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聊齋志異之魚美人

2024-04-01 09:26:05 1

    清朝初年,四川有一位不成器的窮酸秀才,名叫古威,他在接連幾次科考失利之後,遂斷了功名之心,成日裡吟詩作畫,飲酒彈琴,風花雪月。老爹苦口婆心,再三勸兒子找個務實的差事,好歹混些許餬口的碎銀,無奈這古威無拘無束慣了,脖子上套不得枷鎖。他老娘眼瞅著兒子如此不爭氣,偷偷把眼淚往肚裡咽。
    時間長了,古威自覺在家吃閒飯臉紅,於是抽空畫了一幅《七魚戲蓮》,趁著本村王員外的老娘七十大壽之際,鄭重其事地送上門去。王員外見那畫畫得不俗,心頭大喜,當即吩咐管家取些碎銀子打賞古威。
    古威嘻嘻一笑:「王員外,打賞的銀子你且收回……」
    王員外一愣:「古威,白花花的銀子你不稀罕?」
    古威回答得很乾脆:「不稀罕!」
    王員外奇怪地問:「你稀罕啥?」
    「我稀罕你藍陽湖邊那隻舊船!」古威笑道。
    王員外樂了,那隻舊船已閒置多年,在村頭藍陽湖邊風吹日曬的,只怕是下不得水了,沒想到這古威居然拿它當寶?嘿嘿!橫豎是個無用,索性扔給這窮鬼擺布。想到此處,他大手一揮:「好!歸你就是!」
    古威大喜,連聲道謝。
    當日,古威在藍陽湖邊折騰了一整天,把那隻破舊的小船修補妥當,泊在一棵柳樹下,然後回家取了幾身換洗衣裳、一箱子書籍、一把舊琴、被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當晚,他便搬到船上住下。
    古威把一根縫衣針折彎,做成個魚鉤,魚竿和魚線、魚餌等物則在村頭的張老三處討得,整治好漁具後,飢腸轆轆的他迫不及待地撒下餌料,手執魚竿,在清冷的月光下做起了願者上鉤的姜太公。
    不大會工夫,釣得兩條瘦小的魚兒,古威樂不可支地在湖邊支起土瓦罐,熬了一鍋香噴噴的魚湯。張老三懷揣一包豬頭肉,手捧一壺老酒,恰到好處地趕來,臭味相投的兩人坐在柳樹下,一邊喝酒,一邊胡吹海侃。
    張老三是個遊手好閒的老光棍,胸無點墨,成天混跡於鄉間賭場,他手氣走運時贏了錢,時常請古威飲酒喝茶,古威頗念他的好處。
    張老三說:「王員外的老娘得了你的畫,歡喜得很……」
    「是嗎?」古威漫不經心。
    張老三說:「王員外家有間佛堂,他老娘命下人把你的畫送去裝裱,說是日後放在佛堂裡……」
    古威一臉歡喜道:「隨她老人家放在哪裡,我如今得了這條小船,也算是從此有個安身立命之處,呵呵!」
    張老三道:「如此也好,日後我找你喝酒也方便!」
    藍陽湖邊景致可人,獨具風情,古威的日子就在這波光粼粼的湖畔悠悠而過,讀書作畫、吟詩彈琴、蕩舟垂釣,樂在其中。隔三岔五的,張老三來找他喝酒胡侃。有時候,魚釣得多,兩人吃不了,古威就託張老三替他拿到集市上販賣,多少換取些銅錢。
    一個晚上,古威坐在船頭彈琴,清光如水,煙籠垂柳,風含暗香……
    忽的,耳邊笑語盈盈:「公子真是好琴藝!」
    古威循聲望去,只見一窈窕身影正向自己款款而來,原來是一個容光絕美,秋波流慧的女子,身著白衣的她肌膚如雪,宛若天人,一笑傾城。
    古威幾時見過如此佳麗,一下子呆住了。
    那女子又是格格一笑:「公子,可否讓小女子彈奏一曲?」
    古威面紅耳赤,手足無措道:「姑娘請上船!」
    那女子落落大方地登船,端坐在古威面前,蔥樣雪白修長的十指輕輕撫在琴面上,柔聲道:「公子,小女子獻醜了!」
    琴聲初起,仿若山泉出澗,古幽清越。古威心道:這究竟是什麼奇妙無比的曲子?我居然從未耳聞。
    一曲彈罷,女子緩緩起身,說聲:「公子,多有討擾,小女子告辭!」
    古威呆呆地望著她轉身下船,儀態萬方地消失在朦朧夜色之中。
    當晚,那女子的面容身姿在他夢裡如詩如雪……
    第二天,古威沒有心思讀書作畫,沒有心思蕩舟垂釣,他一整天沒有吃東西,只是捧著那把留有餘香的舊琴,耳畔反覆迴蕩著那女子超凡絕倫的琴聲。
    過了幾日,張老三前來找古威喝酒,一見之下,驚呼道:「這才幾日不見,你怎的如此憔悴消瘦?」
    古威也不作答,只是默默倒上兩杯清冽芬芳的村酒。
    幾杯酒下肚,面色微紅的古威吞吞吐吐地跟張老三說起那晚的事情。
    張老三一臉疑惑道:「古威,這荒郊野外的,哪來什麼絕色美女為你彈琴,莫不成,是狐妖作祟,迷了你的心智?」
    古威眼睛一瞪:「休得胡說!當心我撕爛你的臭嘴!」
    張老三吐了吐舌頭,不敢再多言語。
    又過了些時日,相思成疾的古威為夢中的伊人兒作了一幅畫,畫中人端坐湖邊船頭,雙手撫琴,櫻唇輕啟,眼波流轉。
    張老三見了那幅畫,驚為天人的同時多長了一個心眼,於是拿話誆他:「古威,你把這畫給我,我代你在集市上問問,這究竟是哪家的姑娘,也省得你害這相思之苦……」
    古威點頭應允。
    張老三拿著畫,轉身找到一名身著青衫,銀須飄逸的遊方道士,把他拉到僻靜處,小心翼翼地打開畫卷。
    遊方道士見到此畫,先是眉頭緊鎖,緊接著雙目暴亮,連喊兩聲:「妖孽!妖孽!」
    張老三連忙從懷裡掏出碎銀子遞給他,請他細說。
    遊方道士恨恨道:「此女一臉魅相,陰氣襲人,非鬼即妖!她現身之後,身邊的人在十五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
    張老三大驚失色,慌忙請他除妖斬魔。
    遊方道士道:「這個容易,你只需將鵝血潑在其頭上,定可令她現出原形,然後將老酒倒在原形身上,必能致其死命!」
    張老三急道:「我怎麼知道這妖孽幾時現身?」
    遊方道士閉上眼睛,掐指一算:「就在今晚三更時分!方向西南!」
    西南方向?不就是古威所在方向嗎?張老三心頭咯噔一下,連連點頭稱謝。之後,他在集市上買了一包新鮮鵝血,一壇老酒,心事重重地回到古威船上。
    晚上,張老三和古威在船上對飲。
    三更時分,畫中那女子果然準時出現在湖邊,她登上船頭,衝著古威嫣然一笑:「公子,別來無恙!」
    古威驚喜交加:「你可來了!」
    話音剛落,坐在古威身旁的張老三霍地起身,飛快地從懷裡掏出一包鵝血,雙手高高舉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狠狠砸向那女子,同時大吼一聲:「妖孽!」
    女子猝不及防,面部被鵝血砸了個正著,滿頭鮮血淋漓的她啊呀一聲慘叫,倒在船頭,掙扎幾下現出原形:竟是一條身形修長的白魚。
    說時遲,那時快,張老三轉身抱起桌案上的一壇老酒痛下殺手,不料,那白魚撲騰一下從船頭翻下湖中,酒罈落空,重重地砸在船頭木板上,震得船身大動,酒水遍地亂流。
    此擊不中,張老三登時面如死灰,一屁股癱坐在船頭,冷汗如雨。
    古威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魂飛魄散,呆若木雞。
    此後,驚嚇過度的張老三再也不敢沾酒,甚至一見到酒罈子便渾身哆嗦,雙目呆滯,兩手顫抖。不過,值得稱道的是,自從不再沾酒之後,張老三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不但戒了賭癮,還含辛茹苦地把自家荒了二十多年的土地重新開闢出來,種上各式果蔬,打理得井井有條,家裡又養起小雞、小豬,日子過得總算有個人樣。
    古威則大病一場,差點死在那隻小船之上,幸得其父母發現及時,請來郎中精心調治,終於撿回一條小命。
    大病初癒之後,家人問其病因,古威始終支吾其詞。再後來,古威也變了性情,不再胡混日子,向父母要了點本錢,跟著一位鄉鄰出門學做買賣,天資聰穎的他很快上了道,把南北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家境也日漸好轉。
    三年後,古威在南方某地跑買賣,回來的途中被一夥土匪謀財害命,屍體綁上一塊大石,趁夜扔進一條大河之中。
    次日清晨,一條體態優雅的白魚遊過來,圍著屍體轉了七七四十九圈,竟然奇蹟般地令古威起死回生。當古威艱難地睜開雙眼,發現自己躺在河床上,面前站著一位國色天香的美人兒,再定睛細看,卻是三年前在藍陽湖邊為自己彈奏一曲的白魚精。
    不待古威發問,白魚精自報家門:「公子,當年你曾經畫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七魚戲蓮》送與同村王員外,我就是其中的一條白魚,皆因王員外的老娘將此畫放置於家中佛堂,成天燒香祈禱,磕頭念經,使我漸漸擁有法力。一天晚上,我偷偷從畫上溜下來,想要報答於你,於是來到藍陽湖邊為你彈奏天上神曲,數日後,當我再次來到湖畔,想要對你表明自己的身份時,突然遭遇你朋友張老三的暗算,幸虧我躲閃即時,僥倖保命……『'
    」原來如此……「古威如夢初醒。
    白魚精繼續說:」因為被張老三破了法術,我沒辦法再回到畫上,只得到水界生活,半年前,我輾轉來到此地安家,不曾想今日遇見你……「
    古威嘆息一聲,謝道:」我前往南方做買賣,路遇土匪劫道,謀財害命,沉屍河底,多虧遇見你……「
    白魚精莞爾一笑:」公子不必多禮,我本是你畫筆下的一條白魚,是你給了我生命,我理應報答於你……「
    」敢問姑娘芳名?「
    」白玉靜!「
    」公子請稍等片刻!「白玉靜說著,轉身走出石室。
    當她返回室內的時候,雙手端著一個墨綠色的玉碗,碗中清水幽幽,白玉靜把玉碗置於木桌之上,笑吟吟地從頭上拔下一支鳳頭釵,插進水中輕輕搖動七下,只見碗中清水極有規律地晃動著,之後漸漸平靜,化作一面清晰無比的水鏡。
    鏡中,慢慢出現古威最熟悉的藍陽湖,接著出現一個農家小院,一名白髮蒼蒼的老翁坐在院內的藤椅上,和老伴拉著家常。
    水鏡之外的古威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那不正是自己的父母嗎?
    緊接著,一個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挑著兩捆乾柴,滿頭大汗地走進院內,古威的父母連忙迎上前……
    」張老三!「古威喜道,」多虧他替我照顧二老……「
    白玉靜走上前,緊緊握住古威的右手道:」公子,請千萬不要鬆手!「
    古威依言從事,只覺身體陡然輕飄如絮,腳下一陣疾風大作,他和白玉靜御風而行,徑直飛向水鏡之中,飛向古威熟悉的農家小院…
    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院從此溫情洋溢,其樂融融……

同类文章
鬼火鳴冤

鬼火鳴冤

    清嘉慶年間建安縣靠山莊有個叫張發的人,生得高大又性情暴躁。這年初冬的一天,張發與一個叫王全的人發生口角,三兩個回合便把王全打倒在地,王全當場氣絕身亡。在場的人急忙報告了地保,地保將張發綁縛命人看管。當時天色已晚,地保又派了兩名鄉丁看守屍體.然後親自去縣衙報案。    第二天上午,知縣

懶鬼告狀

    魯西南某地有個叫張三的懶人,冬怕雪夏怕熱,秋有蚊蟲春太溼。讓他出門幹活,他就從額角頭一直疼到腳趾頭。說來也難怪,張三的父母中年得子,溺愛嬌寵,寵得兒子三歲懶學坐,五歲懶學走,到如今只曉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日月如梭,轉眼張三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到了二十五歲,而張三的父母終年勞累,

聊齋故事:義母

    新昌縣有個向陽村,村裡住著一對母子,兒子名叫劉廣,母親姓覃。    這天天才亮,十三歲的劉廣還在睡覺,母親覃氏就把他叫了起來,塞了把柴刀給劉廣,說是已經替劉廣在學堂請好假了,讓他去山上砍柴。    劉廣揉了揉眼睛,奇怪道:「我前兩天才去砍了柴,家裡就沒有柴燒了嗎?」    「只怕過幾天要下雨

聊齋故事:夢奸

    馬三是新橋村才上任的更夫。    開始馬三怎麼都不肯答應做更夫。    村長好話都說盡了,還答應每個月多給馬三兩百個銅板,馬三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馬三二十歲,爹娘都去世了,還沒娶媳婦,膽子非常大,經常半夜到有錢人家的墳頭去偷祭品吃,可以說是最適合做更夫的人。    馬三不肯做更夫,是因

時醫

    清雍正年間,浙江嘉興有一個叫魏江的大夫,平日走街串巷四處行醫,醫術也還馬馬虎虎說得過去,象頭痛風寒之類的小病吃了他的藥時而頗有靈驗,不僅如此,他在家中還開有一個藥房,如此看病抓藥都很方便。當時嘉興府的知府有一個芳齡十二的寶貝女兒,偶因受涼染了風寒,請了幾個大夫都不見效。因為府上有個小

民間山野怪談之水精

    據唐《傳奇》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有個叫周邯的士子,他生性豪放豁達,交友甚廣。    一日,周邯見一彝人牽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集市上販賣,便上前詢問。彝人說少年水性極佳,踏浪而行如履平地,潛入水中一天都不用浮出換氣,四川的河流、湖泊、深潭都被他潛了個遍,只因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才

民間山野怪談之半邊塔

    相傳,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尚和村,原本是豐饒的魚米之鄉,可到了萬曆年間,卻頻生怪事,一到晚上,村子就被愁雲慘霧籠罩,時常妖風四起,飛沙走石,動不動就有百姓和過往客商神秘失蹤。    一時流言四起,民生凋敝。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請官府來調查,也調查不出什麼結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民間志怪故事之雞異

    故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    江西的一個地方發生了一場特大瘟疫,有一個村莊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著的人跑得動的都逃命去了。嶽老漢一家祖孫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僅剩下嶽老漢和一個8歲大的孫女小玉。嶽老漢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經不起折騰,就和孫女小玉留在村裡住了下來。昔日一個人口鼎盛的大村

三連墳

    天門和京山交界的地方,有個灣子叫三連墳灣。在灣子的東頭,有座三個墳包連在一起的墳墓。每年的清明,全灣的人都要到這座三連墳前燒紙拜祭,據說這個習俗在當地已延續了好幾十年。關於三連墳的來歷,在那一帶曾流傳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20世紀20年代,竟陵龐家灣有個姓龐的漢子,是遠近聞名的殺

奪命翡翠壺

    陳州有個鐵匠叫徐鐵崖,這年他突染重病,自知生命將盡,這天,他便把兒子徐小茂叫到床前,指著床頭,顫巍巍地說:「酒罈下有個木匣,把它取出來。」徐小茂很納悶,他長到30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酒罈下面藏有東西。他疑惑著拿來一把鐵鏟,移開酒罈,開始挖掘起來。挖了一會兒,徐小茂就愣住了,只見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