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頻櫃及變頻櫃防凝露方法與流程
2024-03-04 18:33:15 1

本發明涉及變頻櫃防凝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變頻櫃及基於所述變頻櫃的變頻櫃防凝露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變頻櫃內具有發熱元器件需要降溫,如光伏直驅離心式冷水機組機載大功率變頻櫃有整流逆變單元,在工作過程中,整流逆變單元發熱嚴重,需要使用額外的冷源進行冷卻散熱。目前大功率變頻櫃的冷卻散熱有風冷直吹、水冷輻射板、低溫冷媒輻射板等方式。風冷直吹效果差,風扇易損壞;水冷輻射板需要額外增加水源和水泵,效果不理想;低溫冷媒輻射板是一種新的方式,運用製冷原理,採用冷卻空調機組的製冷循環,低溫冷媒輻射板與整流逆變單元貼合,冷媒蒸發吸熱,迅速帶走大功率發熱元器件產生的熱量,散熱器面積大,冷卻效果好。
但是,無論是水冷輻射板還是低溫冷媒輻射板,由於變頻櫃櫃體密封性不良以及空氣熱脹冷縮的現象,工作過程中,櫃體外部的潮溼空氣進入櫃體內,都會在輻射板表面或與輻射板直接接觸的表面產生凝露現象,對變頻櫃內電器元件的可靠性產生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以防凝露的變頻櫃。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變頻櫃防凝露方法。
為達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變頻櫃,包括櫃體,在所述櫃體的進風口處設置送風裝置和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內的冷流體對由所述送風裝置送入所述櫃體的氣體冷卻除溼。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器為表冷器。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器的流體入口與空調機組的冷媒出口連通,所述換熱器的流體出口與所述空調機組的冷媒入口連通。
進一步地,在所述換熱器的進口與所述空調機組的冷媒出口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流量控制閥。
進一步地,在所述送風裝置前方設置有過濾裝置。
進一步地,在所述櫃體內設置有進風通道。
進一步地,所述櫃體內設置有溼度傳感器,所述櫃體外設置有與所述溼度傳感器通訊連接的控制器;和/或,所述櫃體外設置有溼度計。
進一步地,所述變頻櫃為光伏直驅離心式壓縮機用變頻櫃。
另一方面,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於上述任一所述變頻櫃的變頻櫃防凝露方法,檢測所述櫃體內的溼度,當所述櫃體內的溼度高於預定值和/或所述櫃體外的溼度高於預定值時,增大所述換熱器內冷流體的流量和/或降低所述送風裝置的送風速度。
進一步地,當所述櫃體內的溼度低於預定值時,減小所述換熱器內冷流體的流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變頻櫃通過換熱器對由送風裝置送入變頻櫃櫃體內的氣體進行預除溼處理,氣體乾燥後進入櫃體形成正壓,將櫃體內原有的氣體通過櫃體縫隙排出,減少櫃外潮溼氣體進入,防止變頻櫃內形成凝露,保證變頻櫃可靠性;同時,經換熱器處理的氣體能用於櫃內氣體降溫。
本發明變頻櫃防凝露方法使大功率變頻器櫃內的溫度、溼度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波動,保持櫃內乾燥、防止產生凝露,保證了變頻櫃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一提供的變頻櫃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櫃體;2、送風裝置;3、換熱器;4、過濾裝置;5、進風通道;6、空調機組;7、第一流量控制閥;8、第二流量控制閥;9、整流逆變單元;10、低溫冷媒輻射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優選實施例一:
本優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變頻櫃,其優選但不局限為光伏直驅離心式壓縮機用變頻櫃,也可以是其他任何易產生凝露的變頻櫃。
請參閱圖1,本優選實施例的變頻櫃包括櫃體1,在櫃體1的進風口處設置送風裝置2和換熱器3,換熱器3內的冷流體對由送風裝置2送入櫃體1的氣體冷卻除溼。送風裝置2優選但不局限為低轉速風扇,可以以適當速度向變頻櫃櫃體1內送風即可。
本實施例中通過換熱器3對由送風裝置2送入變頻櫃櫃體1內的氣體進行預除溼處理,氣體乾燥後進入櫃體1形成正壓,將櫃體1內原有的氣體通過櫃體1的縫隙排出,減少櫃外潮溼氣體進入,防止變頻櫃內形成凝露,保證變頻櫃可靠性;同時,經換熱器3冷卻的氣體能用於櫃內氣體降溫。
換熱器3的種類沒有具體限制,可以對進入櫃體1的氣體冷卻預除溼即可。但優選地,換熱器3為表冷器,以保證換熱效果。
換熱器3與冷流體源連通,為了使整體結構更簡單緊湊,冷卻效果好,可以使換熱器3的流體入口與空調機組6的冷媒出口連通,換熱器3的流體出口與空調機組6的冷媒入口連通。當變頻櫃為光伏直驅離心式壓縮機用變頻櫃時,變頻櫃內的低溫冷媒輻射板10的流體入口也與空調機組6的冷媒出口連通,低溫冷媒輻射板10的流體出口也與空調機組6的冷媒入口連通,以用於整流逆變單元9降溫。換熱器3與低溫冷媒輻射板10分別利用空調機組6的製冷循環,在變頻櫃進行有效散熱的同時防止變頻櫃內形成凝露,設計巧妙、結構緊湊、製冷效果好。
在換熱器3的流體入口與空調機組6的冷媒出口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流量控制閥7,第一流量控制閥7優選但不局限為節流元件,可以通過調節節流元件的開度來控制換熱器3中的冷媒流量,達到最大除溼效果。
在低溫冷媒輻射板10的流體入口與空調機組6的冷媒出口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二流量控制閥8,第二流量控制閥8優選但不局限為節流元件,可以通過調節節流元件的開度來控制低溫冷媒輻射板10的冷媒流量,以達到降溫效果。
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在送風裝置2前方還設置有過濾裝置4。過濾裝置4的結構沒有具體限制,可以對進入變頻櫃內的氣體進行過濾,避免灰塵等隨新風進入變頻櫃內,保證櫃內的清潔度即可,例如,過濾裝置4可以為過濾網。
由送風裝置2引入變頻櫃內的新風用於防止櫃體1縫隙處進入潮溼氣體,且可為櫃體1內的氣體降溫,因此,由送風裝置2引入的新風優選為輸送至櫃體1的縫隙處及櫃內需降溫處。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在變頻櫃內設置有進風通道5,進風通道5的位置及導風方向可根據變頻櫃內易漏風的位置和變頻櫃內需降溫的位置具體設置。
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櫃體1內設置有溼度傳感器(圖中未示),櫃體1外設置有與溼度傳感器通訊連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將溼度傳感器輸出的電壓信號轉變為相對溼度;和/或櫃體1外設置有溼度計,優選為在櫃體1進風口附近設置溼度計,以檢測櫃體1外的溼度。可以令控制器與第一流量控制閥7通訊連接,控制器根據溼度傳感器採集的參數調節第一流量控制閥7的開度進而調節換熱器3內的冷流體流量;也可以根據溼度傳感器採集的參數手動調節第一流量控制閥7的開度。用戶也可以根據櫃體1外溼度計採集的參數調節第一流量控制閥7的開度。
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於上述變頻櫃的變頻櫃防凝露方法,檢測櫃體1內的溼度,當櫃體1內的溼度高於預定值和/或櫃體1外的溼度高於預定值時,增大換熱器3內冷流體的流量和/或降低送風裝置2的送風速度。
具體地,通過設置於變頻櫃櫃體1內的溼度傳感器檢測櫃體1內的相對溼度。當相對溼度大於預定值時,通過增大第一流量控制閥7的開度來增大換熱器3內冷流體的流量,和/或降低送風裝置2的送風速度來提高換熱時間。
通過設置於變頻櫃櫃體1進風口處的溼度計檢測變頻櫃進風口處的相對溼度。當相對溼度大於預定值時,通過增大第一流量控制閥7的開度來增大換熱器3內冷流體的流量,和/或降低送風裝置2的送風速度來提高換熱時間。
而當櫃體1內的溼度低於預定值時,減小換熱器3內冷流體的流量。例如,通過減小第一流量控制閥7的開度或降低空調機組6的壓縮機的轉速及開停來減小換熱器3內冷流體的流量,維持櫃內溼度。
本實施例提供的變頻櫃防凝露方法使大功率變頻器櫃內的溫度、溼度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波動,進行有效散熱的同時實現櫃內乾燥、防止產生凝露,保證了變頻櫃的可靠性。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基於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