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簡易吸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4-01-18 21:56:15 1
專利名稱:一種簡易吸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水裝置。
背景技術:
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由于振搗、平倉,將會有部分水分從混凝土中分離出來,在倉面形成各種大小不一的「水坑」,導致不能及時覆蓋混凝土。為清除這些積水,以往採用人工舀、棉紗、破布蘸除,費時、費工、費力。
發明內容針對混凝土澆築等施工過程中的積水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快速清除積水,保證混凝土澆築中的二次及時覆蓋,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結構簡單的簡易吸水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簡易吸水器,包括主水管,在主水管一側設有支水管,主水管與支水管相通,在主水管內設有噴嘴。噴嘴為一錐形管。主水管與支水管之間的夾角a在25 - 35°之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簡易吸水器,結構簡單,採用負壓吸水的工作原理,能夠在施工現場簡單、快速地將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產生的積水抽出排走,或用於清理建基面的小坑內積水,使用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結構一種簡易吸水器,包括主水管1,在主水管1 一側設有支水管2,主水管1與支水管2相通,在主水管1內設有噴嘴3。噴嘴3為一錐形管。主水管1與支水管2之間的夾角a在25 — 35°之間。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時,採用匹配的塑料管與主水管1的進口 4連接,塑料管的另一端接上自來水管,水壓不小於0. 6MPa,採用匹配的塑料管與支水管2的進口 5連接,塑料管的另一端伸入需吸除的積水中;開啟自來水,使自來水通過噴嘴3從主水管1的出口 6流出;當自來水流過噴嘴3後,由於噴嘴3為一錐形管,兩端直徑不同,導致水的流速驟然增大,使主水管1的出口管段形成負壓,從而使積水沿著支水管2流動,最終通過主水管1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簡易吸水器,包括主水管(1 ),其特徵在於在主水管(1) 一側設有支水管(2), 主水管(1)與支水管(2 )相通,在主水管(1)內設有噴嘴(3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吸水器,其特徵在於噴嘴(3)為一錐形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吸水器,其特徵在於主水管(1)與支水管(2)之間的夾角a在25 - 35°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簡易吸水器,包括主水管,在主水管一側設有支水管,主水管與支水管相通,在主水管內設有噴嘴。噴嘴為一錐形管。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簡易吸水器,結構簡單,採用負壓吸水的工作原理,能夠在施工現場簡單、快速地將混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產生的積水抽出排走,或用於清理建基面的小坑內積水,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E04G21/00GK202055533SQ20112012086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2日
發明者莊丹, 張麗娜, 徐善威, 耿冰, 詹劍霞, 趙之梁, 金正華, 黃家權 申請人: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