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倒三輪車前懸架偏擺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3-10 05:51:15 1
本發明涉及到倒三輪車前懸掛結構,特別涉及到一種倒三輪車前懸架偏擺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交通工具不斷的改進和發展,傳統的腳踏兩輪自行車不能滿足普通用戶日益增長的使用需求,再加上能源、環保及使用車輛增加造成的市區擁堵等因素的制約,中國的交通工具將趨於形式多樣化的發展。因兩輪車結構的限制,在行駛中由於前輪的接地點在轉彎時與車架的立面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在速度較高和溼滑路面上容易滑摔倒;而傳統的三輪、四輪車行駛在彎道上時有離心力,讓習慣騎雙輪車的人感覺不適。因此,最近幾年出現了多種倒三輪車,克服了車身易摔倒、不穩定的缺點,又能給用戶帶來兩輪車一樣騎行的騎行感受,佔用空間與兩輪車相當,成本低廉、節能環保,正逐步得到用戶認可。但倒三輪前懸架結構多採用左右擺臂及左右轉向拉杆同軸安裝的形式,此類型的倒三輪車機構在轉向中不能有效控制左右車輪的轉角及懸臂擺動過程中的車輪前束變化。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倒三輪車前懸架結構存在的左右擺臂及左右轉向拉杆同軸安裝,倒三輪車機構在轉向中不能有效控制左右車輪的轉角及懸臂擺動過程中的車輪前束變化,不能保持車輛行駛穩定性等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倒三輪前懸掛偏擺結構。
本發明倒三輪車前懸架偏擺結構,包括連接架和轉向立柱,所述連接架上設置有不同軸的四個搖臂安裝孔,右上臂和右下臂內端設置有滾動軸承,通過內部裝有的連接軸安裝在連接架的右側,左上臂和左下臂內端設置有滾動軸承,通過內部裝有的連接軸安裝在連接架的左側;所述右上臂和右下臂外端設置有滾動軸承,分別通過連接軸安裝至右上旋轉鉸接和右下旋轉鉸接,所述左上臂和左下臂外端設置有滾動軸承,分別通過連接軸安裝至左上旋轉鉸接和左下旋轉鉸接;右轉向節上下兩端安裝有滾動軸承,右上旋轉鉸接和右下旋轉鉸接分別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在右轉向節上;左轉向節上下兩端安裝有滾動軸承,左上旋轉鉸接和左下旋轉鉸接分別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在左轉向節上;所述右轉向節和左轉向節分別設置有右轉向臂和左轉向臂。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連接架一側設置有轉向立柱,所述轉向立柱的下端安裝有轉向臂,所述轉向臂上設有兩個不同軸的安裝孔,所述轉向臂右側安裝孔通過右轉向拉杆與右轉向臂連接,所述轉向臂左側安裝孔通過左轉向拉杆與左轉向臂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右轉向拉杆和左轉向拉杆兩端分別設有轉向球銷。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左下臂和右下臂的安裝孔上通過螺栓連接有減震器。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左上臂上設置有兩個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設置有偏擺鎖止板,所述偏擺鎖止板連接至制動器。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右上臂、右下臂、右上旋轉鉸接、右下旋轉鉸接和連接架形成平行四邊形;所述左上臂、左下臂、左上旋轉鉸接、左下旋轉鉸接和連接架形成平行四邊形。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右轉向節連接著右車輪的輪軸,所述左轉向節連接著左車輪的輪軸。
本發明倒三輪車前懸架偏擺結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既兼顧了汽車獨立懸架的舒適性和操穩性,又保持了傳統兩輪車輕便靈活的優點。在轉彎或不平路面上行駛時能自動傾斜不容易摔倒,騎行過程中操縱穩定,是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左右懸臂及轉向拉杆採用不同軸布置,有效降低了轉向過程中左右輪轉角誤差及懸臂擺動過程中車輛前束變化,提高了車輛行駛操穩性,降低了左右車輪磨損率,使用可靠性得到提高。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倒三輪車前懸架偏擺結構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倒三輪車前懸架偏擺結構圖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為本發明倒三輪車前懸架偏擺結構圖,圖中,1為右上臂,2為左上臂,3為右下臂,4為左下臂,5為右轉向節,6為左轉向節,7為右上旋轉鉸接,8為左上旋轉鉸接,9為右下旋轉鉸接,10為左下旋轉鉸接,11為右轉向拉杆,12為左轉向拉杆,13為轉向臂,14為減震器,15為轉向立柱,16為前懸掛連接架,17為右轉向臂,18為左轉向臂,19為偏擺鎖止板,20為制動器,由圖可知,本發明倒三輪前懸架偏擺結構中前懸架連接架16上設置有不同軸的四個搖臂安裝孔,右上臂1和右下臂3內端設置有滾動軸承,通過內部裝有的連接軸安裝在連接架16的右側,左上臂2和左下臂4內端設置有滾動軸承,通過內部裝有的連接軸安裝在連接架16的左側;右上臂1和右下臂3外端設置有滾動軸承,分別通過連接軸安裝至右上旋轉鉸接7和右下旋轉鉸接9,左上臂2和左下臂4外端設置有滾動軸承,分別通過連接軸安裝至左上旋轉鉸接8和左下旋轉鉸接10;所述右上臂、右下臂、右上旋轉鉸接、右下旋轉鉸接和連接架形成平行四邊形;所述左上臂、左下臂、左上旋轉鉸接、左下旋轉鉸接和連接架形成平行四邊形。本發明倒三輪在轉彎過程中,由於人體及車身向心力的作用,帶動懸架偏擺機構,使上、下臂產生錯動,自動調節車身傾斜角度,實現兩輪車似的自由騎行,保持良好的操控性和靈活性;此外在倒三輪左、右輪通過不平路面時,由於左、右懸架相互獨立,使車身能較好地保持直立,保持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右轉向節5上下兩端安裝有滾動軸承,旋轉鉸接7和旋轉鉸接9分別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在右轉向節5上;左轉向節6上下兩端安裝有滾動軸承,旋轉鉸接8和旋轉鉸接10分別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在左轉向節6上。右轉向節5連接著右車輪的輪軸,左轉向節6連接著左車輪的輪軸,右轉向節5和左轉向節6分別設置有右轉向臂17和左轉向臂18。轉向立柱15的下端安裝有轉向臂13,轉向臂13上設置有兩個不同軸的安裝孔,轉向臂13右側安裝孔通過右轉向拉杆11與右轉向臂17連接,轉向臂13左側安裝孔通過左轉向拉杆12與左轉向臂18連接,右轉向拉杆11和左轉向拉杆12兩端分別設置有轉向球銷。左右轉向拉杆不同軸布置保證了車輛轉彎過程中左右輪轉向角差角;同時在車輛直行過程中,調節車輪跳動過程中的前束變化,保持車輛行駛穩定性。減震器14左右兩端的接口分別通過螺栓連接至左下臂4和右下臂3的安裝孔上,消除車輪在跳動過程中傳遞給車身的震動。左上臂2上設置有兩個安裝孔用於安裝偏擺鎖止板19,偏擺鎖止板19連接至制動器20,車輛在停止狀態下,通過制動器20鎖定偏擺鎖止板19,從而約束左、右上臂的運動,達到駐車制動的目的。
儘管這裡參照本發明的一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範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範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型和改進外,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