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環境保護功能的陶瓷生產專用除塵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4-04-06 14:03:05

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環境保護功能的陶瓷生產專用除塵設備。
背景技術: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人們早在約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常見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較高,但可塑性較差。除了使用於食器、裝飾上外,陶瓷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亦扮演著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資源黏土經過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質具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幹可雕,全乾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幾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其用法之彈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種創意的應用。發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在陶瓷生產時需要對陶瓷進行打磨,目前陶瓷廠用的噴淋除塵器,一般將帶有灰塵或釉料的空氣穿過兩層水幕,過濾一部分灰塵或釉料,再通過過濾網過濾掉一部分灰塵或釉,但是噴頭產生的水滴不足以包圍灰塵,使得除塵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環境保護功能的陶瓷生產專用除塵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環境保護功能的陶瓷生產專用除塵設備,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內部設有離心風機和控制裝置,所述離心風機的進風口設置有水膜除塵裝置,所述離心風機的出風口設置有排風窗,所述水膜除塵裝置包括循環水箱和過濾板,所述循環水箱位於主體的底部,所述循環水箱上設有進水口、排水口、循環泵,所述過濾板活動設置在所述主體的一側,所述過濾板的頂部設有噴頭,所述過濾板的底部設有集水槽,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晶片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裝置與離心風機和循環泵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噴頭設有若干組,且噴頭均勻排布在所述濾板的頂部,所述噴頭通過循環管道與所述循環泵連接。
優選的,所述循環管道的底部設有過濾器。
優選的,所述集水槽為凹型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通過回水管道與所述循環水箱相通。
優選的,所述過濾板內部為帶有小孔的織網組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含有灰塵的氣體通過在離心風機的吸引下進入水膜除塵裝置,含塵氣體通過過濾板進行過濾,過濾板在循環泵的作用下形成水膜過濾層,循環泵將循環水箱內的抽取通過噴頭均勻噴出,灰塵通過過濾板時被吸附加溼,含塵的水通過集水槽進入循環水箱進行循環利用,可通過進水口、排水口對水進行更換,實現陶瓷生產氣體淨化除塵,降低了氣體中的灰塵,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節能、生產成本低、有利於生產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過濾板示意圖。
圖中:1-集水槽;2-循環泵;3-過濾板;4-噴頭;5-循環管道;6-主體;7-離心風機;8-排風窗;9-進水口;10-循環水箱;11-排水口;12-過濾器;13-回水管道;14-控制裝置;15-控制面板;16-水膜除塵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環境保護功能的陶瓷生產專用除塵設備,包括主體6,所述主體6內部設有離心風機7和控制裝置14,所述離心風機7的進風口設置有水膜除塵裝置16,所述離心風機7的出風口設置有排風窗8,所述水膜除塵裝置16包括循環水箱10和過濾板3,所述循環水箱10位於主體6的底部,所述循環水箱10上設有進水口9、排水口11、循環泵2,所述過濾板3活動設置在所述主體6的一側,所述過濾板3的頂部設有噴頭4,所述過濾板3的底部設有集水槽1,所述控制裝置14包括控制晶片和控制面板15,所述控制裝置14與離心風機7和循環泵2電連接。
所述噴頭4設有若干組,且噴頭4均勻排布在所述過濾板3的頂部,所述噴頭4通過循環管道5與所述循環泵2連接;所述循環管道5的底部設有過濾器12;所述集水槽1為凹型水槽,所述集水槽1的底部通過回水管道13與所述循環水箱10相通;所述過濾板3內部為帶有小孔的織網組成。
工作原理:使用時,含有灰塵的氣體通過在離心風機7的吸引下進入水膜除塵裝置16,含塵氣體通過過濾板3進行過濾,過濾板3在循環泵2的作用下形成水膜過濾層,循環泵2將循環水箱10內的抽取通過噴頭4均勻噴出,灰塵通過過濾板3時被吸附加溼,含塵的水通過集水槽1進入循環水箱10進行循環利用,可通過進水口9、排水口11對水進行更換,實現陶瓷生產氣體淨化除塵,降低了氣體中的灰塵,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節能、生產成本低、有利於生產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等優點。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