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顆粒培養基的簡便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4-04 12:38:05 1

本發明涉及培養基製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微生物顆粒培養基的簡便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微生物培養基在微生物檢測以及研究等方面的應用及其廣泛。一般而言,微生物培養基的典型組分包括蛋白質水解產物、無機鹽、維生素、痕量金屬和碳水化合物等,有時還需根據不同微生物生長的需求,添加一些特殊的物質(例如維生素或輔因子以及抗生素)等。
目前根據微生物培養基的狀態,可大致分為液體培養基、粉末培養基以及顆粒培養基等。其中液體培養基具有能馬上使用等優點,但是不利於培養基的長期保存和運輸。作為液體培養基的替代形式,目前比較普遍使用粉狀培養基。粉狀培養基通常具有比液體培養基更長的保質期,並且在配製後,可通過照射(例如γ或紫外線照射)或環氧乙烷滲透將培養基滅菌。但是,粉狀培養基具有若干缺點。粉末狀培養基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粉塵汙染,危害生產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粉末狀培養基在水中會發生聚團凝結現象,溶解速度也比較的慢。
相比較而言,顆粒培養基因為顆粒大,無粉塵汙染,且溶解速度快,具有許多優點。但在實際製備中,需要使用造粒機來對粉末培養基進行造粒,往往只能在大型的工廠使用專門的設備來進行。而且在造粒過程中需使用熱風等來對顆粒進行乾燥,對於一些含有熱敏感添加劑的培養基不適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微生物顆粒培養基的簡便製備方法,能在幾個小時內實現小批量微生物顆粒培養基的快速製備。
本發明的微生物顆粒培養基的簡便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將製備微生物培養基的各固體試劑製備成粉末並過標準檢驗篩,過篩後按所需培養基成分配比用天平稱出後混勻得到培養基粉末;
將混勻後的培養基粉末均勻平攤開在無菌環境中,紫外線照射後放入無菌容器中,用無菌玻璃棒攪拌培養基粉末的同時噴灑75%酒精,將培養基粉末溼潤到一定程度後,用大孔徑檢驗篩過濾;
過濾後的顆粒放入收集篩,收集篩過濾後,將收集篩上保留的顆粒放入無菌託盤,無菌託盤放入普通超淨臺,用超淨颱風機風乾,製備得到微生物顆粒培養基;
大孔徑檢驗篩上的大顆粒、收集篩篩下的小顆粒及培養基粉末重新放入無菌容器造粒直至所有培養基粉末形成顆粒培養基。
優選的,標準檢驗篩為50-70目檢驗篩;更優選的,標準檢驗篩為60目檢驗篩。
優選的,紫外線照射的時間為0.5-2h,更優選的,紫外線照射的時間為1h。
優選的,大孔徑檢驗篩為10-15目檢驗篩,更優選的,大孔徑檢驗篩為12目檢驗篩。
優選的,收集篩為35-45目收集篩;更優選的,收集篩為40目檢驗篩。
優選的,無菌託盤在超淨颱風機風乾的具體操作為,風乾的同時進行紫外照射1-2小時。
相比目前顆粒培養基的製備方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1)本發明的製備方法更簡單,不需要大型設備,適應性廣;(2)在制粒過程中不需加熱,能較好保持培養基中熱敏感物質的活性;(3)本發明整合了75%酒精和紫外線的雙重滅菌方式,製備的顆粒培養基不需要再次滅菌,使用方便,無菌率高,可以直接用於微生物的培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顆粒培養基製備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微生物顆粒培養基的簡便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S1將製備微生物培養基的各固體試劑製備成粉末並過50-70目標準檢驗篩,過篩後按所需培養基成分配比用天平稱出後混勻得到培養基粉末。
本步驟中,將製備微生物培養基的各固體實際製備成粉末過篩,可以使不同成分的試劑達到統一目徑,有利於後續製備顆粒。
S2將混勻後的培養基粉末均勻平攤開在無菌環境中,紫外線照射0.5-2h後放入無菌容器中,用無菌玻璃棒攪拌培養基粉末的同時噴灑75%酒精,將培養基粉末溼潤到一定程度後,用大孔徑10-15目檢驗篩過濾。
本步驟中,把混勻後的粉末試劑均勻平攤開在無菌環境中,可以保證紫外線的充分照射殺菌,紫外殺菌後的培養基再加入75%酒精後無菌率高,同時將粉末成團,過大孔徑篩可以將大團的顆粒打散從而保證顆粒的形成。
S3過濾後的顆粒放入35-45目收集篩,收集篩過濾後,將收集篩上保留的顆粒放入無菌託盤,無菌託盤放入普通超淨臺,用超淨颱風機風乾,風乾的同時進行紫外照射1-2小時,風乾後即製備完成顆粒培養基。
本步驟中,超淨颱風機吹乾的同時紫外照射能夠同時起到消毒和風乾的效果。製備得到的顆粒大小位於10-15目與35-45目之間,該大小的顆粒在具有優異溶解性能的同時兼顧顆粒的美觀性,能夠符合市售產品的基本要求,如果顆粒較大,則在培養基使用時有可能造成稱量不便,造成稱量重量過多或多少;如果顆粒較小,則其溶解碎裂成粉末,造成溶解性能不高,因此,在本發明的上述顆粒大小的基礎上能夠兼具美觀性和快速溶解性。
S4大孔徑檢驗篩上的大顆粒、收集篩篩下的小顆粒及培養基粉末重新放入無菌容器造粒直至所有培養基粉末形成顆粒培養基。
本步驟可以在不浪費原材料的情況下儘可能使粉末成粒。
為了更清楚詳細地介紹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微生物顆粒培養基的簡便製備方法,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
實施例1
將製備微生物培養基的各固體試劑製備成粉末並過60目標準檢驗篩,過篩後按所需培養基成分配比用天平稱出後混勻得到培養基粉末;
將混勻後的培養基粉末均勻平攤開在無菌環境中,紫外線照射1h後放入無菌容器中,用無菌玻璃棒攪拌培養基粉末的同時噴灑75%酒精,將培養基粉末溼潤到一定程度後,用大孔徑12目檢驗篩過濾;
過濾後的顆粒放入40目收集篩,收集篩過濾後,將收集篩上保留的顆粒放入無菌託盤,無菌託盤放入普通超淨臺,用超淨颱風機風乾,風乾的同時進行紫外照射1-2小時,風乾後即製備完成顆粒培養基;
大孔徑檢驗篩上的大顆粒、收集篩篩下的小顆粒及培養基粉末重新放入無菌容器造粒直至所有培養基粉末形成顆粒培養基。
實施例2
將製備微生物培養基的各固體試劑製備成粉末並過50目標準檢驗篩,過篩後按所需培養基成分配比用天平稱出後混勻得到培養基粉末;
將混勻後的培養基粉末均勻平攤開在無菌環境中,紫外線照射0.5h後放入無菌容器中,用無菌玻璃棒攪拌培養基粉末的同時噴灑75%酒精,將培養基粉末溼潤到一定程度後,用大孔徑10目檢驗篩過濾;
過濾後的顆粒放入35目收集篩,收集篩過濾後,將收集篩上保留的顆粒放入無菌託盤,無菌託盤放入普通超淨臺,用超淨颱風機風乾,風乾的同時進行紫外照射1-2小時,風乾後即製備完成顆粒培養基;
大孔徑檢驗篩上的大顆粒、收集篩篩下的小顆粒及培養基粉末重新放入無菌容器造粒直至所有培養基粉末形成顆粒培養基。
實施例3
將製備微生物培養基的各固體試劑製備成粉末並過70目標準檢驗篩,過篩後按所需培養基成分配比用天平稱出後混勻得到培養基粉末;
將混勻後的培養基粉末均勻平攤開在無菌環境中,紫外線照射2h後放入無菌容器中,用無菌玻璃棒攪拌培養基粉末的同時噴灑75%酒精,將培養基粉末溼潤到一定程度後,用大孔徑15目檢驗篩過濾;
過濾後的顆粒放入45目收集篩,收集篩過濾後,將收集篩上保留的顆粒放入無菌託盤,無菌託盤放入普通超淨臺,用超淨颱風機風乾,風乾的同時進行紫外照射1-2小時,風乾後即製備完成顆粒培養基;
大孔徑檢驗篩上的大顆粒、收集篩篩下的小顆粒及培養基粉末重新放入無菌容器造粒直至所有培養基粉末形成顆粒培養基。
採用實施例1的製備方法製備200g顆粒大腸桿菌培養基,具體流程參見圖1。
將製備大腸桿菌培養基的各固體試劑製備成粉末並過60目標準檢驗篩,過篩後按所需培養基成分配比用天平稱出,組分配比為:蛋白腖100g、氯化鈉29g、磷酸氫二鉀59g、磷酸二氫鉀12g,混勻得到培養基粉末;
將混勻後的培養基粉末均勻平攤開在無菌環境中,紫外線照射1h後放入無菌容器中,用無菌玻璃棒攪拌培養基粉末的同時噴灑75%酒精,將培養基粉末溼潤到一定程度後,用大孔徑12目檢驗篩過濾;
過濾後的顆粒放入40目收集篩,收集篩過濾後,將收集篩上保留的顆粒放入無菌託盤,無菌託盤放入普通超淨臺,用超淨颱風機風乾,風乾的同時進行紫外照射1-2小時,風乾後即製備完成顆粒培養基;
大孔徑檢驗篩上的大顆粒、收集篩篩下的小顆粒及培養基粉末重新放入無菌容器造粒直至所有培養基粉末形成顆粒培養基。
將製備好的顆粒培養基加入無菌水復溶,肉眼可見在1分鐘內即完全溶解。溶解後培養基pH值為6.93,顏色透明,溶解後液體與常規製備的培養基液體基本相同,說明顆粒培養基成分在配製過程中改變較少,能保持基本的性能需求。
進一步驗證製備的顆粒培養基是否汙染細菌以及對大腸桿菌ATCC25922的培養情況,結果顯示復溶後的顆粒培養基在37℃培養3天後,無雜菌生長,說明製備過程中紫外性和75%酒精有很好的滅菌效果。並且接入大腸桿菌的復溶培養基在培養24小時後,即可見明顯的菌生長,菌濁度與現配的液體培養基濁度相當,說明製備過程中培養基各成分的營養等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