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醇氧化酶的製作方法
2024-03-01 05:33:15 4
多元醇氧化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新型的多元醇氧化酶。由下述(a)~(e)所記載的性質特定的來自屬於青黴菌(Penicillium)屬的微生物的多元醇氧化酶。(a)穩定pH為pH6.0以上,反應最適pH為7.0~9.0。(b)作用溫度為50℃以下,反應最適溫度為40℃。(c)分子量約為113kDa。(d)多元醇的2位和3位的OH基特異地識別L-赤型的結構並進行反應,4位的OH基不能識別L-核糖型不發生反應。(e)底物特異性是D-阿拉伯糖醇、赤蘚糖醇、D-甘露糖醇、D-山梨糖醇的順序。
【專利說明】多元醇氧化酶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來自屬於青黴菌(Penicillium)屬的微生物的新型的多元醇氧化酶,以及利用該多元醇氧化酶對稀有糖的特異性性質來高效地製造稀有糖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酶被利用於利用僅選擇性地與特定的物質反應的分子識別功能來製造目標物質,或者被利用於進行目標物質的檢測的傳感器中。
[0003]作為酶傳感器,與一直以來的作為通常的分析方法的液相色譜法或者氣相色譜法等相比,可以舉出簡便、迅速、正確、小型、並且低成本等的優點。因此,被廣泛地利用於臨床診斷或者食品分析、環境汙染的測定等中。
[0004]作為酶傳感器,例如,提出有向混有D-山梨糖醇或者葡萄糖的檢測體中添加含有木糖醇氧化酶的試劑將木糖醇轉化為D-木糖之後,使含有木糖脫氫酶的試劑作用,檢測生成的D-木糖,從而能夠簡便並且特異地定量檢測體中存在的木糖醇(專利文獻I);或者在含有選自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以及阿拉伯糖醇中的至少I種的多元醇的樣品中使山梨糖醇氧化酶作用,測定生成的過氧化氫或者D-葡萄糖、甘露糖、木糖或者阿拉伯糖或者消耗的氧量測定多元醇的樣品中的多元醇的測定方法(專利文獻2)等多種提案。
[0005]作為將酶傳感器實用化的代表例子,有利用葡萄糖氧化酶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血糖值測定器。在血液中混有多種成分,很難從中選擇性地檢測出葡萄糖。但是,通過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可以選擇性地從血中識別葡萄糖。由於該血糖值測定器能夠在糖尿病患者進行胰島素給藥的時候通過自己採血來簡便地監測血糖值,因此擴大了其市場。在血糖值測定器中使用的氧化酶通常在氧化底物時作為電子受體會消耗氧,催化生成過氧化氫的反應。由於氧的消耗可以用氧電極來簡單地測定,過氧化氫的生成可以通過使用過氧化氫電極來簡單地測定,因此,氧化酶是適合用於酶傳感器中的酶。
[0006]近些年來,我們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隨之要求醫療技術的充實。另外,隨著酶傳感器的應用的進步,預測食品分析或者環境測定在今後是酶傳感器的需求進一步提高的領域。但是,現在由於底物特異性高的氧化酶受限制,所以有必要在今後開發酶傳感器時探索新型的氧化酶。
[0007]然而,稀有糖是自然界中不存在、或者只存在極微量的單糖,且至今基本沒有研究,但是由於D-阿洛酮糖、D-阿洛糖能夠大量生產,因此著手稀有糖的生產技術的研究或相關生理作用、化學性質的研究,依次弄清特異的生理作用。在作為這些的醫藥的實用化時希望提供對稀有糖特異性反應的酶。將稀有糖的生理活性的例子示於以下的表1中。
[0008][表 I]
[0009]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元醇氧化酶,其中, 所述多元醇氧化酶由下述(a)~(e)所記載的性質特定的來自屬於青黴菌(Penicillium)屬的微生物, (a)穩定pH為pH6.0以上,反應最適pH為7.0~9.0 ; (b)作用溫度為50°C以下,反應最適溫度為40°C; (c)分子量約為113kDa; (d)多元醇的2位和3位的OH基特異地識別L-赤型的結構並進行反應,4位的OH基不能識別L-核糖型不發生反應; (e)底物特異性是D-阿拉伯糖醇、赤蘚糖醇、D-甘露糖醇、D-山梨糖醇的順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醇氧化酶,其中, 屬於青黴菌(Penicillium)屬的微牛.物為Penicillium sp.KU-1,其保藏號為NITEBP-1156。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元醇氧化酶,其中, 上述多元醇氧化酶是將小麥麩皮作為培養基培養屬於青黴菌(Penicillium)屬的微生物而得到的。
4.一種D-甘露糖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 使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元醇氧化酶作用於D-甘露糖醇,從而氧化為D-甘露糖。
5.一種D-來蘇糖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 使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元醇氧化酶作用於D-阿拉伯糖醇,從而氧化為D-來蘇糖。
6.—種L-古洛糖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 使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元醇氧化酶作用於D-山梨糖醇,從而氧化為L-古洛糖。
7.—種L-赤 蘚糖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 使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元醇氧化酶作用於赤蘚糖醇,從而氧化為L-赤蘚糖。
【文檔編號】C12N9/04GK103975058SQ201280053191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明者】麻田恭彥, 何森健 申請人:國立大學法人香川大學, 株式會社希少糖生產技術研究所, 松谷化學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