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 為啥不喜歡和親戚說話(親族關係)
2024-03-04 17:38:16 1
宗親關係以後會越發冷淡。現代社會,年輕人的隱性社恐現象非常嚴重,表面上人畜無害的樣子,事實上卻對社交非常抗拒。相對於隱性社恐,顯性社恐就更加能夠讓人保持在千裡之外,而社恐存在於社會大部分人身上。
宗親關係
上個世紀70年代及之前出生的人,獨生子女的情況並不是很多。因為當時我們還沒有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不止一個孩子、四五個、五六個孩子的情況也比較常見,所以親兄弟親姐妹很多,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也都會有。各家住的都不是很遠,這種情況下交流非常多,不管是誰家有事,都會互相幫襯一把。
遠近親疏
俗話說的遠親不如近鄰,這些兄弟姐妹既是親戚。又是鄰居,所以關係相處的都非常融洽。可是自從計劃生育一個夫妻一個孩的政策之後,獨生子女的數量增多,除了鄰居家小夥伴,就只鄰居家小夥伴了。這個時候的遠親不如近鄰就真的體現了出來。即便父母一輩很想孩子有類似的交流,但是沒有這個條件,鄰居和堂親、表親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無用社交
父輩他們是有堂親和表親的。彼此住的都不遠,所以來往就比較密切,關係自然也會比較好。可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很多年輕人選擇去大城市尋找就業機會,和父母的交流都已經越來越少。即便有堂親和表親,交流頻率也只會較低,而然就變得疏遠了許多,何況很多年輕人離開家到其他城市打拼後,很多都會選擇在工作的城市定居,和堂親表親的接觸就會少的可憐。很大價值的親戚交往,在他們眼裡就顯得意義不大,很多被定義為無用社交,原本在父母眼中應該親近的關係也就變得日漸疏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