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腈製備伯胺的方法
2024-03-04 03:30:15
一種腈製備伯胺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在銅化合物的催化下,腈與硼氫化鉀在溶劑中發生還原反應,反應完全後,經過後處理得到所述的伯胺;該方法使用硼氫化鉀/銅化合物體系,經濟安全,環保汙染小,反應條件溫和,不需要使用高溫高壓設備,製備伯胺產率在80%以上,並且反應溶劑易純化回收,成本低,催化劑銅鹽易回收利用,綠色環保,可利用於工業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腈製備伯胺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有機合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腈製備伯胺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伯胺是重要的化學中間體,是合成醫藥、農藥、染料等化學品的重要原料。還原腈製備伯胺是一種重要的方法,目前腈的還原多採用催化氫化或氫化鋁鋰還原,或金屬催化硼氫化鈉還原法。 [0003]催化氧化法(見(I)L.Shaik, S.R.K.Mohan, S.R.J.Reddy, TetrahedronLetters, 4 8 ( 1 ), 77-80 ;2 0 0 7 ; (2) Ostgard, Daniel, PCT Int.AppI, 2006050749, 18May, 2006)多採用Pd/C或蘭尼鎳作為催化劑,該法產率較高,同時也能抑制副產物(原料與產物形成的仲胺)的生成,但是該法需要高溫高壓,工業生產中對設備要求較高。另外,還原過程中使用的氨溶液容易腐蝕設備。
[0004]氫化招鋰還原法(見(I)V.Gevorgyan and E.Lukevics, Chem.Commun, 1985,1234-1235)反應較快,但使用極不穩定的氫化鋁鋰,它易自燃,遇水即爆炸性分解,後處理較危險,不適用於工業生產。硼氫化鈉還原法(見(I)A.S.Bhanu Prasad, J.V.Bhaskar Kanth and M.Periasamy, Tetrahedron, 1992, 48 (22), 4623-4628 ;),該文獻報導碘催化硼氫化鈉還原腈製備伯胺,產率雖然較高,但是所用碘較為昂貴,不易回收碘,並且碘的毒性較強,不適宜工業生產。
[0005]另外,也有文獻報導氯化鈷或氯化鎳催化硼氫化鈉製備伯胺(見(l)Brown,AlanDaniel,.PCT Int.Appl., 2005090287,29Sep, 2005 ;見(2)Khurana,Jitender Μ,Kukre j a, Gagan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2002, 32 (8), 1265-1269),該法比較成熟,但是缺點是所用催化劑較昂貴,回收處理較為麻煩。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硼氫化鉀/銅化合物體系還原腈製備胺的方法。該方法產率較高、選擇性好、所用還原劑和催化劑價廉易得、環境汙染小。
[0007]一種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在銅化合物的催化下,腈與硼氫化鉀在溶劑中發生還原反應,反應完全後,經過後處理得到伯胺;
[0008]所述的腈的結構如式(I )所示:
[0009]
Ar-^-CHo-)~CN
\(I);
[0010]所述的伯胺的結構如式(II )所示;
[0011]
【權利要求】
1.一種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銅化合物的催化下,腈與硼氫化鉀在溶劑中發生還原反應,反應完全後,經過後處理得到伯胺; 所述的腈的結構如式(I)所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芳基或者雜芳基上的取代基選自氣、氣、C1~C5烷氧基或者C1~C5烷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芳基為苯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銅化合物為氧化銅、氧化亞銅、氯化銅、氯化亞銅、溴化銅、溴化亞銅、碘化亞銅、碘化銅、硫酸銅、乙醯丙酮銅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溶劑選自C1~(;烷基醇和水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溶劑為甲醇、乙醇、異丙醇、叔丁醇中的一種與水的混合溶劑,其中,水在混合溶劑中的體積百分比為15~2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銅化合物為氯化銅; 所述的溶劑為異丙醇與水的混合溶劑,異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3~4: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硼氫化鉀與所述的腈的摩爾比為3.0~5.0: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銅化合物與所述的腈的摩爾比為0.1~0.25: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腈製備伯胺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還原反應的溫度為50°C~70°C。
【文檔編號】C07C217/58GK103965057SQ201410171696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5日
【發明者】周益峰, 蔣晗, 楊張豔, 李曉黎, 彭介偉, 賴安平, 餘振勇 申請人:浙江普洛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計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