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點系泊浮筒主體用錨鏈筒的製作方法
2024-01-18 09:42:15 1
專利名稱:單點系泊浮筒主體用錨鏈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錨鏈,更具體地說,涉及海洋工程中單點系泊浮筒中的錨鏈筒。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單點系泊浮筒是一個直徑大約12米高約5米的封閉筒結構(圖中標號61所示),工作狀態時整體漂浮在海面,對海洋油輪進行系泊固定。其本身是通過6根大型錨鏈抓附在海床上來保持定位。現有技術多依靠鑄造及鍛造方法來製作,存在製作複雜、材料損耗大等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錨鏈筒的結構以及結構中各個部分的組合方式,從而達到簡化結構、方便製作的目的。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單點系泊浮筒主體用錨鏈筒,包括上部圓筒及下部馬鞍形結構。其中,所述馬鞍形結構包括位於半側的半直管、位於另半側與所述半直管側端面拼接的帶弧三角板和彎管;所述馬鞍形結構的下部以水平方式平行嵌設有嵌入底板和嵌入板。所述嵌入底板和嵌入板之間橫縱交錯方式設置有加強筋以及外圍立式設置圍板。此外,位於所述馬鞍形結構的上部兩側還設置有過度圓弧板。上述各個部件的連接以焊接方式連接。本發明錨鏈筒的結構簡單、製作方便,能夠有效保證加工質量,降低加工成本。
[0007]圖1是單點系泊浮筒主體結構示意圖;[0008]圖2是圖1中M處錨鏈筒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0009]圖3是圖2中B-B向剖視結構示意圖;[0010]圖4是圖2中C-C向剖視結構示意圖;[0011]圖5是圖2中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0012]圖6是圖2中D-D向剖視結構示意圖;[0013]圖7是本發明錨鏈筒下部結構的立體示意圖;[0014]圖8是本發明錨鏈筒整體結構的分解示意圖;[0015]圖9是製作本發明錨鏈筒馬形部分的彎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系泊浮筒的錨鏈是通過一個稱為錨鏈筒的管狀結構進入海底的。錨鏈筒大體由兩部分組成,即直管段部分和馬鞍形部分。具體說,如圖3-8所示,本發明單點系泊浮筒主體用錨鏈筒,包括上部圓筒5及下部馬鞍形結構。其中,馬鞍形結構包括位於半側的半直管3、位於另半側與所述半直管側端面拼接的帶弧三角板2和彎管1。馬鞍形結構的下部以水平方式平行嵌設有嵌入底板6和嵌入板8,嵌入底板6和嵌入板8之間橫縱交錯方式設置有加強筋9以及外圍立式設置圍板 7。此外,位於馬鞍形結構的上部兩側還設置有過度圓弧板4。圖9為製作馬鞍形結構中彎管1的整體結構,通過切割圖9中的彎管獲得半個彎管,從而實現馬鞍形結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單點系泊浮筒主體用錨鏈筒,其特徵在於,包括上部圓筒(5)及下部馬鞍形結構;其中,所述馬鞍形結構包括位於半側的半直管(3)、位於另半側與所述半直管側端面拼接的帶弧三角板(2)和彎管(1);所述馬鞍形結構的下部以水平方式平行嵌設有嵌入底板(6)和嵌入板(8),所述嵌入底板(6)和嵌入板⑶之間橫縱交錯方式設置有加強筋(9)以及外圍立式設置圍板(7); 此外,位於所述馬鞍形結構的上部兩側還設置有過度圓弧板(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單點系泊浮筒主體用錨鏈筒,包括上部圓筒5及下部馬鞍形結構;其中,所述馬鞍形結構包括位於半側的半直管3、位於另半側與所述半直管側端面拼接的帶弧三角板2和彎管1;所述馬鞍形結構的下部以水平方式平行嵌設有嵌入底板6和嵌入板8,所述嵌入底板6和嵌入板8之間橫縱交錯方式設置有加強筋9以及外圍立式設置圍板7;此外,位於所述馬鞍形結構的上部兩側還設置有過度圓弧板4。本實用新型錨鏈筒的結構簡單、製作方便,能夠有效保證加工質量,降低加工成本。
文檔編號B63B21/14GK202193180SQ20112029448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2日
發明者宋清竹, 崔建偉 申請人: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