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的製作方法
2024-03-24 15:05:05 2

本發明涉及輥筒傳輸機,具體涉及分流輥筒傳輸機。
背景技術:
輥筒輸送機適用於大部分底部是平面的物品輸送,如板、棒、管、型材、託盤以及箱類容器及各種工件,主要由傳動滾筒、機架、支架和驅動部等部分組成。該輸送機具有輸送量大、速度快、運轉輕快和能夠實現多品種共線分流輸送的特點。同時,該輥筒輸送機之間還具有易於銜接過濾的特點,由此可通過多條滾筒線組成結構更為複雜的物流輸送系統。
目前,在工業生產中,同一類型的產品往往具有不同的規格或者大小。一般,在產品初步生產完成後需要進一步的後處理,因此需要對產品進行傳送,而一般傳送方式為混合式的傳送,然後到各個工序再進行人工分類,這樣的傳送方式雖然對產品本身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但是從而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提高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該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能夠對物品進行快速地分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該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包括供料臺、分流臺和輸出臺;輸出臺的頂部設置有分隔板以使得輸出臺的頂部形成兩個傳送槽;分流臺的頂部設置有多個墊片,且分流臺的驅動單元能夠驅動墊片在分流臺的長度方向上進行傳送;供料臺能夠將工件輸送至墊片的頂部;其中,分流臺上設置有分流機構,當工件位於墊片的情況下,分流機構能夠在分流臺的寬度方向上驅動墊片運動並定位於分流臺的頂部的兩側直至進入傳送槽;輸出臺的首端的頂部設置有阻隔板;阻隔板距離輸出臺的高度大於工件的高度,並且小於工件的高度的兩倍。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的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包括包括供料臺、分流臺和輸出臺,該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具體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供料臺將工件輸送至墊片的頂部,接著,分流臺的驅動單元能夠驅動墊片在分流臺的長度方向上進行傳送,在此同時,分流機構在分流臺的某一位置將驅動墊片向分流臺的頂部的兩側運動並最後定位於分流臺的頂部的兩側,最後,分流臺的輥筒能夠順利地將工件分別傳送至輸出臺的兩個傳送槽中以實現工件的分流;同時,阻隔板能夠有效地實現工件的單層傳送。由此可見,本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能夠便捷地將工件進行分流傳送,避免了繁瑣的人工分流,從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供料臺 2、分流臺
3、輸出臺 4、工件
5、墊片 6、擋片
7、傳送輥 8、分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上、下、頂、底、首端和尾端」等包含在術語中的方位詞僅代表該術語在常規使用狀態下的方位,或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的俗稱,而不應視為對該術語的限制。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如圖1所示,該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包括供料臺1、分流臺2和輸出臺3;輸出臺3的頂部設置有分隔板8以使得輸出臺3的頂部形成兩個傳送槽;分流臺2的頂部設置有多個墊片5,且分流臺2的驅動單元能夠驅動墊片5在分流臺2的長度方向上進行傳送;供料臺1能夠將工件4輸送至墊片5的頂部;其中,分流臺2上設置有分流機構,當工件4位於墊片5的情況下,分流機構能夠在分流臺2的寬度方向上驅動墊片5運動並定位於分流臺2的頂部的兩側直至進入傳送槽;輸出臺3的首端的頂部設置有阻隔板;阻隔板距離輸出臺3的高度大於工件4的高度,並且小於工件4的高度的兩倍。這樣,阻隔板能夠有效地實現工件4的單層傳送。
上述的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包括包括供料臺1、分流臺2和輸出臺3,該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具體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供料臺1將工件4輸送至墊片5的頂部,接著,分流臺2的驅動單元能夠驅動墊片5在分流臺2的長度方向上進行傳送,在此同時,分流機構在分流臺2的某一位置將驅動墊片5向分流臺2的頂部的兩側運動並最後定位於分流臺2的頂部的兩側,最後,分流臺2的輥筒能夠順利地將工件4分別傳送至輸出臺3的兩個傳送槽中以實現工件的分流;同時,阻隔板能夠有效地實現工件的單層傳送。由此可見,本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能夠便捷地將工件4進行分流傳送,避免了繁瑣的人工分流,從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在本發明中,墊片5可以藉助於輔助設備安置於分流臺2上,當然,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簡化設備也可以對上述裝置進行改進以實現墊片5的循環利用,優選地,分流臺2的底部設置有回送輸送帶,回送輸送帶能夠接受分流臺2的頂部的尾部的墊片5並將逆向將墊片5回送至分流臺2的頂部的首部。這樣,回送輸送帶能夠實現墊片5在分流臺2上的循環使用,進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供料臺1可以將工件4傳送至分流臺2的任意位置,為了實現墊片5與工件4的定向以及定位對接,優選地,分流臺2的首端的墊片5始終位於所述分流臺2的中部,這樣便有利於供料臺1的定位供料,在此基礎上,更優選地,分流臺2的底部還設置有回攏機構,回攏機構能夠將回送輸送帶上的墊片5驅動至回送輸送帶的中部,由此便可通過回攏機構將墊片5進入分流臺2的首端的時始終位於中部。
另外,考慮到墊片5存在一定的厚度,同時墊片5容易從分流臺2的頂部脫落,優選地,分流臺2的頂部的尾端設置有擋片6,擋片6的頂部高於分流臺2的輥筒的頂部以阻礙墊片5的運動並將墊片5導向進入回送輸送帶。那麼,擋片6起到定向將墊片5輸送至回送輸送帶上,有效地避免了墊片5脫離分流臺2的情況的發生。
在本實施方式中,墊片5進入分流臺2的頂部的方式可以是本領域任意一種方式,但是為了充分利用分流臺2的各部件,優選地,分流臺2的頂部的首端設置有傳送輥7,傳送輥7能夠繞軸線轉動並通過與分流臺2的第一個輥筒的相對運動以將墊片5傳送至分流臺2的頂部。這樣,利用傳送輥7與分流臺2的第一個輥筒配合使用便可實現墊片5的傳送,能夠有效地簡化高效分流輥筒輸送機的結構。
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分流機構的具體結構可以存在多種方式,為了通過較為簡化的方式實現對墊片5的定向分流,優選地,分流機構包括撥杆和驅動件,撥杆設置於分流臺2的任意兩個輥筒之間,並且與撥杆相連接的驅動件能夠驅動撥杆在分流臺2的寬度方向上往復運動。其中,驅動件可以是本領域中任意一種構件,但是從靈敏度上考慮,優選地,驅動件為氣缸或液壓泵。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