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溫溼度獨立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4-06 16:14: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處理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溫溼度獨立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許多工藝過程,如噴塗等的工藝用風的溫溼度有要求,並且需要常年保證,一般比空調要求高,如要求全新風,要求的相對溼度較低,如小於50%。
現有採用的是製冷的除溼方式,通過製冷方式使空氣中水分達到飽和狀態,結露冷凝出來,然後再升溫達到送風溫度,送入到室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採用吸附式轉輪解決溼度控制,溫度控制則由製冷來處理,相互不幹擾,實現獨立控制的溫溼度獨立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溫溼度獨立控制系統,包括除溼降溫系統和再生新風系統;
所述除溼降溫系統包括除溼管路,以及依次設於所述除溼管路上的過濾器、風閥、表冷器、轉輪除溼區、二次表冷器、送風風機;高溫高溼空氣通過除溼管路先經過過濾器進入表冷器降溫除溼,然後進入轉輪除溼區除溼,再經過二次表冷器降溫後經送風風機送出;
所述再生新風系統包括再生管路,以及依次設於所述再生管路上的再生過濾器、再生加熱器、轉輪再生區、再生風機;再生新風經再生過濾器進入再生加熱器加熱,然後進入轉輪再生區將轉輪上吸附劑內的水分吸出來,然後由再生風機排出。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在所述送風風機的出口處設有溫溼度監測器。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轉輪除溼區和所述轉輪再生區組成一完整的轉輪,且其中轉輪除溼區和轉輪再生區的面積比為3:1。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包括與所述二次表冷器、所述再生加熱器電連接的PLC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吸附式)轉輪來處理溼度,讓製冷來對溫度進行控制,溼度控制和溫度控制相互分開、獨立,便於控制的正確性、穩定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除溼管路,2過濾器,3風閥,4表冷器,5轉輪除溼區,6二次表冷器,7送風風機,8再生管路,9再生過濾器,10再生加熱器,11轉輪再生區,12再生風機,13溫溼度監測器,14PLC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照圖1所示,一種溫溼度獨立控制系統,包括除溼降溫系統和再生新風系統;除溼降溫系統包括除溼管路1,以及依次設於除溼管路1上的過濾器2、風閥3、表冷器4、轉輪除溼區5、二次表冷器6、送風風機7;高溫高溼空氣通過除溼管路1先經過過濾器2進入表冷器4降溫除溼,然後進入轉輪除溼區5除溼,再經過二次表冷器6降溫後經送風風機7送出;再生新風系統包括再生管路8,以及依次設於再生管路8上的再生過濾器9、再生加熱器10、轉輪再生區11、再生風機12;再生新風經再生過濾器9進入再生加熱器10加熱,然後進入轉輪再生區11將轉輪上吸附劑內的水分吸出來,然後由再生風機12排出。
本實用新型在送風風機7的出口處設有溫溼度監測器13,實時監測排出的氣體溼度和溫度。
本實用新型的轉輪除溼區5和轉輪再生區11組成一完整的轉輪,且其中轉輪除溼區5和轉輪再生區11的面積比為3:1。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與二次表冷器6、再生加熱器10電連接的PLC控制器14。
本實用新型的工藝流程:
除溼降溫系統:高溫高溼空氣通過除溼管路1首先經過過濾器2進入表冷器4進行降溫除溼,然後進入轉輪除溼區5進行深度除溼,轉輪表面設有用於吸附水分的吸附劑,且轉輪除溼區5出風為高溫低溼空氣,再經過二次表冷器6,進行降溫處理,得到低溫低溼的空氣由送風風機7送出。
再生新風系統:再生新風通過再生管道8經過再生過濾器9進入再生加熱器10加熱到高溫,然後逆向通過轉輪再生區11,將吸附劑內的水分吸出來並帶走,同時恢復轉輪的除溼能力,最後通過再生風機12排到外界,整個過程為一個反覆除溼與再生的周期性過程,從而保證連續除溼效果,得到狀態穩定的乾燥氣流。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