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國風作文
2024-04-03 13:33:05
拯救中國風
物慾橫流的21世紀10年代,一群孩子們開始了踏上了「崇洋路線」。我回想起了那些時光,記憶裡所顯示的,是超級女生翻唱歌曲的存在,是哈韓哈日們紅頭綠髮的浮現。這些人潛意識裡的知識Ρ,開始了對傳統文化的逐漸消退。應該是在這時候,在我的視覺和聽覺厭煩了周圍的一切的時候,讓我此刻不禁大吼:「拯救中國風」。
我們這群80後(抑或90後),對傳統文化總有一種複雜的情感阻隔。打開記憶的匣子,隨著韻動的回憶旋律,我們詫異了:當老師講到強秦蠶食六國,一統天下的霸氣;或是公元前三世紀九十年代整整十年的楚漢相爭,又或是儒家思想經受各朝各代的吐納。塗鴉。點綴。年邁的老師繪聲繪色的仿佛已沉浸在歷史當中,我們卻也跟著品位。感受---只是在屬於自己的奇幻的夢裡。從小種下的對傳統文化的冷漠,很難化解得開。
有人說過「三大恨事」,一是恨鯽魚無刺,二是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或許我下意識地認為應當是「流行文化太強勢了」。幾首被稱為「渲染意境」的歌曲,幾種被譽為「引領時尚」的髮型,短短若干年,便把我們接受十幾年的傳統教育淡視。我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理解這種強勢,它們的精髓全在於「炫自己」,「做自己」,所以,這群人便雲集響應,「裝酷」。「韓流」襲卷開來,把自己的脊骨扔在地底下不管。莊嚴地說,這種態勢發展下去,以後的大街小巷全是套上虛浮框架。丟失了自我的洋雜碎。
我所處的環境,大概與許多人類似。無論是白天的學校環境,又或是晚上的人行街道,都有著這樣的三層空氣:第一層空氣是秀髮水的芳香,每個人都好象被「華山劍法」施展過一樣,那髮型形態各異。我告訴自己權當見識了現代版的「顏筋柳骨」;第二層是mp3mp4的電熱氣,大抵是電池發出的,每個人都被下了符咒--沒有音樂無法行走。我規勸自己也許是孔仲尼「六經」中的《樂》被我們找回了,且每個人都掌握了教本中的精華。
第三層空氣是那衣著散射的,倒不是說大家不愛乾淨,而是「無機」的色彩組合與「雞立鶴群」的形態相互融合,讓人看完便無意識地皺一下眉。我安慰自己隋唐時期的繪畫藝術將迎來「威脅」。但無論哪一種空氣,都無處不在地滲透著。如果柳公權能說話,說出來的一定是「後生可畏」;如果孔仲尼見到後做夢,那夢也會是黃河斷流的悽景。這三種空氣組合在一起,我來不及被告知,迅速撤退……
但我不能撤退,我努力沉思,而且回憶歷史,回憶盤古開天闢地,回憶秦風漢雨,回憶魏晉紛爭,回憶北魏漢化,回憶貞觀之治,回憶晚唐暮景,回憶鴉片戰爭……只有存在兩股相對的力量互相抵抗,才能締結又一個時代。不能再沉默了,沒有人想消亡,振興中華傳統文化的仁人志士們,發出怒吼吧!拯救中國風!
我站穩了腳跟,開始怒視它們,蓄勢待發,準備「起義」……我很欣慰看到王緒男的《感念與思緒》,也很快意讀到嘉絮的《文之色》,一定有人與我同在,我可不想感受關雲長單騎闖關的滋味……
讓傳統文化掃除附著在它身上的灰塵,重鑄輝煌1
讓復古不再裝上流行的翅膀,而成為一種習慣!
拯救中國風!
後記;也許華麗的詞藻會讓文章表達得更優美,但我認為與主題不配套;也許這是一種食古不化,但縱觀今日形勢,不回憶過去,不找回自己,不行了……拯救中國風!
中國風
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度,正在適應這世界的風潮,努力發展自身經濟,學習國外文化。以令人驚訝的速度,迅速充實著自身國體經濟。
在這裡我想喊一聲:「等一等,請等一等我們的文化。」
本著世界各國文化互相交流的原則,我們的中國大師拿著中國的「國粹」出國了,魯迅先生所呼喊的「拿來」也拿來了,可是這個拿來真的就是魯迅所想像的「拿來」嗎?外國的開放風氣來了,外國的情人節來了。可是中國的呢,端午節眼睜睜的要被韓國搶去了,四大發明也逃脫不了離開國土的命運。中國你在哪,你在保護他們嗎?
2014年的元宵節跟情人節碰撞在一起,當日,紅玫瑰鋪滿大街,在一整片紅綢之間仔細觀察才能發現寥寥幾點白色,那白色的元宵,不再代表團圓,它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糯米粉所做的圓形食物而已。晚間,鄰居鄉裡互相說道著:「你家兒子怎麼不回家過節啊,不是今天放假嗎?」「唉,你就別提了,今天說是什麼情人節,早就跟他女朋友玩去了,還說今晚不回來了。這元宵節過的真是窩囊」一個中年大媽一臉不願的說著。「現在孩子們都開放了,哪還有詩文裡寫的顧盼生姿,回首嫣然,欲語還羞,碧玉妝成纖黛柳的靜美。」中國也有七夕,可這七夕我們做的如何,在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下,我想收到:「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日見許兮,慰我旁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的《鳳求凰》不是更好嗎?何必用那些生搬硬造的英文呢。
看著大街上的俊男靚女,在身上穿著不同流行元素的服飾,狂放的歐美元素,潮流的日韓風格。這歐美日韓裡面可有一個「中」字?看看日本,穿著和服在大街小巷行走的人很多,沒有人會用異樣的眼光來審視他們,人人都以穿著和服為驕傲,這是一種以自身國家為自豪的情感,當然也離開不了一點點「給予每個人充分自由」的思想。原宿,是一種基於日服的濃厚復古風韻的服裝。曾在日本掀起一陣火熱的和服風,這些傳到了中國,也掀起了不小得模仿風潮。可是這些換成中國的古服呢你穿上大街,每個人都會用異樣的眼神看你,那眼神裡充滿了很多話語。「這人神經病吧」「腦子秀逗了,穿這個出來,當猴嗎」「精神病放出來了」除非你夠堅定,否則早晚會受不了這些眼神換下你所喜愛的古服,穿上那些被濃濃歐美日韓所充斥的衣服,這才回歸了「正常人」的行列。在中國人的腦海裡卻曾不會出現「給予每個人充分自由」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我很迷茫,既要學,為何曾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我眼裡哪怕是中國最簡單的百褶、高腰、齊胸領、窄袖口儒裙樣式,也比日本的漂亮床單加枕頭好的多。更別提中國那些雲錦、刺繡、千紗、絲錦、流雲、提花、紗褶等元素的融合,只是看一看便覺美的紅塵無二,哪是那簡單的床單枕頭能夠相比的。
我請求中國,等一等你的文化,等一等的這五千年的積累。給他們一個發展的平臺,一個成長的時間,一個可以走向全球的機遇。那種顧外棄裡的做法,終究會讓我們成為一個像外不外,是內不內的四不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