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高考作文題:專注贏得人生
2024-11-28 13:11:11
【作文題目】: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人們曾諷刺對外界了解很少的人為「井底之蛙」;而今,人們又發現自己似乎「知道得太多」。
【文題解析】:這是一則材料現實針對性很強的好題目,學生寫作時最好針對現時,有感而發,可以談網際網路時代「知道得太多」之弊之害之嚴重之出路,亦可以反彈琵琶,諸如「坐井觀天為何不可?」「信息爆炸不一定是壞事」。當然也可以就「多與少、寬與窄、得與失、繁與簡、博與專」等話題進行辯證分析,只要聯繫現實均可以談出有一定思辨與深度的文章來。
【優秀作文】
專注贏得人生
人們諷刺對外界了解很少的人為「井底之蛙」,而如今,人們卻發現自己「知道得太多」。「知道得太多」正是因為「想要得太多」,一旦人的心被名利慾望所牽動,便會一事無成,唯有秉持著一顆素心,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成功便自會來臨。
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尹希這樣解釋自己的幸運:「現在人們大多看中後天努力,但人能努力做的時間畢竟有限,最重要的在於做事的專注度。」尹希在哈佛大學讀博士時,有一次放寒假,一位教授布置了一堆關於弦理論的作業,他自己也並不相信有學生能夠完成。而寒假過後,尹希捧著自己多達80頁的作業——他整個寒假都用來做作業了。正是由於尹希的專注,才使他的事業和學業獲得無與倫比的輝煌和成功。
只有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並為之努力拼搏,成功便自會來臨。汪衍振,被稱為「中國最笨的歷史作家」,在他著書的二十一年間,共寫了七十萬字的書,有人為他計算過,平均每天一百三十字,人稱「龜速」。為了了解李鴻章初入官場的十二年升遷,他翻閱近兩千萬字的珍惜史料。在這二十一年間,除了日常的生活外,汪衍振一直埋頭於書桌查閱史料、核對、寫作。但正是由於他的「笨」,才使他獲得了成功。在他看來,「笨」正是專注的體現。至於怎麼成功,無他,就是「笨笨」的努力,「笨笨」的積累,「笨笨」的發力。
若一心只想贏得名利,不僅不會獲得成功,反而會付出代價。美國著名的高空鋼絲表演者瓦倫達,在一次重大活動上場前,他不斷提醒自己,這次活動太重要了,絕對不能失敗,然而,在表演時,他卻從高空跌落失去生命。他的妻子後來回憶說:「瓦倫達以前不是這樣的,總是認真專注地準備表演,這次他太注重結果了,反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正如香港著名媒體人梁文道曾言:「浮躁是這個時代的集體病症。」人們一心追求名利,忘了自己的本心。知道得多,想要得多,便不能專注於自己應該做的事,最終碌碌無為。
只要努力專注,必然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做一隻「井底之蛙」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