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反應釜點火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4-03-31 20:54: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反應釜點火機構。
背景技術:
反應釜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的壓力容器,例如反應器、反應鍋、分解鍋、聚合釜等。反應釜還廣泛應用於物理或化學領域,能夠根據工藝要求對反應釜內的材料進行加熱、蒸發、冷卻、低高速混配等功能。其中反應釜的一個用途是可以在反應釜內進行燃燒反應,因此就需要在密封的反應釜內進行點火。對於一般領域來說點火併不難,但是正因為反應釜的用途廣泛,因此不能留有安全隱患。現有的點火機構都是火、氣在一起,這樣在點火後必須拆卸掉點火機構,否則容易導致點火機構內的可燃氣體被誤點燃。但是這樣就造成使用非常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反應釜結構不夠合理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效果好的反應釜點火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反應釜點火機構,包括由柔性絕緣材料製成的軟管,所述軟管中空形成通孔,且所述軟管的一端通過固定機構氣密封的固定在反應釜的側壁上;其中在固定機構上設有與通孔相適配的點火孔;其中在軟管的另一端設有點火頭,所述點火頭通過連接件氣密封的與所述軟管連接以使點火頭的火焰出口插入到所述軟管的通孔內;所述點火頭通過線路連接電池和點火開關;還包括供氣機構,所述供氣機構包括供氣管路和可燃氣體氣瓶,其中所述可燃氣體氣瓶通過供氣管路可拆卸的連接所述軟管的兩端以在點火前為所述軟管的通孔提供燃燒氣體。
其中,所述點火頭包括一個能夠發火的基座以及一個使火焰噴出的噴嘴,所述噴嘴套接在所述軟管的通孔內。
其中,該點火孔的橫截面為梯形,其朝向通孔的一端的內孔徑小於朝向反應釜的一端的內空徑。
其中,所述點火孔朝向通孔的一端的內孔徑小於通孔的內空徑。
其中,所述可燃氣體氣瓶為丁烷氣瓶。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技術方案提出了一種反應釜點火機構,能夠實現氣、火分離,點火頭只負責點火,而通過可拆卸的供氣管道提供可燃氣體,這樣可以在不使用時無需拆卸點火頭也可以保持密封,且不會造成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點火機構的放大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如圖1、圖2所示的反應釜點火機構。如圖1所示的,所述反應釜點火機構A穿過反應釜的側壁伸入所述反應釜的內腔中。如圖2所示的,該反應釜點火機構包括由柔性絕緣材料製成的軟管2,所述軟管2中空形成通孔1,且所述軟管2的一端通過固定機構5氣密封的固定在反應釜的側壁上;其中在固定機構5上設有與通孔1相適配的點火孔6;其中在軟管2的另一端設有點火頭4,所述點火頭4通過連接件3氣密封的與所述軟管連接以使點火頭4的火焰出口插入到所述軟管2的通孔1內;所述點火頭4通過線路7連接電池8和點火開關9;如圖2所示的,還包括供氣機構,所述供氣機構包括供氣管路11和可燃氣體氣瓶10,其中所述可燃氣體氣瓶10通過供氣管路11可拆卸的連接所述軟管2的兩端以在點火前為所述軟管2的通孔1提供燃燒氣體。
如圖2所示的,該點火頭4包括一個能夠發火的基座以及一個使火焰噴出的噴嘴,所述噴嘴套接在所述軟管2的通孔1內。
在使用時,首先通過供氣機構為軟管2的通孔1供氣,以使通孔1內具有可燃燒的氣體;然後閉合點火開關9,使點火頭4與電池8形成迴路;此時開啟點火頭4,使火焰從軟管2的通孔1和固定機構5上的點火孔6進入反應釜內腔。這種結構具有極強的可控性,能夠精確控制點火的時機,提高反應的效果。
如圖2所示的,該點火孔6的橫截面為梯形,其朝向通孔1的一端的內孔徑小於朝向反應釜的一端的內空徑。這樣可以時火焰在點火孔6的入口處在壓力所用下被壓縮,從而在點火孔6的出口處噴射。如圖2所示的,該點火孔6朝向通孔1的一端的內孔徑小於通孔1的內空徑。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