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音圈馬達用鏡頭載體的製作方法
2024-03-09 21:09:1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鏡頭載體,特別是一種音圈馬達用鏡頭載體。
背景技術:
音圈馬達是一種利用來自永久磁鋼的磁場與通電線圈導體產生的磁場中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產生有規律的運動的裝置,廣泛用於手機攝像頭中。然而音圈馬達結構零件複雜,組裝困難。音圈馬達主要包括外殼,底座,彈片,載體和線圈,載體用於承載鏡頭,線圈通過繞線柱纏繞在載體上。目前,繞線柱大多存在於鏡頭載體的頂端端面位置,那麼在使用繞線的過程中,無法使用機器一次性將線材自動繞制到繞線柱上,需要將鏡頭載體從機器上取下後,再將線材利用手工繞制到繞線柱上,工藝複雜,效率低,大批量生產過程時則需要大量的人力,無法實現全自動化生產,而且工藝不穩定,從而導致生產出的產品品質不夠穩定,良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音圈馬達用鏡頭載體。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一種音圈馬達用鏡頭載體,包括載體本體,所述載體本體外部設有外沿,所述外沿的側壁上固定有繞線柱,所述繞線柱的數量為兩個。
進一步的,所述繞線柱包括平臺和凸臺,所述平臺的一端固定於外沿的側壁上,所述凸臺固定於平臺遠離外沿的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平臺的寬度為線材直徑的3倍。
進一步的,所述凸臺的高度為線材直徑的2/3。
進一步的,所述平臺的上端面與外沿的上端面之間的距離為線材直徑的1.2-1.4倍。
進一步的,所述平臺的下端面與外沿的下端面之間的距離為線材直徑的1.2-1.4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採用本新型可以實現機器繞線,不再使用人工繞制,節約人力物力;同時本新型對繞線柱結構特徵的優化能夠確保繞線更加精準,產品工藝更加順暢,產品品質更加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圖3 為圖2 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在此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音圈馬達用鏡頭載體,包括載體本體1,所述載體本體1外部設有外沿3,所述外沿3的側壁上固定有繞線柱2,所述繞線柱2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繞線柱2包括平臺21和凸臺22,所述平臺21的一端固定於外沿3的側壁上,所述凸臺22固定於平臺21遠離外沿3的一端。所述平臺21的寬度為線材直徑的3倍,所述凸臺22的高度為線材直徑的2/3,所述平臺21的上端面與外沿3的上端面之間的距離為線材直徑的1.2-1.4倍,所述平臺21的下端面與外沿3的下端面之間的距離為線材直徑的1.2-1.4倍。
採用本新型可以實現機器繞線,不再使用人工繞制,節約人力物力;同時本新型對繞線柱2結構特徵的優化能夠確保繞線更加精準,產品工藝更加順暢,產品品質更加穩定。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