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心得體會精選
2024-11-12 17:46:10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孝道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20XX年4月20日,我們二龍中心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山東省親情教育系列活動辦公室主任、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等欄目總導演、山東省天下父母文化傳播中心秘書長呂明晰《凝神聚氣共築中國夢》的專題講座。在3個多小時的講座中,呂明晰老師圍繞為什麼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如何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最好行動等方面為我們全體教師上了一堂生動的傳統文化教育課。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孝道」一直被歷朝歷代深深重視,甚至被奉為「國之根本」。孝,作為中國傳統的道德準則,千百年來規範著世世代代,貫徹於萬戶千家。其內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應該說,經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會道德融合的,值得廣泛倡導,大力弘揚。我覺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切入口和著力點,把中華民族「崇孝」的傳統美德植入到學生的大腦中,融於學校的德育體系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而且能輻射到家庭和社會。試想,當父母在家裡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時,他們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這般,間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將推動和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與進步。「百善孝為先,一切事情都應該從孝道做起。他認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礎,有「孝」的人也有責任心,有擔當,知恩圖報。「孝」是成功的保證,有「孝」的人講義氣、有愛心,會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夠成就大的事業。
通過這次報告,讓我更深刻地認識了「孝道」的真正含意,作為一名教師,我要把呂老師的這種觀念傳承給我的學生,讓他們都成為孝敬長輩的人,這樣才能做一個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讓大家看到「凝視聚力,實現中國夢」的美好社會。
篇二: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為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
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是的,每個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裡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但我們也總不能永遠在父母的襁褓裡成長吧!我們也不要把父母關心我們和照顧我們的習慣當作是一種義務,因為我們總有一天要長大,總有一天要離開,總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飛出那照著我們的呵護傘,去尋找那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們走的再遠,家永遠遺留著我們溫暖的歸宿,家裡也有我們最親最愛的人。
孝心是無價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賠償。那麼,有誰親自為自己的父母洗過腳嗎?有誰為自己的父母系過鞋帶,(www.lz13.cn)穿過衣服嗎?又有誰為自己的父母梳洗過嗎?沒有。或許,你會認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腳,這樣簡單的動作都不會,根本就用不著那樣做,再說讓人看見了多尷尬。其實,這些人想錯了,萬萬全全想錯了。孝心不是一種儀式,也不是讓別人看的,而它兩代人心與心的溝通。現在,父母都還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顧,反而還需要父母花心思去關心子女。倘如有一天,父母老了,不能在有力氣動了,你是否這時又會嫌棄他們,埋怨他們,責怪他們,去說他們給你帶來了累贅呢?或許還會有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棄他們在馬路上於不顧。其實呀,這些人我們隨處可以看到,他們是殘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沒有人性的,他們也根本就沒有良心,何談什麼孝心呢?
我們不要為了個人利益,而讓父母奔波勞碌;我們也不要為了家產,而讓父母左右為難。我們現在都有照顧自己的能力,為什麼不憑藉自己的一雙手向父母盡一分孝心呢?也許是一處毫宅,也許是一片轉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尺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數一萬機的金錢,也許是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無論用什麼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那麼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
孝,是捎縱即使的眷戀;孝,是無法重視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存草心,報的三春輝,讓我們永遠記的孝心的存在,孝心是無價的。
更多熱門文章:
1.孝道心得體會1000字
2.孝道心得體會800字範文
3.孝道心得的作文範文
4.有關孝道的心得體會
5.孝道心得體會600字範文
6.關於講孝道的心得體會
7.孝道心得體會800字
8.關於孝道的心得體會
9.孝道心得體會
10.學習孝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