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短纖維或粉劑物料混合勻質調溼的自控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03 09:40: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裝置領域,尤其是一種適合短纖維或粉劑物料混合勻質調溼的自控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在如肥料加工,成型等乾粉混合領域中,常用到攪拌機,攪拌罐等攪拌裝置。
現有攪拌裝置包括一容器,該容器設置有進料口和進水口,在使用時物料在容器內堆積後再加入液體進行攪拌,但在攪拌過程中,由於物料預先累積,在重力作用下物料會形成沙堆型,在加水攪拌的過程中,位於沙堆型內部和上端的物料很難與水充分接觸,因此容易出現結塊,溼度不均勻,攪拌不充分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攪拌均勻,不易結塊的一種適合短纖維或粉劑物料混合勻質調溼的自控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適合短纖維或粉劑物料混合勻質調溼的自控攪拌裝置,包括一罐體,所述罐體上端部安裝有一電機,該電機的輸出端沿豎直方向向罐體底部延伸一體安裝有一攪拌器,位於所述電機旁側的罐體上端均勻間隔制出多個進料口,其特徵在於:位於所述進料口下方的罐體內對應位置固定安裝有一圓錐形的緩流板,該緩流板的上端中部制出一通孔,所述通孔與攪拌器上端的連杆同心設置,所述緩流板外緣與罐體內緣之間形成間隙,位於該間隙上方的罐體側壁內均勻間隔安裝有多個微噴頭,該微噴頭與罐體外部的水管相連通,所述罐體的底部中心一體制出一出料口,該出料口外壁鉸裝有一翻蓋。
而且,所述罐體下端安裝有一支架,該支架的高度大於封蓋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中,物料由進料口進入罐體後散落在緩流板上端面,由於緩流板為圓錐形,因此物料會沿緩流板的四周向下滑落至緩流板與罐體之間的間隙,並最終落在罐體底部四周,此時累積在罐體底部的物料在自身重力下作用下向罐體中部滑落,形成一中部凹陷的物料堆,該物料堆相較於傳統沙堆型的物料堆,質地更為鬆散,同樣體積的物料堆高度更低,因此更利於攪拌打散,罐體側壁上端制出的多個微噴頭,通過外部的水管導通,使得噴淋更為均勻,也更為節省水源;罐體下端安裝的支架,其高度大於封蓋內徑,保證其完整開啟,其出料口下方可有效放置收集容器或傳送帶等裝置,便於攪拌後物料的取出和運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部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下述實施例是說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實施例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一種適合短纖維或粉劑物料混合勻質調溼的自控攪拌裝置,包括一罐體13,所述罐體上端部中部通過一固定箍2安裝有一同心設置的電機3,該電機的輸出端沿豎直方向向罐體底部延伸一體安裝有一攪拌器7,位於所述電機旁側的罐體上端均勻間隔制出多個進料口1,本實用新型的創新在於,位於所述進料口下方的罐體內的對應位置通過固定架14固定安裝有一圓錐形的緩流板4,該緩流板的上端中部制出一通孔12,所述通孔與攪拌器上端的連杆同心設置,所述緩流板外緣與罐體內緣之間形成間隙,位於該間隙上方的罐體側壁內均勻間隔安裝有多個微噴頭5,該微噴頭與罐體外部的水管6相連通,所述罐體的底部中心一體制出一出料口8,該出料口外壁鉸裝有一翻蓋9。
本實施例中,所述罐體下端安裝有一支架10,該支架的高度大於封蓋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操作人員首先將物料由進料口導入罐體內,罐體經緩流板散落在罐體底部,並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形成一中部凹陷的物料堆,之後操作人員將外部水源通過水管與微噴頭導通,微噴頭噴淋的過程中攪拌器在電機作用下轉動混合,攪拌。
本實用新型中,物料由進料口進入罐體後散落在緩流板上端面,由於緩流板為圓錐形,因此物料會沿緩流板的四周向下滑落至緩流板與罐體之間的間隙,並最終落在罐體底部四周,此時累積在罐體底部的物料在自身重力下作用下向罐體中部滑落,形成一中部凹陷的物料堆,該物料堆相較於傳統沙堆型的物料堆,質地更為鬆散,同樣體積的物料堆高度更低,因此更利於攪拌打散,罐體側壁上端制出的多個微噴頭,通過外部的水管導通,使得噴淋更為均勻,也更為節省水源;罐體下端安裝的支架,其高度大於封蓋內徑,保證其完整開啟,其出料口下方可有效放置收集容器或傳送帶等裝置,便於攪拌後物料的取出和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