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匹多莫德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4-02 19:28:05 2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藥合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免疫功能促進劑匹多莫德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匹多莫德(pidotimod),化學名為(R)-3-[(S)-(5-氧-2-吡咯烷基)羰基]-噻唑烷基-4-甲酸,商品名為普利莫,是由義大利Poli化學工業公司研發的免疫調節劑,1993年在義大利批准上市並進入臨床,匹多莫德的結構式如下:
匹多莫德主要用於預防和治療兒童反覆性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治療和預防慢支急性發作、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多種病毒感染、惡性腫瘤和其它慢性疾病造成機體免疫功能低下。
關於匹多莫德的合成路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專利CN102952172中公布了一種合成方法如下:
以L-半胱氨酸鹽酸鹽和L-焦穀氨酸為原料,經關環、酯化、縮合和水解後精製得到匹多莫德,該方法步驟較為繁瑣,收率較低,僅為38.8%。
專利CN 103897025中報導的合成方法如下:
該方法是採用混合酸酐法,原料較貴,反應溫度要求低溫,成本較高。
單世明等(中國醫藥雜誌,2000,9(11),764-765)報導的合成方法如下:
以L-半胱氨酸鹽酸鹽和L-焦穀氨酸為原料合成目標產物的收率較低,只有26.9%,並且使用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的試劑-五氯苯酚,毒性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的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原料易得、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且適合工業化的匹多莫德的合成方法。同時對反應原料進行回收利用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為了實現上述的發明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匹多莫德的製備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a、將醯氯化試劑滴加到L-焦穀氨酸中,加熱反應得到L-焦穀氨醯氯;
b、將步驟a合成得到的L-焦穀氨醯氯用溶劑溶解,然後依次加入縛酸劑、L-噻唑烷基-4-羧酸,在一定溫度下反應得到含有匹多莫德鹽的混合溶液;
c、將步驟b的混合溶液經過濾得匹多莫德鹽,將其用水溶解,而後加入鹽酸酸化,然後經過再次過濾得到匹多莫德粗品;
d、將步驟c得到的匹多莫德粗品用水與醇的混合溶劑於一定溫度下重結晶,經過濾,乾燥,可得到精品匹多莫德。
優選步驟a中所用的醯氯化試劑為三氯化磷、草醯氯或者氯化亞碸。優選步驟a中L-焦穀氨酸與醯氯化試劑摩爾比為1:(2~3.5);優選加熱反應的溫度為50~80℃;反應時間3~5h。
優選步驟b中縛酸劑為碳酸氫鈉、碳酸氫鉀、吡啶或三乙胺;優選L-焦穀氨酸與縛酸劑摩爾比為1:(1.5~3)。
優選步驟b中L-噻唑烷基-4-羧酸的加入量為步驟a中的L-焦穀氨酸與步驟b中L-噻唑烷基-4-羧酸的摩爾比為1:(1.5~2.5)。
優選步驟b中的反應溶劑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四氫呋喃、二氯乙烷或氯仿;優選溶劑使用前經過除水處理;優選步驟b中的反應溫度為40~60℃;反應時間4~6h。
優選步驟c中鹽酸的加入量為步驟a中的L-焦穀氨酸與鹽酸摩爾比為1:(1.5~2.5)。
優選步驟d中所用的醇為甲醇、乙醇、異丙醇或正丁醇;水與醇的混合溶劑中水與醇的體積比優選為1:(4~7)。
優選步驟d中重結晶時的溫度為80~90℃。
反應的路線如下:
有益效果:
本發明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廉價易得,而且可以將過量的醯氯化試劑回收利用,避免了原料的浪費,減少了其對環境的汙染,同時製備的L-焦穀氨醯氯降低了成本;該方法的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便,產品的收率較高,工業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的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並不因此將此發明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範圍之中。
實施例一:
在乾燥的250ml的三口圓底燒瓶中,加入L-焦穀氨酸20.0g(0.156mol),然後在室溫下滴入三氯化磷27.2ml(0.312mol),30min滴加完畢,攪拌下60℃反應3h,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轉移至茄形瓶內於-0.095MPa壓力下40℃旋蒸,可回收多餘的三氯化磷(回收率為65.7%),同時得到白色固體;將白色固體全部轉移到500ml的三口圓底燒瓶中,然後加入碳酸氫鈉19.7g(0.234mol),再向其中150ml二氯甲烷,攪拌使固體物全部溶解,然後攪拌下加入L-噻唑烷基-4-羧酸31.2g(0.234mol),40℃反應4h,反應結束後,過濾,然後加200ml水將其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質量分數為37%的濃鹽酸19.6ml(0.234mol),室溫下攪拌過夜,過濾,烘乾得到匹多莫德粗品;然後用混合溶劑(水與甲醇的體積比為1:4)對匹多莫德粗品在80℃下重結晶,得到精品匹多莫德30.5g,總收率為80.0%,熔點為192~194℃。
1H NMR(400MHz,DMSO-d6)δ:13.2(s,1H),8.6(s,1H),5.1~5.9(m,4H),3.7~4.2(m,2H),2.1~2.4(m,4H)。
實施例二:
在乾燥的250ml的三口圓底燒瓶中,加入L-焦穀氨酸20.0g(0.156mol),然後在室溫下滴入草醯氯33.0ml(0.390mol),30min滴加完畢,攪拌下70℃反應4h,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轉移至茄形瓶內於-0.095MPa壓力下40℃旋蒸,可回收多餘的草醯氯(回收率為70.3%),同時得到白色固體;將白色固體全部轉移到500ml的三口圓底燒瓶中,然後加入吡啶25.1ml(0.312mol),再向其中150ml乙酸乙酯,攪拌使固體物全部溶解,然後攪拌下加入L-噻唑烷基-4-羧酸41.5g(0.312mol),50℃反應5h,反應結束後,過濾,然後加200ml將其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質量分數為37%的濃鹽酸26.1ml(0.312mol),室溫下攪拌過夜,過濾,烘乾得到匹多莫德粗品;然後用混合溶劑(水與異丙醇的體積比為1:5)對匹多莫德粗品在85℃下重結晶,得到精品匹多莫德31.2g,總收率為81.9%,熔點為192~194℃。
1H NMR(400MHz,DMSO-d6)δ:13.2(s,1H),8.6(s,1H),5.1~5.9(m,4H),3.7~4.2(m,2H),2.1~2.4(m,4H)。
實施例三:
在乾燥的250ml的三口圓底燒瓶中,加入L-焦穀氨酸20.0g(0.156mol),然後在室溫下滴入氯化亞碸34.0ml(0.468mol),30min滴加完畢,攪拌下70℃反應5h,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轉移至茄形瓶內於-0.095MPa壓力下40℃旋蒸,可回收多餘的氯化亞碸(回收率為68.4%),同時得到白色固體;將白色固體全部轉移到500ml的三口圓底燒瓶中,然後加入三乙胺43.2ml(0.312mol),再向其中150ml乙腈,攪拌使固體物全部溶解,然後攪拌下加入L-噻唑烷基-4-羧酸41.5g(0.312mol),50℃反應4h,反應結束後,過濾,然後加200ml水將其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質量分數為37%的濃鹽酸26.1ml(0.312mol),室溫下攪拌過夜,過濾,烘乾得到匹多莫德粗品;然後用混合溶劑(水與異丙醇的體積比為1:6)對匹多莫德粗品在85℃下重結晶,得到精品匹多莫德32.6g,總收率為85.5%,熔點為192~194℃。
1H NMR(400MHz,DMSO-d6)δ:13.2(s,1H),8.6(s,1H),5.1~5.9(m,4H),3.7~4.2(m,2H),2.1~2.4(m,4H)。
實施例四:
在乾燥的250ml的三口圓底燒瓶中,加入L-焦穀氨酸20.0g(0.156mol),然後在室溫下滴入氯化亞碸39.7ml(0.546mol),30min滴加完畢,攪拌下80℃反應5h,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轉移至茄形瓶內於-0.095MPa壓力下40℃旋蒸,可回收多餘的氯化亞碸(回收率為71.6%),同時得到白色固體;將白色固體全部轉移到500ml的三口圓底燒瓶中,然後加入碳酸氫鉀46.9g(0.468mol),再向其中150ml四氫呋喃,攪拌使固體物全部溶解,然後攪拌下加入L-噻唑烷基-4-羧酸51.9g(0.390mol),60℃反應6h,反應結束後,過濾,然後加200ml水將其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質量分數為37%的濃鹽酸32.6ml(0.390mol),室溫下攪拌過夜,過濾,烘乾得到匹多莫德粗品;然後用混合溶劑(水與正丁醇的體積比為1:7)對匹多莫德粗品在90℃下重結晶,得到精品匹多莫德31.7g,總收率為83.2%,熔點為192~194℃。
1H NMR(400MHz,DMSO-d6)δ:13.2(s,1H),8.6(s,1H),5.1~5.9(m,4H),3.7~4.2(m,2H),2.1~2.4(m,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