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廢水的電催化氧化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4-04-06 12:46:05 2
本發明涉及含油廢水的電催化氧化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有機廢水特別是高鹽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一直是國內眾多環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門關注的難題。隨著我國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各種新型的化工產品被應用到各行各業,特別是醫藥、化工、電鍍、印染等重汙染工業中,在提高產品質量、品質的同時也帶了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主要表現在:廢水中有機汙染物濃度高、結構穩定、生化性差,常規工藝難以實現達標排放,且處理成本高,給企業節能減排帶來極大的壓力。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油廢水的電催化氧化處理工藝,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微電解設備中填充的微電解填料產生原電池效應對廢水進行處理;當通水後,在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電位差達1.2v的原電池;原電池以廢水做電解質,通過放電形成電流對廢水進行電解氧化和還原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汙染物的目的。
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oh]、[h]、[o]、fe2+、fe3+與廢水中的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fe2+進一步氧化成fe3+,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絮凝活性,在加鹼調ph值後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絮凝能力高於一般藥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絮凝水體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
本發明主要作用在於脫色和降低cod,一方面將廢水中的發色基團氧化並打斷,達到脫色效果,並進一步降解;另一方面,將廢水中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氧化成小分子物質增加b/c比,如果是碳氫化合物可以最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本發明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理想工藝,本發明工藝用於高鹽、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還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基於電化學、氧化-還原、物理以及絮凝沉澱的共同作用。
本發明具有適用範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處理時間短、操作維護方便、電力消耗低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工業廢水的預處理和深度處理中。
本發明具有如下特點:
(1)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半小時至數小時。
(2)作用有機汙染物質範圍廣,如:含有偶氟、碳雙鍵、硝基、滷代基結構的難除降解有機物質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3)工藝流程簡單、使用壽命長、投資費用少、操作維護方便、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穩定。處理過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電解填料。填料只需定期添加無需更換,添加時直接投入即可。
(4)廢水經微電解處理後會在水中形成原生態的亞鐵或鐵離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劑更好的混凝作用,無需再加鐵鹽等混凝劑,cod去除率高,並且不會對水造成二次汙染。
(5)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去除率高,同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6)該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澱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
(7)對已建成未達標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工程,用該技術作為已建工程廢水的預處理,即可確保廢水處理後穩定達標排放。也可將生產廢水中濃度較高的部分廢水單獨引出進行微電解處理。
(8)該技術各單元可作為單獨處理方法使用,又可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工藝,利於汙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
本發明適用的廢水種類包括:化工廢水、焦化廢水、農藥廢水、樹脂廢水、製革廢水、電鍍廢水、澱粉廢水、醫藥廢水、染料廢水、橡膠廢水、助劑廢水、垃圾滲濾液等工業廢水。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本發明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含油廢水的電催化氧化處理工藝,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微電解設備中填充的微電解填料產生原電池效應對廢水進行處理;當通水後,在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電位差達1.2v的原電池;原電池以廢水做電解質,通過放電形成電流對廢水進行電解氧化和還原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汙染物的目的。
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oh]、[h]、[o]、fe2+、fe3+與廢水中的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fe2+進一步氧化成fe3+,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絮凝活性,在加鹼調ph值後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絮凝能力高於一般藥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絮凝水體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
本發明適用下列廢水:
⑴.染料、化工、製藥廢水;焦化、石油廢水;------上述廢水處理水後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⑵.印染廢水;皮革廢水;造紙廢水、木材加工廢水;------對脫色有很好的應用,同時對cod與氨氮有效去除。
⑶.電鍍廢水;印刷廢水;採礦廢水;其他含有重金屬的廢水;------可以從上述廢水中去除重金屬。
⑷.有機磷農業廢水;有機氯農業廢水;------大大提高上述廢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油廢水的電催化氧化處理工藝,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微電解設備中填充的微電解填料產生原電池效應對廢水進行處理;當通水後,在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電位差達1.2V的原電池;原電池以廢水做電解質,通過放電形成電流對廢水進行電解氧化和還原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汙染物的目的。本發明主要作用在於脫色和降低COD,一方面將廢水中的發色基團氧化並打斷,達到脫色效果,並進一步降解;另一方面,將廢水中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氧化成小分子物質增加B/C比。本發明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理想工藝,用於高鹽、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還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飛;許縣明;姜廣朋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蘇州久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8.07
技術公布日: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