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良心的作文話題
2024-11-18 02:55:11 1
良心是一顆心純正的體現,是我們生而為人最重要的品質。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快來看看吧。
良心的底線作文【篇一】
人一生要經歷無數的誘惑,讓自己去做違背道德,違背良心的事。只有那些在誘惑面前,仍然堅守自己的良心的底線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而那些因為種種原因,或是因為一時邪念,或是因為社會條件使然而屢次越過自己的良心底線的人,最後都會遭受應有的懲罰。
曾經在一本書中讀到過一篇名為《竹篾》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因為一時邪念,故意踩住了鄰居家的小孩手裡拿的竹篾,使得小孩的手被割傷了.主人公事後也非常後悔,他在文章的最後感嘆了一句:「我當初為什麼要踩住那根竹篾啊!」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因一時邪念而後悔終生的人事後的心理狀態的真實寫照吧。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們本來是善良的,但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卻使得他們墮落了。司湯達名著《紅與黑》中的於連,本來在其父的鋸木廠中幹活,後在市長家中任教。由於不滿於市長對他的蔑視,他佔有了市長夫人。此事被市長的競爭對手揭發,於連被迫進了神學院。在院中,他依靠徹徹底底的偽君子手段換取了院長的信任,並被推薦到一位宮廷大臣家中供職。在那裡,他用一連串的虛偽,得到了這位大臣的賞識,並獲得了其女馬蒂爾德的愛情。此時,市長夫人在懺悔牧師的引導下揭發了他,他潛入教堂,槍傷市長夫人,最後被送上斷頭臺。於連本來是一個有理想、有鬥志的青年人,但他最後卻墮落成了一個偽君子,這是於連的悲劇。他的悲劇,是一個出身貧賤的青年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才能無法被發現以及理想無法被實現而造成的。
相反地,那些遵守了內心的道德以及良心底線的人,卻往往獲得了成功,他們開始時被看成是傻瓜,但到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所做的是大智慧。《心靈雞湯》中講過一個故事,有一位制磚廠的廠長,他非常討厭他的一位競爭對手,因為這位競爭對手經常使用非法手段如打騷擾電話、誣告等手段來陷害自己。但是他卻並沒有用相同的手段來回敬對方,而是一個一個向那些對自己的產品質量有疑問的顧客們解釋清楚。他說:「我不能做對不起我自己的良心的事。」為此,他太太罵他是笨蛋,周圍的人們也都不看好他。然而幾年以後,他的制磚廠變成了那個州最大的制磚廠,而他的競爭對手卻因違法而進了監獄。
人生就好比登山。在登山過程中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同樣的,在人生路上也會有許許多多的誘惑在誘惑著我們,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堅守自己的良心底線,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地到達終點。
堅守良知作文【篇二】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也許在他們的理念中,每個人來到人世間,生命之神就賦予我們良知。然而,我們痛心地看到,在複雜與忙碌的當今社會,人類所具有的基本本性------良知,正在悄悄的發生變質,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去年,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令人匪夷所思的新聞:由於豬肉價格不斷上漲,某肉包店以廢紙箱與病死豬肉以6比4的比例混合製成的「黑心肉包」,正面向市場進行瘋狂銷售。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劃在神州大地上的一道深刻的傷痕,24萬逝者,時光不會忘記,生者永遠銘記與祭奠。然而,在大地震30周年紀念之際,有人卻從中找到「商機」,一家公司樹立了一道「地震紀念碑」,明碼實價「正面刻名1000元,背面刻名800元」。我不知道商家是抱著一種怎麼樣的心態來「紀念」這人類的悲劇,也許在他們眼裡只有金錢與利益。
當看到這些新聞,我內心不由得微微顫抖,商家為了得到更多的利潤,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他們的做法完全超出道德的最低標準,甚至已經觸犯了法律的底線。
關於這類的新聞還不止於此,「摻沙米」、「注水豬」、「豆腐渣工程」、「黑心棉」「大頭嬰兒奶粉」等等,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詞彙,心裡只有憤怒,內心只有隱隱作痛,真讓人不禁吶喊:天啊,這世上還有沒有良知?
郭沫若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於正義的淪亡」。沒錯,具備良知是人類活在世上的的基本條件,良知在一個人的內心中死亡,那麼他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義,只會遭人唾棄;一個社會的崛起,是正義舉起社會的明天,但正義慢慢的衰退直到淪亡,那麼,明天將會是烏雲密布,大雨傾盆。只有我們堅守良知,高舉正義,我們的明天會是風和日麗,陽光燦爛。
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標準,是法律的底線,是行為與理智的捍衛者。一個具有良知的人,他的所作所為不僅不會超出道德和法律的範圍之外,對外對得起天地社會,對內經得起良心的拷問。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良知,那麼他會喪失做人的基本準則,他的人生將會是生為天理所不容,死為人民所唾棄。正如盧梭所說的「良心,你是善與惡的評判者」,因此,我們應該有理由讓這「批判者」深入人心,在我們內心根深蒂固。
當代的青少年,肩負著祖國未來的使命,然而,部分青少年盲目接受新生事物,掌握先進技術卻用於非法之道,網絡黑客、破譯密碼等等,實在不能令人不擔憂,我們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更應該學會堅守良知,讓良知在我們身上根深蒂固,而不是讓良知在我們身上銷聲匿跡。
陽光照在牆上,良知應該刻在心頭。堅守良知,高舉正義。
最後,我想用勞倫斯的話來作為本文的結尾,「每個人都必須按自己心靈的良心來生活,但不是按照任何理想。是良心屈從於信條,或理念,或傳統,甚至是內在衝動,那是我們的墮落」。
良心與生命作文【篇三】
羅伯特.米爾是德國人,今年109歲。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德國僅存的一位參加過一戰的老兵。據說,他也是目前德國最長壽的男人。
關於羅伯特的長壽秘訣,德國的各大報紙都曾報導過。概括起來有三條:家族中有長壽基因;喜歡簡單的飲食;偶爾喝一點紅葡萄酒。然而,他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卻常常被人忽略。前不久,德國《圖片報》刊載了他二戰中經歷的一件事。讀後,我覺得真正使他長壽的,可能不是那三點,而是其他的一些東西。
1940年7月,他的鄰居,也是他的好朋友約索夫被送進了集中營,因為他是一名猶太人。臨離開家的前一天夜裡,他把自己的五萬馬克委託給米爾保管。他說,我走了,我的妻子和孩子,你幫我照顧好。這些錢,沒誰知道,妻子、孩子都不知道。我的意思你是明白的,怕他們經不起納粹人的折騰,說出去,連累了你。拜託了!回來後,我會報答你的。
約索夫被帶走的第二天,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帶走了。他們被關在了什麼地方?米爾也不知道。五萬馬克現金,就這樣留在了他的手上。為了穩妥起見,米爾以個人的名義,把錢分開存在了四家銀行裡,然後,他就把存摺秘密地藏了起來。這件事,他也沒敢告訴自己的妻子,因為他怕走漏了風聲,被以窩贓罪名而槍斃。
可是,一等就是五年,直至二戰結束,都沒見到鄰居的蹤影。米爾想,也許他們全都死了,這筆錢看來是無法奉還了。不過,米爾依舊沒有動用它們。
1965年,米爾68歲。他的家庭發生了一次大的變故。他與兒子聯合經營的一個機械廠倒閉了。禍不單行,這一年,他的妻子還摔斷了腿。為了走出生活的低谷,米爾想到了約索夫的那五萬元錢。可是,就在他準備從銀行裡取出這筆錢的時候,他在報上看到一篇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20周年的文章,作者是安迪.約索夫。從文章回憶的內容,米爾斷定,這位作者就是約索夫的小兒子。也就是說,約索夫的家人沒有全部被毒死,至少他的小兒子活了下來。但是,這五萬馬克,約索夫的小兒子根本不知道。
米爾陷入了空前的矛盾之中。他說:「我一生,共有三個晚上沒有睡好覺,全發生在看到那篇回憶文章之後。是歸還這筆沒人知道的巨款,還是拿出來拯救自己?」
四十年後,當記者問他,對這件事作何感想時,他感慨道:「令我驕傲的是,我選擇了前者。」
關於米爾的故事還有許多,但是我對這個故事最感興趣,因為它讓我知道:心靈的內在安寧,才是幸福長壽最不可或缺的因素。我甚至感覺到,人們稱之為良心的東西是存在的。一個人如果撒了謊,或者說隱瞞了事實,即使沒有任何人知道,但他的良心會因為一清二楚而不安,這種不安會蠶食那個被人們稱為「生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