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組培苗馴化床的製作方法
2024-03-26 13:21: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白及幼苗栽培,具體涉及一種白及組培苗馴化床。
背景技術:
白及為珍稀藥材,目前瀕臨滅絕,而現有白及的人工繁殖中,主要為種子繁殖和組織培育,而種子的萌發率極低,繁殖困難;而組織培育在人工環境下進行,自我供養能力差,不能驟然適應外接環境,尤其外接的自然光,其紫外線的強度,容易導致移栽成活率低,因此在進行移栽前需要對組織培養出的幼苗進行馴化。馴化主要有馴化床,傳統馴化主要在地上鋪挖種植畦,鋪上砂石和培養基,而後發展為在馴化床上加入溫控設備,使幼苗逐漸適宜外界溫度,而多數在馴化床上設有床罩,採用塑料薄膜,同時在塑料薄膜上設立遮陽網。通過手動方式進行光照強度控制,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操作方便,快速自動化改變自然光照,使白及組培苗快速適應自然環境,提高存活率的白及組培苗馴化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白及組培苗馴化床,包括床體和拱形的床罩,所述床體兩邊設有邊框,所述床罩通過邊框固定在床體上方,所述床體自下而上分別鋪設有無紡布層、砂石、加熱板、培養基層和水苔層;所述加熱板外包裹有保溫層;所述床罩包括若干支撐架、薄膜和百葉,所述薄膜為裡層,百葉為外層,所述百葉分別包括第一百葉、第二百葉和第三百葉,所述第一百葉、第二百葉和第三百葉上面的擋板按順序交叉設置;所述第一百葉上面的擋板通過第一拉線螺旋連接,所述第二百葉上面的擋板通過第二拉線螺旋連接,所述第三百葉上面的擋板通過第三拉線螺旋連接,所述第一拉線、第二拉線和第三拉線的末端集合在把手上,所述把手包括外殼和檔位卡,所述檔位卡貫穿把手設置,所述第一拉線、第二拉線和第三拉線分別與對應的檔位對應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的兩面設有滑槽,所述檔位卡與滑槽相接觸連接在外殼上,所述滑槽上設有卡子,所述檔位卡與滑槽相接觸的面設有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檔位卡包括第一檔位卡、第二檔位卡和第三檔位卡,所述第一檔位卡上固定有第一拉線,所述第二檔位卡上固定有第二拉線;所述第三檔位卡上固定有第三拉線。
進一步的,所述水苔層的厚度為1-2釐米。水苔在保溫保溼的同時,還能夠促進提供微量元素,微生物,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同時水苔的結構在移栽時能夠包裹白及組培苗的根部,使白及組培苗安全度過生長過渡期,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進一步的,所述床罩內側支撐架上設有溫溼度傳感器,外側對應設有溫溼度調節裝置;所述溫溼度傳感器與所述溫溼度調節裝置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薄膜的兩側設有通風孔。能夠馴化床內的空氣循環流通,使白及組培苗快速適應自然環境
本實用新型白及組培苗馴化床,其有益效果在於:
(1)百葉遮擋光線,可根據天氣情況和光照需求進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使白及組培苗快速適應外界自然環境。
(2)百葉設有不同檔位,且合攏開啟方便,直接根據檔位進行調節,操作簡單,省時省力。
(3)在設有溫溼度傳感器,實時反應溫度和溼度,且通過加熱板保持溫度的恆定,防止馴化過程中組培苗的死亡。
(4)在培養基層上鋪設有水苔層,水苔在保溫保溼的同時,還能夠促進提供微量元素,微生物,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同時水苔的結構在移栽時能夠包裹白及組培苗的根部,使白及組培苗安全度過生長過渡期,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檔位卡與拉線的連接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把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1-床體,2-床罩,3-邊框,4-無紡布層,5-砂石,6-加熱板,7-培養基層,8-水苔層,9-保溫層,10-支撐架,11-薄膜,12-百葉,13-把手,14-外殼,15-溫溼度傳感器,16-溫溼度調節裝置。
121-第一百葉,122-第二百葉,123-第三百葉,124-第一拉線,125-第二拉線,126-第三拉線;
132-滑槽,133-卡子,134-凸起,135-第一檔位卡,136-第二檔位卡,137-第三檔位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一種白及組培苗馴化床如圖1-3所示,包括床體1和拱形的床罩2,床體1兩邊設有邊框3,床罩2通過邊框3固定在床體1上方,床體1自下而上分別鋪設有無紡布層4、砂石5、加熱板6、培養基層7和水苔層8,水苔層8的厚度為1釐米;加熱板6外包裹有保溫層9;床罩2包括若干支撐架10、薄膜11和百葉12,薄膜11為裡層,百葉12為外層,薄膜11的兩側設有通風孔;百葉分別包括第一百葉121、第二百葉122和第三百葉123,第一百葉121、第二百葉122和第三百葉123上面的擋板按順序交叉設置;第一百葉121上面的擋板通過第一拉線124螺旋連接,第二百葉122上面的擋板通過第二拉線125螺旋連接,第三百葉123上面的擋板通過第三拉線126螺旋連接,第一拉線124、第二拉線125和第三拉線126的末端集合在把手13上,把手13包括外殼14和檔位卡,檔位卡貫穿把手13設置,第一拉線124、第二拉線125和第三拉線126分別與對應的檔位對應固定連接。外殼14的兩面設有滑槽132,檔位卡與滑槽132相接觸連接在外殼14上,滑槽132上設有卡子133,檔位卡與滑槽132相接觸的面設有凸起134,檔位卡包括第一檔位卡135、第二檔位卡136和第三檔位卡137,第一檔位卡135上固定有第一拉線124,第二檔位卡136上固定有第二拉線125;第三檔位卡137上固定有第三拉線126。床罩2內側支撐架10上設有溫溼度傳感器15,外側對應設有溫溼度調節裝置16;溫溼度傳感器15與溫溼度調節裝置16連接。百葉設有不同檔位,可根據天氣情況和光照需求進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將光照設為一、二、三檔,且合攏開啟方便,直接根據檔位在外殼上的滑槽進行調節,操作簡單,省時省力。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