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靜液壓驅動的自走式底盤的製作方法
2024-03-10 08:33:18

本發明涉及農機底盤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靜液壓驅動的自走式底盤。
背景技術:
自走式農用機械是本身備有動力、由駕駛員操縱自動行駛的農業機械,現在大多數自走式底盤採用的是機械式驅動機構或液壓式驅動結構。採用機械式驅動結構的底盤結構較為笨重、操作不便,並且傳動結構複雜,降低了底盤的可靠性;採用液壓式驅動結構的底盤只能對行走或者轉向進行單一的液壓控制,這樣的底盤結構複雜,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行走和轉向均採用液壓驅動的自走式底盤。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靜液壓驅動的自走式底盤,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發動機、液壓油箱、前輪行走系統和後輪轉向系統,所述前輪行走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柱塞泵、柱塞馬達、前橋變速箱、前橋和前輪,所述柱塞泵固定於所述機架上,所述柱塞馬達、所述前橋變速箱和所述前輪固定於所述前橋上,所述後輪轉向系統包括齒輪泵、液壓轉向器、轉向連接軸、後轉向油缸、後橋和後輪,所述齒輪泵和所述液壓轉向器固定於所述機架上,所述後橋和所述後輪通過所述轉向連接軸轉動連接,所述轉向連接軸與所述後橋之間設置有後轉向油缸,所述齒輪泵、所述液壓轉向器和所述後轉向油缸依次相連,所述液壓油箱分別連接所述柱塞泵和所述齒輪泵,所述發動機驅動所述柱塞泵和所述齒輪泵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液壓油箱連接有過濾器。
進一步的,所述發動機和所述液壓油箱均連接著冷卻器。
進一步的,所述發動機驅動所述柱塞泵和所述齒輪泵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前橋連接板,所述前橋上設置有前橋安裝板,所述前橋連接板於所述前橋安裝板通過鎖緊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後橋安裝座,所述後橋安裝座包括一對平行設置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法線方向為所述支架的前後方向,兩個所述安裝板在同一位置對應開設有通孔,所述後橋上設置有沿所述後橋前後方向的後橋軸,所述後橋軸與所述通孔相匹配。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設置有駕駛室,所述液壓轉向器設置於所述駕駛室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儲存平臺,所述儲存平臺包括定板和與所述定板轉動連接的摺疊板,所述摺疊板外側面上轉動設置有支撐杆,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與所述支撐杆端部匹配的卡接結構。
本發明相對於現有技術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採用液壓控制行走和轉向,能夠簡化自走式底盤的整體結構,使底盤的結構緊湊,底盤重量輕。由於液壓驅動承載能力大,易於獲得很大的力和扭矩,適於在複雜地形的田間作業。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自走式底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機架5結構示意圖;
圖3為後輪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為前輪部分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駕駛室;2、發動機;3、過濾器;4、液壓油箱;5、機架;6、發動機油箱;7、後輪轉向系統;8、前輪行走系統;201、前帶輪;202、後帶輪;203、冷卻器;501、前橋連接板;502、駕駛室固定立柱;503、機架框架;504、儲存平臺;505、支撐杆;506、後橋安裝座;507、柱塞泵安裝座;701、齒輪泵;702、液壓轉向器;703、後輪;704、後橋;705、後橋軸;706、轉向連接軸;707、後轉向油缸;708、轉向連杆;801、帶輪;802、柱塞泵;803、前輪;804、前橋安裝板;805、前橋;806、前橋變速箱;807、柱塞馬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行走和轉向均採用液壓驅動的自走式底盤。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靜液壓驅動的自走式底盤,包括機架5,機架5上設置有發動機2、液壓油箱64、前輪行走系統8和後輪轉向系統7。
如圖4所示,前輪行走系統8包括依次相連的柱塞泵802、柱塞馬達807、前橋變速箱806、前橋805和前輪803,柱塞泵802固定於機架5上,柱塞馬達807、前橋變速箱806和前輪803固定於前橋805上,機架5上設置有前橋連接板501,前橋805上設置有前橋安裝板804,前橋連接板501與前橋安裝板804通過螺栓和螺母連接。液壓油箱4開有兩個出油口,分別為柱塞泵802和齒輪泵701提供液壓油。
如圖3所示,後輪轉向系統7包括齒輪泵701、液壓轉向器702、轉向連接軸706、後轉向油缸707、後橋704和後輪703,齒輪泵701和液壓轉向器702固定於機架5上,後橋704和兩個後輪703各通過一個轉向連接軸706轉動連接,後輪703和轉向連接軸706相連。機架5上設置有駕駛室固定立柱502,駕駛室固定設置在駕駛室固定立柱502上,液壓轉向器設置於駕駛室1內,便於駕駛員的操作。轉向連接軸706與後橋704之間設置有後轉向油缸707,後轉向油缸707一端與後橋704相連,另一端與轉向連接軸706相連,齒輪泵701、液壓轉向器702和後轉向油缸707依次相連。機架5上設置有後橋安裝座506,後橋安裝座506包括一對平行設置的安裝板,安裝板的法線方向為機架5的前後方向,兩個安裝板在同一位置對應開設有通孔,後橋704上設置有沿後橋704前後方向的後橋軸705,後橋軸705與安裝板上的通孔相匹配。
液壓油箱4分別連接柱塞泵802和齒輪泵701,柱塞泵802和齒輪泵701均由發動機2驅動。發動機2的動力輸出端包括前帶輪201和後帶輪202,其中,前帶輪201先連接減速裝置再與齒輪泵701和收穫臺等執行裝置連接,後帶輪202給柱塞泵802提供動力。
液壓油箱4連接有過濾器3,過濾器3開有兩個回油口,驅動自走式底盤行走和轉向的液壓油各通過一個回油口流經過濾器3,然後再流回液壓油箱4,保證流回液壓油箱4的液壓油的清潔度。發動機2連接有冷卻器203,冷卻器203同時對發動機2與回流液壓油箱4的液壓油進行冷卻。
轉向時,發動機2帶動齒輪泵701旋轉,齒輪泵701將液壓油壓入液壓轉向器702,然後液壓轉向器702將液壓油輸送到後轉向油缸707,實現後轉向油缸707的伸縮動作,使後輪703和後橋704相對轉動,後橋704和後橋安裝座506相連,從而實現後輪703與機架5的相對轉動,實現機架5的轉向。兩個轉向連接軸706之間連接有轉向連杆708,轉向連杆708使兩個轉向連接軸706保持相互平行的位置關係,從而使兩個後輪703轉角相同。
行進時,發動機2的後帶輪202帶動柱塞泵802轉動,進一步帶動柱塞馬達807轉動,經前橋變速箱806變速後帶動前輪803轉動,實現行進過程。
本說明書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