝有拇指氣缸,拇指氣缸通過銷軸與活動擋連接,拇指氣缸安裝在氣缸安裝座上,氣缸安裝座固定在自翻車端壁上。
所述的擋座與活動擋接觸面均為斜面,斜面角度設計為3°。由於自翻車構件較多且每個構件較長,其在組裝過程中各構件的變形及組裝都導致車箱組裝質量不易保證,側門與端壁間隙、位置不易控制,而擋座與活動擋接觸面的斜面設計可以使活動擋落入擋座受車箱組裝質量影響較小,其落入的部分具有足夠限制車箱側門的意外開啟的強度。
所述的拇指氣缸與活動擋連接位置距安裝座的距離和該位置距活動擋另一端的距離的比值為2:3。可以使得拇指氣缸安裝位置可靠地與端壁連接,同時可以使得拇指氣缸需求壓力較低,滿足傾翻前拇指氣缸動作的要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國內既有大量自翻車傾翻機構主要為折頁和抑制肘結構,裝用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後,可以有效確保車輛在運行過程中側門鎖閉狀態,避免了現實自翻車使用單位車輛運行側門意外開啟事故,提高了車輛運行安全性。
2、自翻車傾翻過程中存在兩側側門同時開啟的可能性,裝用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後,可以有效保證非傾翻側的側門處於鎖閉狀態,同時傾翻側的側門能夠順利打開,不影響車箱傾翻卸貨過程。
3、採用拇指氣缸及相應的控制原理,可以有效的實現車箱傾翻前傾翻側的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的氣缸動作,使得解鎖側門開啟限制,通過一個二位三通閥的控制可以更加可靠的保證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動作可靠。
4、擋座和活動擋接觸面設計為3°,可以使活動擋動作靈活,鎖閉有效。
附圖說明
圖1為自翻車折頁抑制肘結構二維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位置示意圖;
圖4為拇指氣缸工作原理圖;
圖中1-擋座,2-拇指氣缸,3-氣缸安裝座,4-活動擋,5-安裝座,6-轉軸,7-折頁,8-抑制肘滾子,9-抑制肘,10-抑制肘彈簧,11-支撐,12-車體底架,13-自翻車側門,14-自翻車端壁,15-截斷塞門,16-給風調整閥,17-傾翻風管,18-操作閥,19-傾翻風缸,20-二位三通閥。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3所示,一種自翻車防止側門意外開啟的裝置,包括擋座1、拇指氣缸2、氣缸安裝座3、活動擋4和安裝座5,所述的安裝座5固定在自翻車端壁外部,安裝座5通過轉軸6鉸接連接有活動擋4的一端,所述的活動擋4另一端設有擋鉤,擋鉤扣在擋座1上,擋座1固定在自翻車側門上,活動擋4下側安裝有拇指氣缸2,拇指氣缸2通過銷軸與活動擋4連接,拇指氣缸2安裝在氣缸安裝座3上,氣缸安裝座3固定在自翻車端壁上。
所述的擋座1與活動擋4接觸面均為斜面,斜面角度設計為3°。
所述的拇指氣缸2與活動擋4連接位置距安裝座5的距離和該位置距活動擋4另一端的距離的比值為2:3。
拇指氣缸工作原理(見圖4):自翻車傾翻控制系統主要有操作閥和傾翻氣缸等配件組成,操作閥和傾翻氣缸分左右裝在車輛兩側,右側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的空氣管路連接左側傾翻風缸的空氣管路,左側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的空氣管路連接右側傾翻風缸的空氣管路。當車箱向右側傾翻時,使左操作閥置於開位,傾翻主管壓力空氣進入左側傾翻氣缸推動車箱傾翻,由於車箱貨物重量影響,只有當傾翻風缸內壓力空氣壓力達到400kpa以上才能動作,而拇指氣缸推動活動擋壓力只有260kpa,所以車箱右側的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拇指氣缸首先推動活動擋動作,離開擋座;當車箱回落時,傾翻風管中的壓力空氣排風,由於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拇指氣缸管徑較細,排風速度慢,當傾翻風缸回落到位後,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拇管路空氣才能排盡,活動擋可以落入擋座,起到防止側門意外開啟功能。同理,當車箱向左側傾翻時,使右操作閥置於開位,首先推動拇指氣缸動作,使活動擋脫離擋座,然後左側傾翻氣缸推動車箱傾翻;當車箱回落時,傾翻風缸壓力空氣先排風,當傾翻風缸回落到位後,防止側門意外開啟裝置拇管路空氣才能排盡,活動擋可以落入擋座,起到防止側門意外開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