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3-25 21:12:05
專利名稱: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窗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適用於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 用側開窗結構,屬於鐵路運輸機械領域。
技術背景在目前的鐵路客車的乘務員室內的活動窗結構, 一般是採用下部分為固定式, 上部分為翻轉式,翻轉部分向車內開啟以便通風。開啟角度一般為30° ,開啟高度 為整個車窗高度1/3左右。車窗設有開啟把手, 一般使用鑰匙即可啟閉車窗。內翻 式活動窗窗框為擠壓鋁型材時效處理,表面處理方式通常有陽極氧化、噴塑、噴漆 等。車窗密封方式為利用三元乙丙橡膠的彈性形變保證車窗密封。在側窗的開啟方式上也存在其它方式,如公開號為CN1446722的中國專利"列 車司機室流線型活動側窗",該側窗具有流線型外形,窗框具有上橫梁和下橫梁,在 上、下橫梁上分別設有上、下搖杆,上、下搖杆分別nj繞固定於窗框上的固定軸轉 動,組成一對雙搖杆機構,使得側窗可以向上、或向下開啟。上述這些車窗結構存在很多問題,不適用於現在的高速鐵路客車的運行要求, 比如,車窗的密封是靠膠皮與車體壓緊貼合來實現,但是普通的膠條隨著時間的推 移,性能慢慢降低,就不能可靠密封,而且膠皮在長時間處於一種狀態時產生了永 久性的變形不能回彈,密封時就沒有一定的密封力,也就喪失了密封性能。且密封 膠條的外輪廓尺寸、壁厚、硬度、抗老化性能都直接影響車窗的密封性能。若密封 膠條的尺寸不合適或硬度不合適,形變後回彈性能不佳,都容易導致車窗水密性能 不能滿足要求,車窗的氣密性更難滿足。另外,車窗開啟尺寸較小,不能滿足乘務 員將身體探出車外瞭望的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車窗開啟角度大,可 滿足司乘人員將身體探出車外瞭望要求,並具有較好的密封性能的高速鐵路客車乘 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具有窗玻璃,窗框,以及固定在乘務員 室車體上的安裝框架,所述窗玻璃與窗框之間密封固定,所述安裝框架的一側與所 述窗框的相應側通過折頁活動連接,所述安裝框架和窗框的另一側設有一個相互配 合的窗鎖結構,在所述安裝框架上粘有用於實現所述安裝框架與窗框之間密封的充 氣密封膠條。所述窗玻璃安裝在窗框的內側,並用型材壓板及螺釘固定在所述窗框上,所述 窗玻璃採用窗玻璃封邊膠條作為第一道密封,所述窗玻璃與所述窗框之間採用密封 膠作為第二道密封。所述的窗玻璃是由兩片或兩片以上的玻璃複合構成的夾層玻璃,每兩片之間設 有薄膜,所述的窗玻璃為吸熱玻璃。所述充氣密封膠條與用於控制其充氣的空氣閥連接,所述的充氣密封膠條採用 氯丁夾布橡膠材料。在所述安裝框架的底邊上設有排水槽,排水槽下方接有排水管。綜上內容,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是在安裝 框架的一側與窗框的相應側設置了折頁,使得窗框可以繞安裝框架的側邊轉動,這 樣就可以將乘務員室內的側窗整扇打開,方便乘務員將身體探出車外瞭望。安裝框架與窗框之間採用充氣密封膠條密封,當充氣密封膠條被壓緊時,由於 裡面有空氣,壓的越緊密封性能越好,由於內部空氣的存在,當開窗鬆開時,該充 氣密封膠條還能復原,不會產生永久變形,使得車窗的氣密性能滿足高速鐵路客車 對整車的氣密性標準要求。本實用新型將窗玻璃安裝在窗框的內側,可以增大高速鐵路客車在高速運行時 車窗的可靠性。另外,窗玻璃與窗框之間還採用窗玻璃封邊膠條和密封膠密封,起 到一定的緩衝和減振的作用。
圖l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圖1的A-A剖視圖;圖3圖1的B-B剖視圖;圖4圖1的C-C剖視圖。如圖1至圖4所示,窗玻璃l,窗框2,安裝框架3,折頁4,窗鎖結構5,充氣密封 膠條6,排水槽7,排水管8,型材壓板9,螺釘IO,薄膜U,平板玻璃12,吸熱玻璃 13,充氣管14,鎖叉15,鎖銷16,把手17,窗玻璃封邊膠條18,密封膠19。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4所示,所述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具有窗玻璃l,窗 框2,以及固定在乘務員室車體上的安裝框架3,安裝框架3為鋁框架結構,因為鋁重 量較輕,可以滿足高速鐵路客車輕量化的要求。窗玻璃l是由兩片或兩片以上的玻璃複合構成的夾層玻璃,每兩片之間設有薄 膜,薄膜起著粘貼的作用,將兩塊玻璃緊緊地貼在一起。窗玻璃l為吸熱玻璃。在本 實施例中,窗玻璃l採用了兩片玻璃結構,自車外向車內依次為平板玻璃12、薄膜ll、 及吸熱玻璃13,這種夾層玻璃結構,具有較好的抗衝擊及隔音的性能,另外,採用 吸熱玻璃13,還可以較好地保護乘務員室內的溫度,從整體上滿足高速鐵路客車對 乘務員室的結構及環境要求,為乘務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為了增大高速鐵路客車在高速運行時車窗的可靠性,本實施例將上述夾層窗玻 璃1安裝在窗框2的內側。在安裝時,先將窗玻璃1安裝在窗框2的內側,然後用一環 形的型材壓板9將窗玻璃1壓緊在窗框2的內側,最後在適當的位置用螺釘10將型材壓 板9固定在窗框2上,從而將窗玻璃1固定在窗框2上。窗玻璃1與窗框2之間採用兩道密封,第一道密封是採用窗玻璃封邊膠條18,第 二道密封是採用密封膠19,除了可以保證車窗的密封性能以外,還具有較好的緩衝 效果,受外力作用時可以產生一定的彈性變形,起到吸震和消除不同材料膨脹變形, 降低內應力的作用。在現有技術中,乘務員室的側窗均為上下開啟,而且開啟角度較小,乘務員不 能將身體探出車外瞭望,所以,本實施例,在安裝框架3的一側與窗框2的相應側設 置了一個折頁4,使得窗框2可以繞安裝框架3的側邊轉動,這樣就可以將司機室內的 側窗整扇打開,方便乘務員將身體探出車外瞭望。在安裝框架3上粘結有用於實現安裝框架3與窗框2之間密封的充氣密封膠條6, 一般採用雙面膠帶粘結即可。充氣密封膠條6與傳統的膠條密封不一樣,該充氣密 封膠條6是內部中空周圈密封的膠條,外接一個控制其充氣的空氣閥(圖中未標示), 相當於在一個封閉的軟管裡留有一定量的空氣,當空氣閥打開時,充氣密封膠條6 被壓緊時由於裡面有空氣,壓的越緊密封性能越好,由 於內部空氣的存在,當開窗鬆開時,該充氣密封膠條6還能復原,不會產生永久變 形,除非充氣密封膠條6破損漏氣,否則只要壓緊尺寸合適不會喪失密封能力。充氣密封膠條6採用氯丁夾布橡膠,工作壓力為100土10kPa,並能保證4. Okg/cm2 的破壞壓力,在關閉車窗後,打開空氣閥,通過充氣管14給充氣密封膠條6充氣, 實現密封,使得車窗的氣密性能滿足整車"內外壓力差由4000Pa降至1000Pa的時 間大於50s"的標準要求。安裝框架3和窗框2的與折頁4相對的另一側設有一個相互配合的窗鎖結構5,在 窗框2上固定安裝一個鎖叉15,在安裝框架3上相應地固定一個鎖銷16,在關窗後, 鎖叉15與鎖銷16嚙合,實現車窗的鎖閉,為方便開關車窗,在鎖叉15上還連接固定 一個把手17。窗框2為不鏽鋼鋼板結構,表面拉絲處理,各焊縫均為滿焊,以滿足司機室氣密 性的要求。在安裝框架3的底邊上還設有排水槽7,在排水槽7的下方接有排水管8,以便將 順著車窗滑下的雨水等排出。如上所述,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所給出的方案內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 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 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具有窗玻璃(1),窗框(2),以及固定在乘務員室車體上的安裝框架(3),所述窗玻璃(1)與窗框(2)之間密封固定,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框架(3)的一側與所述窗框(2)的相應側通過折頁(4)活動連接,所述安裝框架(3)和窗框(2)的另一側設有一個相互配合的窗鎖結構(5),在所述安裝框架(3)上粘有用於實現所述安裝框架(3)與窗框(2)之間密封的充氣密封膠條(6)。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窗玻璃(1)安裝在窗框(2)的內側,並用型材壓板(9)及螺釘(10)固定在 所述窗框(2)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窗玻璃(1)採用窗玻璃封邊膠條(18)作為第一道密封,所述窗玻璃(1)與 所述窗框(2)之間採用密封膠(19)作為第二道密封。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窗玻璃(1)是由兩片或兩片以上的玻璃複合構成的夾層玻璃,每兩片之間設 有薄膜(11)。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窗玻璃(1)為吸熱玻璃。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充氣密封膠條(6)與用於控制其充氣的空氣閥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充氣密封膠條(6)採用氯丁夾布橡膠材料。
8、 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意項所述的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其特 徵在於在所述安裝框架(3)的底邊上設有排水槽(7),排水槽(7)下方接有排 水管(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速鐵路客車乘務員室用側開窗結構,具有窗玻璃,窗框,以及固定在乘務員室車體上的安裝框架,所述窗玻璃與窗框之間密封固定,所述安裝框架的一側與所述窗框的相應側通過折頁活動連接,所述安裝框架和窗框的另一側設有一個相互配合的窗鎖結構,在所述安裝框架上粘有用於實現所述安裝框架與窗框之間密封的充氣密封膠條。本實用新型是在安裝框架的一側與窗框的相應側設置了折頁,使得窗框可以繞安裝框架的側邊轉動,這樣就可以將乘務員室內的側窗整扇打開,方便乘務員將身體探出車外瞭望。
文檔編號B61D25/00GK201214419SQ20082010757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日
發明者張方濤, 楊愛蓮 申請人: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