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植生混凝土的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及其製備方法
2024-04-07 05:17:05 1
一種適用植生混凝土的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植生混凝土的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及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處理步驟:(1)將選鐵後的鋼渣過篩,取粒徑介於19~26mm的顆粒用高壓水衝洗,自然晾乾;(2)將比表面積為300~400m2/Kg的粉狀肥料與鋼渣顆粒混合,直至肥料粉末填充於鋼渣顆粒的孔隙;(3)將處理後的鋼渣顆粒浸泡於由40~65%水泥、10~30%礦渣和16~30%水(質量百分數)混合攪拌成均勻的漿液中10秒後取出,並自然風乾,得到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本發明所提供的鋼渣骨料自身攜帶營養組分,能在服役期間緩慢釋出,提高植生混凝土的保肥性;將工業廢渣鋼渣變廢為寶,減輕環境與社會負荷;原料易得,工藝簡單。
【專利說明】一種適用植生混凝土的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植生混凝土的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及其製備方法,屬於環保建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植生混凝土是由表面包覆一層水泥漿體的粗集料相互粘結而成的形如「米花糖」似多孔結構的特種功能性建築材料,其內部存在大量連續孔隙且鹼度適中,適用於水利、交通樞紐和廢渣山的固土護坡及綠化美觀。但是,植生混凝土其內部幾乎無營養組分,在植物生長初期,經常由於營養不良而幹黃、枯萎甚至死亡,無法起到綠化美觀和淺根加筋、深根錨固的穩定土壤作用。因此,植生混凝土的應用範圍被嚴重限制。
[0003]鋼渣是煉鋼工業的副產品,由於其化學成分波動大、膠凝活性差等原因利用率不到20%,目前我國累計堆存的鋼渣高達5億噸,不但佔用大量耕地,而且嚴重汙染周邊的水土環境,甚至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
[0004]鑑於以上情況,本發明利用鋼渣由於1650°C下揮發組分溢出而造成的表層多孔結構,吸納肥料,並以膠凝材料包裹製備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以期提高植生混凝土的保肥性。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用植生混凝土的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及其製備方法。用該方法製備的鋼渣骨料由於自身攜帶營養組分,能在服役期間緩慢釋出,從而提高植生混凝土的保肥性。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適用植生混凝土的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及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處理步驟:
(1)將選鐵後的鋼渣過篩,取粒徑介於1916mm的顆粒用高壓水衝洗,自然晾乾;
(2)將比表面積為30(T400m2/Kg的粉狀肥料與鋼渣顆粒混合,直至肥料粉末填充於鋼渣顆粒的孔隙;
(3)將處理後的鋼渣顆粒浸泡於由40-65%水泥、10^30%礦渣和16~30%水(質量百分數)混合攪拌成均勻的漿液浸中10秒後取出,並自然風乾,得到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
[0007]本發明所述的肥料為硫酸銨,氮含量> 21% ;所述的水泥為P.042.5矽酸鹽水泥,其比表面積介於35(T400m2/Kg ;所述的礦渣的比表面積介於33(T385m2/Kg。
[0008]本發明的突出優點在於:
(1)本發明所製備的鋼渣骨料自身攜帶營養組分,能在服役期間緩慢釋出,提高植生混凝土的保肥性;
(2)將工業廢渣鋼渣變廢為寶,減輕環境與社會負荷;
(3)原料易得,工藝簡單。【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
(1)將選鐵後的鋼渣過篩,取粒徑介於1916mm的顆粒用高壓水衝洗,自然晾乾;
(2)將比表面積為342±5m2/Kg的肥料與鋼渣顆粒混合,直至肥料粉末填充於鋼渣顆粒的孔隙;
(3)將處理後的鋼渣顆粒浸泡於由45%水泥、28%礦渣和27%水(質量百分數)混合攪拌成均勻的漿液中10秒後取出,並自然風乾,得到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
[0010]按照GB/T14685-2011《建築用卵石、碎石》測得鋼渣骨料的吸水率為1.41%。浸水30天氮累積釋放量達55.1%,浸水60天氮累積釋放量達70.9%。
[0011]實施例2
(1)將選鐵後的鋼渣過篩,取粒徑介於1916mm的顆粒用高壓水衝洗,自然晾乾;
(2)將比表面積為351±5m2/Kg的肥料與鋼渣顆粒混合,直至肥料粉末填充於鋼渣顆粒的孔隙;
(3)將處理後的鋼渣顆粒浸泡於由58%水泥、20%礦渣和22%水(質量百分數)混合攪拌成均勻的漿液中10秒後取出,並自然風乾,得到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
[0012]按照GB/T14685-2011《建築用卵石、碎石》測得鋼渣骨料的吸水率為1.42%。浸水30天氮累積釋放量達63.7%,浸水60天氮累積釋放量達77.1%。
[0013]實施例3
(1)將選鐵後的鋼渣過篩,取粒徑介於1916mm的顆粒用高壓水衝洗,自然晾乾;
(2)將比表面積為385±5m2/Kg的肥料與鋼渣顆粒混合,直至肥料粉末填充於鋼渣顆粒的孔隙;
(3)將處理後的鋼渣顆粒浸泡於由63%水泥、14%礦渣和23%水(質量百分數)混合攪拌成均勻的漿液中10秒後取出,並自然風乾,得到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
[0014]按照GB/T14685-2011《建築用卵石、碎石》測得鋼渣骨料的吸水率為1.42%。浸水30天氮累 積釋放量達65.2%,浸水60天氮累積釋放量達78.0%。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植生混凝土的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處理步驟: (1)將選鐵後的鋼渣過篩,取粒徑介於1916mm的顆粒用高壓水衝洗,自然晾乾; (2)將比表面積為30(T400m2/Kg的粉狀肥料與鋼渣顆粒混合,直至肥料粉末填充於鋼渣顆粒的孔隙; (3)將處理後的鋼渣顆粒浸泡於由40-65%水泥、10^30%礦渣和16~30%水(質量百分數)混合攪拌成均勻的漿液中10秒後取出,並自然風乾,得到肥效緩釋型鋼渣骨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為硫酸銨,氮含量>2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為P.042.5矽酸鹽水泥,其比表面積介於35(T400m2/Kg。
4.如權利要求1所 述的礦渣的比表面積介於33(T385m2/Kg。
【文檔編號】C04B28/04GK103964952SQ201410175215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9日
【發明者】宮晨琛, 黃慶亮, 蘆令超, 王守德 申請人: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