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於清潔和卸料的電池材料焙燒匣體的製作方法
2024-04-02 05:42:05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池生產設備,具體是一種便於清潔和卸料的電池材料焙燒匣體。
背景技術:
電池材料在加工的過程中更需要用到焙燒匣體,在焙燒過程中,匣體和匣體內的材料都會受到高溫的加熱,而在加熱完成後,匣體內的材料都會結晶或者凝固,將材料從匣體內取出是個麻煩的事情,而對匣體的清潔也是很麻煩,因此需要設計一款能夠解決這樣問題的匣體來滿足生產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便於清潔和卸料的電池材料焙燒匣體,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於清潔和卸料的電池材料焙燒匣體,包括匣體和第二匣體;所述匣體的各壁體厚度相同,且匣體的壁體連接處設置有相同的弧度,弧度為一百三十五度;所述第二匣體設置有提手、卸料門、底板和固定板,第二匣體與匣體相契合;所述卸料門設置在第二匣體的左側,卸料門上設置有凸板;所述凸板設置在卸料門的兩側頂端;所述固定板與卸料門相鄰的兩端設置有凹槽;所述底板設置在第二匣體的底部,底板與固定板為一體設計,卸料門與底板接觸。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提手設置有兩個,對稱設置在第二匣體的左右兩側頂端,提手設置有一百八十度的弧度,寬度大於匣體的壁體的厚度。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設置在第二匣體的三邊上,為一體設計。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的內徑與凸板的外徑契合,凸板與凹槽相互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在使用時,將卸料門通過凸板與固定板上的凹槽連接,使第二匣體形成整體的內腔,然後將第二匣體放置在匣體內,再將需要焙燒的材料放進第二匣體內,在焙燒過程中,即使有材料漏到匣體內,也只是少部分;在焙燒完成後,通過提手將第二匣體取出,然後將卸料門取下,再將物料收集;取出的第二匣體更方便清潔,而且更方便物料的收集,而匣體內的物料殘料很少,方便清潔,減少了匣體內殘料不方便清潔的問題,避免對匣體清潔過多而帶來的損害,延長匣體的使用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便於清潔和卸料的電池材料焙燒匣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便於清潔和卸料的電池材料焙燒匣體的剖視圖。
圖3為便於清潔和卸料的電池材料焙燒匣體中卸料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匣體,2-第二匣體,3-提手,4-卸料門,5-底板,6-凸板,7-凹槽,8-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便於清潔和卸料的電池材料焙燒匣體,包括匣體1和第二匣體2;所述匣體1的各壁體厚度相同,且匣體1的壁體連接處設置有相同的弧度,弧度為一百三十五度;所述第二匣體2設置有提手3、卸料門4、底板5和固定板8,第二匣體2與匣體1相契合;所述提手3設置有兩個,對稱設置在第二匣體2的左右兩側頂端,提手3設置有一百八十度的弧度,寬度大於匣體1的壁體的厚度;所述卸料門4設置在第二匣體2的左側,卸料門4上設置有凸板6;所述凸板6設置在卸料門4的兩側頂端;所述固定板8設置在第二匣體2的三邊上,為一體設計,固定板8與卸料門4相鄰的兩端設置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內徑與凸板6的外徑契合,凸板6與凹槽7相互配合;所述底板5設置在第二匣體2的底部,底板5與固定板8為一體設計,卸料門4與底板5接觸;本發明取出的第二匣體2更方便清潔,而且更方便物料的收集,而匣體1內的物料殘料很少,方便清潔,減少了匣體1內殘料不方便清潔的問題,避免對匣體1清潔過多而帶來的損害,延長匣體1的使用時間。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本發明在使用時,將卸料門4通過凸板6與固定板8上的凹槽7連接,使第二匣體2形成整體的內腔,然後將第二匣體2放置在匣體1內,再將需要焙燒的材料放進第二匣體2內,在焙燒過程中,即使有材料漏到匣體1內,也只是少部分;在焙燒完成後,通過提手3將第二匣體2取出,然後將卸料門4取下,再將物料收集。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