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的製作方法
2024-03-24 07:02:05 3
專利名稱: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傘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摺疊性和強度剛度更好的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兩輪車雨蓬一種是採用薄且硬質的頂棚,通過裝璜管彎成的支架連接在車體上,是無法摺疊的,從而造成車輛體積大,多佔有空間,不利於停放在擁擠的存車場地。另外還有一種,是類似雨傘的原理結構,是可收攏的,但收攏後佔有的空間仍較大,不能置於車輛後備箱這樣小的空間裡,始終存在著不利於隨車攜帶備用的缺陷。為此,申請人發明了一種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並且向中國知識產權局提出了專利申請,申請號為201220287842. 6。但是這種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在車輛高速行駛中,由於 頂風的原因,使得傘面嚴重變形,致使遮陽擋雨功能大為降低而且還不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該傘篷仍能夠方便摺疊和拆分而置於車輛後備箱內,更重要的是強度剛度大幅提高,美觀度亦得到提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包括傘篷主體,所述傘篷主體包括平橢圓傘、用於撐起平橢圓傘的橫棒,所述平橢圓傘具有兩根中棒,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平橢圓傘的前部傘面與前面的中棒之間設有傘面支撐。所述傘面支撐為支撐杆。所述支撐杆水平放置,一端頂在前部傘面上,另一端頂在所述前面的中棒上。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包括傘篷主體和傘面支撐,由於傘篷主體上部和傘面支撐收攏和拆卸後空間佔有的體積非常小直至可裝入後備箱中,在它們展開後由於傘篷主體上部的傘面和中棒之間置有傘面支撐,所以傘篷強度剛度更高,該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外觀非常漂亮、強度剛度更高、便於攜帶而且拆卸後又具有不影響原車的美觀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傘面支撐,2-傘篷主體,21-平橢圓傘,22-橫棒,23-防風繩,24-前面的中棒,25-後面的中棒,26-前部傘面,31-前支撐過渡管,32-後支撐架,33-後備箱墊高塊,10-兩輪車輛。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是在申請號為201220287842. 6的兩輪車輛傘篷上的改進,包括傘篷主體2、前支撐過渡管31、後支撐架32和後備箱墊高塊33,傘篷主體2包括平橢圓傘21、用於撐起平橢圓傘21的橫棒22和防風繩23,平橢圓傘21具有兩根中棒,前面的中棒24通過前支撐過渡管31插到兩輪車輛10的前支撐管架上,後面的中棒25插到後支撐架32上。改進之處為增加了傘面支撐1,該傘面支撐I為一水平放置的支撐杆,一端頂在平橢圓傘21的前部傘面26上,另一端頂在傘篷主體2的前面的中棒24上。其它結構與申請號201220287842. 6的兩輪車輛傘篷中的結構相同,這裡不再詳述。有了傘面支撐I的支撐作用,車輛在高速行駛中,傘篷不會因為頂風而導致傘面變形。由於本實用新型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優良的收攏性和裝拆性,再加上傘面支撐的頂託作用,使得傘篷具有攜帶方便、自身美觀和強度剛度更高等優點。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範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包括傘篷主體,所述傘篷主體包括平橢圓傘、用於撐起平橢圓傘的橫棒,所述平橢圓傘具有兩根中棒,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平橢圓傘的前部傘面與前面的中棒之間設有傘面支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其特徵在於所述傘面支撐為支撐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杆水平放置,一端頂在前部傘面上,另一端頂在所述前面的中棒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攜式兩輪車輛傘篷,包括傘篷主體,所述傘篷主體包括平橢圓傘、用於撐起平橢圓傘的橫棒,所述平橢圓傘具有兩根中棒,在所述平橢圓傘的前部傘面與前面的中棒之間設有傘面支撐。有了傘面支撐的支撐作用,車輛在高速行駛中,傘篷不會因為頂風而導致傘面變形。
文檔編號B62J17/08GK202686597SQ20122037011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舒雪峰 申請人:舒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