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枸杞鹽鹼地人工栽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4-01-18 03:44:15 1
專利名稱:黑果枸杞鹽鹼地人工栽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黑果枸杞鹽鹼地人工栽培技術
本發明涉及一種鹽鹼地農業,尤其是利用重鹽鹼地栽培的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
經檢索未找到同類栽培技術。黑果枸杞鹽鹼地人工栽培技術解決了野生黑果枸杞苗不齊、 成熟不一致、產量低等缺點。
本發明將提供一種可使黑果枸杞產量大幅提高,充分利用我國遼闊鹽鹼地和灘涂土地資 源的黑果枸杞人工栽培技術。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1)基質育苗;(2)選擇鹽鹼地、整地、施基肥、 準備移栽;(3)移栽;(4)灌溉;(5)田間管理(劃土、除草、常規病蟲害防治等);(6)株 冠整形固定,以防止枝條匍匐和下垂(立樁或搭架);(7)花果期管理;(8)採收;(9)採後 處理。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1)栽培黑果枸杞的土地包括鹽鹼化耕地、重 鹽鹼地、鹽鹼荒地、沿海灘涂;(2)整地按"陽畦"進行,在高起的壟上栽培,壟寬1米, 壟高0.3米,溝寬0.5米為宜;(3)灌溉水源根據水源採用淡水、地下鹹水、淡水與海水混合 水,偶爾可用海水;(4)定植後的株距以0.6米為適宜。
這種涉及鹽鹼地農業,尤其是利用重鹽鹼地栽培的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其特殊之 處在於
1. 本發明提出了鹽鹼地栽培黑果枸杞的實施方案,填補了黑果枸杞人工栽培技術的空 白,對促進我國鹽鹼地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技術的推廣將對我國鹽鹼地區"三農"產 生積極影響,有利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
2. 黑果枸杞人工栽培可以充分利用鹽鹼荒地、重鹽鹼地、次生鹽漬化耕地、沿海灘涂資 源,拓展可耕地面積。同時,黑果枸杞可利用地下鹹水,甚至海水澆灌,可以節約淡水資源。
3. 灘涂大面積種植黑果枸杞,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固沙防風,吸收二氧化碳,減輕溫室
效應,改善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
4. 本發明提出的"株冠整形固定技術",是採用立樁或搭架方法防止枝條匍匐和下垂,,
從而大大提高黑果枸杞產量,並解決了採收困難的難題。
5. 本發明人工種植的黑果枸杞是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保健食品和原料,也用於鹽鹼荒地
綠化、護坡。
黑果枸杞人工栽培步驟如下
1. 基質育苗
由於黑果枸杞種子小,幼苗生長緩慢,因此適宜先育苗後移栽定植的方法。基質育苗用 的基質可以是沙子、菜園土或者沙土混合。首先將基質按照常規混入一定的化肥或幹的有機
肥料,用淡水澆透。將種子在表面撒播後覆蓋約0.5-1釐米後的沙子或沙土。以後常規灌水、 常規管理。播種時間在3月底4月初。
2. 整地栽培黑果枸杞的土地包括次生鹽鹼化耕地、重鹽鹼地、鹽鹼荒地、沿海灘涂等。首先深 耕鬆土。如果是多年荒地,宜於在去年冬季就整地晾曬一個冬季。
施用基肥。基肥可用腐熟好的圈肥(每畝l-2噸)或者市售的有機肥料(每畝200"600 公斤),同時撒入磷肥(含鈣)。
整地按"陽畦"進行,在高起的壟上栽培,壟寬1米,壟高0.3米,溝寬0.5米為宜。
3. 移栽
待幼苗長至10_15釐米高時,可準備移栽。移栽一定選擇生長健壯、 一致的幼苗。 按照株距0.6釐米進行穴栽,每穴可栽2-3棵,以備間苗,去劣存優。定植後在根周圍用 土圍起圓形土堰,土堰直徑0.4米左右,用淡水向土堰內灌根, 一定灌透。
4. 灌溉
在移栽10天內,灌溉用水最好用淡水,以利更好緩苗。在以後可用淡水、地下鹹水、淡 水與海水混合水,偶爾可用海水進行澆灌。根據水源情況,除了穴灌外,也可考慮用漫灌方 法,從溝中引水,水漫灌到壟上。
灌溉次數要因地制宜。黑果枸杞比較耐旱,因此澆灌次數不宜太多。根據當地條件及時 進行排灌水,防澇。
5.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包括劃土、除草等、追肥、病蟲害防治等,按照常規進行。
(1) 由於鹽鹼地表面容易板結,因此比傳統作物劃土次數要適當增加,以利根部透氣。
(2) 根據土地情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防止雜草叢生,與植株爭肥和傳播病蟲害。
(3) 追肥。追肥採用穴施的方法。在花期前的生長期一般追肥2至3次以促苗、攻杆, 肥料以氮肥為主,輔以P、 K複合肥。
(4) 病蟲害防治。黑果枸杞的病害主要有黑果病和根腐病兩種,多發生在雨季。可在發 病初期噴波爾多液(l: 1: 200)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防冶。根腐病發病初期可用50%的多 菌靈1000至1500倍液灌根防治。隨著根腐病發作,病株莖基部變黑腐爛,地上枝葉發黃, 最後全株死亡,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並用石灰或70%的五氯硝基苯消毒病株周圍土壤。黑 果枸杞的蟲害比較少見,如發生可常規防治。
6. 株冠整形固定。
株冠整形固定是黑果枸杞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由於黑果枸杞枝條容易匍匐和下垂,要 及時進行修剪整枝,株冠整形固定。 一般在種植第一年的秋天進行。
(1) 採用"立樁"方法,就是在每株植株根附近埋設水泥樁或木樁、竹竿,直徑5-10釐 米左右,高度約1.7米,然後利用耐腐的細尼龍細繩等將植株枝條從植株0.5米高度處環行向 上固定在立樁上,枝條在環行線以內。根據植株高度適時調節高度,以利於枝條向上生長, 枝條與地平線角度不小於45度角為宜。
(2) 採用"搭架"辦法,就是在每株植株根附近埋設人字形支架,材料可選用2釐米左 右直徑的竹竿,支架交叉處在植株50-100釐米高度以上,根據植株高度適時調節。利用耐腐 的細尼龍細繩將枝條固定在支架上,枝條與地平線角度不小於45度角為宜。
7. 花果期管理
黑果枸杞喜肥,花果期較長,應該注意施肥。花果期肥料逐漸從花期以前的N肥為主, 轉變為以磷、鉀為主,輔以氮肥。同時追施微量元素肥料2-3次。
8. 採收
黑果枸杞果實成熟後要及時採收,目前主要以人工採收。採收人員要做好防護,戴護袖 和手套進行。
9. 採後處理
採收後要根據黑果枸杞的利用情況立即作好採後處理。如果作為藥材,立即曬乾或烘乾, 如果作為搾汁原料,應立即做保鮮和冷藏處理。 本發明下面將結合實例做進一步的詳述
黑果枸杞(AKCi'"歷777We/7i'C"邁)屬於茄科枸杞屬,灌木,漿果球形,成熟時黑紫色,汁
液呈紫色,花期4-5,果期7-10月。 一般在栽培後的第二年即開始開花。黑果枸杞的典型特 徵是高度耐鹽,屬於鹽生植物。
黑果枸杞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藏藥稱"旁瑪",其味甘、性平,清心熱,用於治療心熱 病、心臟病、月經不調、停經等病症。
黑果枸杞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游離胺基酸、有機酸、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C、 Bl、 B2等各種營養成分。黑果枸杞果肉中維生素C的含量較豐富,可用於補充人體維生素C 的不足。黑果枸杞果實中檢測出17種胺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都有,從含量上看, 谷氮酸、天門冬胺基酸、精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較高。胺基酸 多數呈游離狀態,游離胺基酸約佔胺基酸總量的50% ,有利於人體直接吸收。黑果枸杞中含 豐富的微量元素,由於微量元素對多種酶的活性和核酸、蛋白質的合成、機體免疫和細胞增 殖等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可用於防癌治癌。
黑果枸杞的果實色素含量高,果汁顏色鮮豔、在不同pH值、不同加熱時間、不同溫度條 件下穩定性好,著色力強、資源豐富、加工工藝簡單,適於入藥,又有食用習慣,是國內急 需的理想食用天然花色甙,可取代人工合成的偶氮色素,廣泛應用於藥品和食品中。
在對黑果枸杞生物學特性、營養價值進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發明人發明了黑果枸杞鹽 鹼地人工栽培技術。利用該技術人工栽培黑果枸杞,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解決了鹽鹼地、 灘涂地開發利用問題。黑果枸杞鹽鹼地人工栽培技術結束了該種植物沒有人工栽培的歷史, 為黑果枸杞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同時為鹽鹼地開發利用找到了一條很有前景的方向, 將有力促進鹽鹼地區農業發展。
權利要求
1.一種涉及鹽鹼地農業,尤其是利用重鹽鹼地栽培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1)基質育苗,基質可以是沙子、菜園土或者沙土混合。種子撒播後覆蓋約0.5-1釐米厚的沙子或沙土。常規灌水、常規管理。(2)栽培黑果枸杞的土地包括次生鹽鹼化耕地、重鹽鹼地、鹽鹼荒地、沿海灘涂等。首先深耕鬆土,施用基肥。基肥可用腐熟圈肥或者市售有機肥料,同時撤入磷肥(含鈣)。整地按「陽畦」進行。(3)待幼苗長至10-15釐米高時,可準備移栽。(4)灌溉可用淡水、地下鹹水、淡水與海水混合水,偶爾可用海水進行澆灌。根據水源情況,除了穴灌外,也可考慮用漫灌方法。(5)田間管理包括劃土、除草等、追肥、病蟲害防治等,按照常規進行。(6)株冠整形固定黑果枸杞高產的關鍵技術之一。(7)花果期較長,應該注意施肥。(8)果實實行人工採收。(9)採收後做好採後處理,立即曬乾、烘乾或者做保鮮、冷藏處理。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先育苗後移栽。播種時間在3月底至4月初。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整地按"陽畦"進行,在 高起的壟上栽培,壟寬1米,壟高0.3米,溝寬0.5米為宜。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 一定選擇生長健壯、 一致 的幼苗移栽。按照株距0.6米進行穴栽,每穴可栽2-3棵,以備間苗。定植後在根周圍用 土圍起圓形土堰,直徑0.4米左右。移栽後的10天內用淡水灌溉,以利更好緩苗。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由於鹽鹼地表面容易板結, 比傳統作物劃土次數要適當增加,以利根部透氣。追肥採用穴施的方法。在生長期肥料以 氮肥為主,輔以磷、鉀肥。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株冠整形固定一般在種植 第一年的秋天進行,採用"立樁"方法和"搭架"辦法,枝條與地平線角度不小於45度 角為宜。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花果期較長,應注意施肥, 肥料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同時追施微量元素肥料2-3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鹽鹼地農業,尤其是利用重鹽鹼地栽培的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其步驟如下基質育苗→整地→移栽→灌溉→田間管理(劃土、除草等、追肥、病蟲害防治)→株冠整形固定→花果期管理→採收→採後處理。可達到作物化生產,開發沿海灘涂和鹽鹼荒地,利用重鹽鹼地生產具有極高藥用價值的果實及深加工產品。
文檔編號A01G1/00GK101176407SQ200710100718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4日
發明者馮立田 申請人:馮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